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
摘 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在不斷改革完善,“數理金融學”是金融數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講授如何利用數學工具解決金融中的關鍵問題。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可強化思想教育與價值引領,從而高質量地完成人才培養任務。從數理金融學開展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出發,通過挖掘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傳授知識和價值引領相結合,可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社會責任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關鍵詞:數理金融;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引言
所謂課程思政就是在大學專業課(非思政課)教學中,充分挖掘各類課程中蘊含的科學精神、價值觀念、人文情懷以及高尚品質等德育資源,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當中,激活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同步推進。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史上的一次跳躍,它為破解多年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孤島困境”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為高校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目標提供了有力抓手。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有望構建一種嶄新的、全域化思想政治教育樣態。探索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有效路徑,成為近年來高等教育界關注的重大議題。
1金融學課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伴隨著我國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和金融科技的日新月異,新的金融業態不斷涌現,對金融學課程的教學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隨著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金融業出現了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和微觀化的特點,傳統的金融學課程案例過于陳舊,缺乏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故事,也不太適應當下的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金融學課程的主要教授內容包括貨幣與貨幣制度、信用風險、金融市場、商業銀行、金融監管等知識,課程內容包含豐富的金融史料與時政知識,教師可從中提煉出思政元素。而在目前的金融學一流課程建設中,教師并未充分挖掘這些思政元素,或是已經挖掘出思政元素但是并未很好地融入課堂教學?;诖爽F狀,在現行的金融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從教材出發,結合我國國情,挖掘思政元素,積極地引入新的金融學課程案例,朝一流學科的發展目標去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與理論自信。
2“數理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2.1不斷創新教學方式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后疫情時代成為普遍的教學方式,在上課前把準備的案例資料和視頻資料發布到網絡教學平臺上,讓同學們提前閱讀和觀看,既提高的教學的效率,學生們帶著自己的疑問來到課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將學生分組學習討論中的結論發到平臺上,讓各組之間相互學習。
2.2挖掘思政元素,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
未來的課程思政研究應當注重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舉,加強對實踐層面實施與實效的考察和分析,特別是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實踐為重點,聚焦實踐中的一些盲點、難點、堵點問題進行研究。在已有課程思政建設基礎上,我們將繼續探索思政元素的融入點,如:(1)介紹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程和投資現狀,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培養其大局意識以及民族擔當意識;(2)介紹學科的交叉融合,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的知識引入金融,讓學生體會學科融合不是一帆風順的,引導學生不畏困難、積極探索;(3)介紹中國債券和衍生品市場現狀,通過敏感性分析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規避風險,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并建立專業自信;(4)介紹中國宏觀金融市場規則及優勢,鼓勵學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將所學知識用到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的地方去;(5)在金融實證分析環節,通過搜集數據、編寫程序得到理論結果,再引導學生思考理論結果和實際數據產生差距的原因,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更具競爭力的金融數學專業人才。挖掘思政元素,可逐步建立健全思政教學案例庫,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及時更新教學課件、案例以及在線課程,力圖展示數理金融學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展趨勢、研究成果。此外,為了適應金融大數據和金融智能化的時代需求,主動進行新文科探索與建設,在本門課程中增加計算和數據分析等相關內容,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注重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多樣化,采取啟發式、研究性、案例式的教學方法;推動課程思政與現代教育技術深度融合,創新思政元素展現形式,增強課程思政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2.3激勵與約束兼容,確保專業課程教師高效推進課程思政工作
1)以成立常態化長效化領導小組為基礎,夯實“金融學”課程思政建設的組織保障高??沙闪ⅰ敖鹑趯W”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擔任組長,由黨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專業課教師、專業輔導員、校內外專家、知名校友組成成員,把推進“金融學”課程思政建設擺到重要位置,強化集體梳理金融思政要素,強化金融學課程集體備課,統籌推進“金融學”課程思政建設,確保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扎實有效。2)以出臺鼓勵與約束兼容制度為推手,構建“金融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激勵保障通過組建相應的教師團隊,選擇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熟悉行業發展動態的教師擔任課程組組長,并對課程思政教學大綱的擬定、案例的選擇等做出相應的規定,確保“金融學”課程思政的方向與內涵。并可出臺激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申報課題,幫助聯系思政專任教師開展培訓,提升教師思政水平;通過定期召開課程思政研討會形成團隊教師“人人講思政”的良好氛圍,推動課程思政工作的開展。
結語
課程思政作為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高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對高校教師的綜合素質有著全新的要求。我們將在已有課程建設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數理金融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課程組教師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教學目標,將傳授知識與思想引領相結合,全力打造有深度、有溫度的課程,并積極探索金融數學專業思政建設,樹立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培養堅定的道德意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與擔當意識,致力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萬林艷,姚音竹.“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同向同行[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52-55.
[2]張元萍,周遠.數理金融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0.
[3]李杰輝,方杰.《金融工程學》教學中德育內容融合之探討[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3):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