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濤
摘 要: 在中國的人文文化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民間美術,其主要特點就是不尋常于常規的美術藝術,但是卻給現代美術的創作帶來了靈感。多種藝術創作來源于民間,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給中國歷史留下了輝煌的一筆。筆者從民間美術發展的特征和現代繪畫的風格進行了分析,探究民間美術文化在現代繪畫中的影響,希望為后來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鑒性的意義。
關鍵詞:傳統文化;美術繪畫;民間藝術
前言: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民間美術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輝煌的一筆。民間美術文化為現代美術文化起到了奠定性的作用。不管是內容亦或是色彩應用等諸多方面都對后來的美術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傳統的繪畫風格和現代風格可能會有一些偏差,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美術繪畫有了新的要求,也促進了美術繪畫的發展。
一、民族美術文化的發展特征
中國傳統民間美術是對于百姓生活的反映,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反饋,是和其他國家有不同之處的,涵蓋了中國特色的文化特點。即使每一個階段的民間美術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是都有其相似之處,主要就是針對廣大群眾民風的表現,中國民間美術的文化底蘊深厚。傳統民間美術和現代美術相互結合,對于創作者來說可以激發靈感,推動該行業的發展,形成獨具風格的美術文化。
二、民間美術文化在美術繪畫中的應用價值
首先民間美術文化可以提供靈感的來源。因為民間美術的大多數創作者是勞動人民,因此缺少正規軍的指導,但是傳統的風俗已經給人們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審美。例如在民間美術中,扎紙可以安慰去世的靈魂,神獸能夠招財,神仙是對于美好希望的祈禱等等,都在體現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人們通過這樣
的藝術作品來忘卻生活的艱辛,享受到精神的愉快,進行精神的共鳴。
其次民間美術可以形成很多的繪畫風格。民族文化的產生代表著中國文化的成熟,只有堅持中國特色文化才能夠維持住中國獨特的文化魅力。尤其在繪畫過程中,要求作者對于民間美術元素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還需要了解地方的文化和特點。
例如著名畫家林風眠主要是以漢畫磚為主要特色,也是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文化,他將各個博物館和各個時期的中國瓷器的特點進行整理,形成了特色,同時他還吸收了外國繪畫的結構和色彩應用等特點,進行了世界性質的藝術融合。其作品在一定程度形成了傳統和現代,中國和世界的藝術融合。
最后民間美術的成熟為現代繪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涵蓋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父親》這個繪畫作品來自于畫家羅中立的作品,是鄉土寫實的代表作,這個作品將父親農民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為之后的創作提供了借鑒性的意義,并且可以讓更多的畫家投身于農村,在民間美術中創造成更多符合現代文化的美術作品。
三、美術繪畫對民間美術文化的借鑒途徑
(一)形式借鑒
民間美術經常將宗教,神話和圖騰作為三個主題,象征著對民眾生活的描繪,并且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因此可以看出民間美術是在民眾審美中具有實用性的,因此民間美術是實用性和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現代美術是傳統美術的繼承和發展,現代美術在傳統美術的造型和形式上進行繼承和發展,現代和傳統相結合,形成現代化美術作品,并且帶有傳統美術的氣息。
例如福建的剪紙最為出名,剪紙最開始流傳于農村的風俗,最開始主要是作為婦女刺繡的樣板,后來和窗花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剪紙藝術。其主要的含義是將寄托民眾的祝福。后來在祭拜還有婚禮等重要場合都開始采用剪紙,用于表達美好的希冀。剪紙蘊含著勞動人們的情感,相對比其他的美術表現形式,剪紙的個性更加突出,并且讓人們有意味的想要去了解剪紙的世界。作為剪紙,各個地方因為風俗不同,剪紙會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會比較簡練,有些會比較華麗等等。
(二)情感聯系
民間美術藝術性質比較強,并且極具地方特點。民間美術常常會通過象征性的意義去表現良好的祝福,來祈禱美好的情感。
例如福建莆田的長壽面就是地方的小吃,據說長壽面是來源于海參媽祖。因為地理位置比較靠近海岸,因此很多當地的人都是出海捕魚維持生計當地有一個習俗是在出海之前吃一碗長壽面,這樣就可以祈禱平安歸來,就這樣長壽面在當地被流傳,成為當地比較流行的一種小吃,含義就是吉祥如意,逢兇化吉。因此,當地的長壽面的包裝一般都是用剪紙做成的媽祖形象,來寄托團圓的寓意,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也可以作為情感的寄托。
又例如安溪藍陰花布在福建民間也是非常流行的,最開始這個花布是起源于宋朝,在不斷發展之后在明清盛行。其主要圖案是山水,幾何等等,其圖案的題材被廣為流傳,有的用在被子上,有的用在衣服上,足以見得大眾對其的喜愛。有時還會將松樹和仙鶴繡在一起,組成了松鶴延年的寓意,可以送給老人祝壽,可以看出百姓的名俗情趣。現代美術中還有很多對這樣祥瑞圖案的追尋,也是對于傳統名俗文化的傳承。
(三)材料應用
民間美術對于現代美術的影響還體現在材料應用上。傳統民間美術善于用比較廉價的材料來制造成精美的作品,因為受眾一般是百姓,因此民間美術不管是貴重的金屬還是木頭都是用廉價的美術材料,在普通中創造美好,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導致對于目前很多美術作品都有啟迪的作用。很多民間美術都是采用普通原材料,比如福建的永春紙織畫作為傳統民間作品,采用比較普通的原材料,但是在現代繪畫中仍然起到了很大的活動。
結語
中國民間美術的風格是多種多樣的,其主要的情感不僅僅是對人們生活的記錄,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現代繪畫提供了眾多素材。現代繪畫在傳統民間美術文化中得以繼承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中國畫藝術的發展,也帶動了中國美術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軍蘭,孫靜儀,陳曉亮.民間美術在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以手工制作課程為例[J].大眾文藝,2021(20):170-171.
[2]王昱丹,高秦艷.海派民間美術的當代價值與活化創新研究-以上海鄉土繪畫為例[J].設計藝術研究,2021(02):84-88.
[3]張顯果,王艷第.民間美術融入地方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路徑-以舟山漁民畫為例[J].藝術教育,2020(08):2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