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俊
摘 要:一直以來,中學時代堪稱人生中的“黃金時代”,在這一階段教育中,如果能夠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教育、性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將會使其受益終身。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面對“立德樹人”的要求,中學班主任在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課知識,還應關注學生的德育工作,確保學生在有效的德育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真正滿足社會發展和祖國建設的需求。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創新路徑
引言
成才先成人的理念一直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在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當中,教師應當從思想品德、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等各方面著手,全方位了解中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況。教師開展德育工作要明確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理以及追求個性的生活與學習方式的變化,要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榮譽感,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要以賞識的角度來看待每一位學生,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以此才有利于獲得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進展。
一、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學作為學生成長的關鍵期,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當立足于學生發展實際,要從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學習狀況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德育工作隊伍也要始終保持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全方位的實現個人成長,班主任也能夠從德育工作實踐中找到新時期開展德育工作的新理念以及新方法,為德育工作改革創造有利條件。尤其在當前國際形勢變化發展的大環境下,培養應用型綜合人才是國家對于教育改革的重點要求,要抓住新時代的發展機遇來改善教學模式,全面提升教學效果。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也要借助于當前的信息化理念,能夠將各項工作流程予以優化,動態把控其中需要改進的問題,要明確中學生在當前階段的發展情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與社會適應能力,讓他們能夠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為國家未來發展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新課改下的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創新路徑
2.1更新德育理念
“立德樹人”背景下,優化學生的德育工作,已經成為中學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為了不斷提升學生德育的效果,必須要從理念上進行創新。首先,堅持以生為本的德育理念。素質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應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將人文關懷融入德育工作中,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平等對待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持續調整德育目標和方法,使得德育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在“以生為本”的德育理念下,班主任還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聽取學生的意見,或者引導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逐漸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其次,堅持因材施教的德育理念。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德育的效果,還應關注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結合學生的思想、個人能力、思維習慣等,制訂出具有差異化的德育策略,使得德育工作更加針對有效。最后,堅持知行統一的德育理念。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學班主任在優化德育理念時,還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在加強理論教育的同時,引領學生走進生活事件中,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知識、升華自身的思想情感,最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和行為習慣等。
2.2運用多元化的評價
教師要積極探索讓學生自主發展的方法,鼓勵學生向上發展。核心素養體系中不同的組成素養,也可以作為評價班級管理的一個有效的指標,能夠為班級管理評價體系打下基礎。整體上來說,班級管理的評價要有下面的幾個方面:首先,評價指標的多元化,核心素養不僅僅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還考查學生的品行,要求班級管理評價的指標多元化。其次,評價方法技術的多元化,核心素養對學生評價的重點從學科轉向了核心素養評價的多元化,其中就包括了能力,價值觀,身心健康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挑戰。最后,評價的權重確定,核心素養各部分的組成在不同年級和不同學科中都有規定,教師要把握各個部分,確定權重。
2.3家校共同教育
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也要注重構建家校共同開展德育教育。畢竟,家長與學生的相處時間更長,他們言行的影響力要遠高于學生在學校接受的德育教育。這種情況下,將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延伸至家庭中,由家長共同參與,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班主任教師應當與學生家長建立充分溝通,并將德育教育的價值充分傳達給他們,提高他們對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認同,有利于改正家長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而忽視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從源頭增強對德育教育的重視,才能讓其真實作用在班級管理中得以順利展現。
2.4建良好的德育環境
中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該認識到環境改變人的現實作用,所以要總結以往經驗構建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讓學生能在環境的耳濡目染中真正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創新是原則,優化教學設計是我國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的重要標志,通過多元化的趣味德育教育設計,幫助學生把德育知識帶進實踐,用多元化的學習路徑促進對優秀思想品質的感知,提升自身知識感悟,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磨煉自我。與此同時也要發揮學科育人的價值,教學內容中還要融合德育教育的滲透,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認知到擁有良好社會品德的重要性,完成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班級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班主任要重視起班風的建設工作,要通過健康的班級文化來引導學生,讓他們能夠在班級紀律的約束下不斷規范個人行為,通過班級團結互助,共同成長的精神來提升學生整體的道德品質。
結語
“立德樹人”背景下,關注學生的德育工作、優化中學生的德育方式,已經成為中學班主任研究的重點。基于此,中學班主任應從傳統的育人理念下解放出來,構建“以生為本”的育人理想,優化師生關系,關注自身的行為,并在此基礎上完善德育內容、優化德育手段、營造班級文化等,強化學生的德育效果,真正落實“以德樹人”下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唐瑾.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8):50.
[2]盧旭平,劉曉桃.立德樹人理念下的中學德育教育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7):108.
[3]朱惠紅.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方法探究[J].新課程,2021(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