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體育;應用探究
引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體育課程的教育職能越來越凸顯。體育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體育知識,還要培育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形成終身的體育意識。近年來,趣味性教學越來越得到應用和普及,其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體育學習中提高綜合素質。
一、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作用
(一)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趣味性教學方法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其主要是通過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課堂氛圍的輕松感,將學生置于積極的學習環境中,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有利于學生健康穩定發展。這樣的教學效果能夠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的同時,給予學生更多提出問題的機會,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1]。
教師可以在趣味性課堂中,將知識要點更為高效地教授給學生,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一方面,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更愿意投入精力,更容易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會對學生進行集中統一的教授,部分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久而久之會產生厭倦心理,因此體育教師進行趣味性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之中,從而獲得優質的身體素質鍛煉。
(二)提高學生創新合作能力
體育教學能夠讓學生獲得身體上的鍛煉,趣味性的教學能夠促進學生改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在學習中開拓自己的視野和思想。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滿足感。很多趣味性活動作為集體項目,需要學生進行協作,因此能夠在無形之中促進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與交際能力。
此外,趣味性教學主要通過教師運用娛樂性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心理為主要目的,因此能夠促進學生找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可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幸福感[2]。因此,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對提高學生全學科學習效率有著積極意義,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要把握好教學尺度,確保自身教學工作不脫離趣味性教學的初心,保障學生在趣味性學習中獲得發展進步。
二、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
小學生具備較強的好奇心,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教學工作中主動加入趣味性的元素,從而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小學體育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改變原有教學模式下教師單方面輸出知識內容的情況,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尊重學生個人興趣的前提下進行趣味性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障礙賽跑的體育活動內容,參與的學生需要根據教師給出的要求完成動作,由教師選定或學生推選的學生進行打分,最后獲得高分的學生就是本次體育活動的勝利者。這樣的活動改變了原有體育課堂中枯燥的教學模式,在比賽過程中不僅吸引了學生廣泛參與其中,還以比賽的形式進行了運動鍛煉,提高了學生協調性與靈敏性,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裁判的設計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同時會促進學生更加了解體育運動的規則與內涵,增強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興趣。
(二)進行多樣的游戲活動
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形式單一的體育活動形式會讓學生逐漸降低參與興趣,因此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體育游戲活動,教師應當與時俱進設計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活動形式,讓學生進行自由選擇。
第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投沙袋的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靈敏度與反應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協調性。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再設置裁判進行判罰,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興趣。
第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被抓住之后需要進行才藝表演才能再次回到隊伍,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熱情,也能夠更好地活躍班級氛圍。這種簡單的游戲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與提升自我的機會,利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表達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跳房子游戲。這項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還能夠引導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的觀念,培養學生遵守規矩的習慣。這類游戲也較為適合女同學,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友誼,促進學生在互動游戲中增強學習成效。
(三)適當滲透激勵教育
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體育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小學生還處在身心的成長期,身體素質情況有著較大的差異,教師需要利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教師需要從公平公正的角度出發,但是要給予體育成績較為落后的同學更多的精神鼓勵。
只要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就應當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只要學生能夠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進步。體育教師應當減少批評和職責,而是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與肯定。教師還應當重視榜樣的作用,讓體育成績較好的學生為其他學生樹立引領作用,在日常活動中幫助其他同學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這樣可以在提升班級整體體育教學效果的同時,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體育成績較優秀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創造力,可以有效改變傳統體育課堂中低效的局面[3]。
結論: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與合作能力。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在教學中不斷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帶領學生進行多種多樣的課堂游戲活動,同時給予學生適當的激勵,這樣能夠切實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殷奕.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2022(13):126-127.
[2]沈亮.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J].知識窗(教師版),2021(08):82.
[3]丁冬蘭.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芻議[J].小學生(中旬刊),2021(08):39.
梁余強,1983年7月出生,男,漢族,廣西東興人,中學二級教師,大專學歷,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