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 唐秀娟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中應用圍術期優質護理的價值。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納入85例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n=43例)、參照組(n=42例)。實驗組應用圍術期優質護理干預;參照組應用一般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及臨床指征。結果 實施護理干預后,實驗組臨床指標顯著優于參照組,對比有較大差異性 (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參照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針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中應用圍術期優質護理干預,患者認可程度較高,臨床指征改善明顯,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圍術期優質護理;應用價值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多為膽囊管梗塞,從而形成膽囊結石,致使膽汁停留在膽囊內,易造成細菌入侵[1]。患者病發時多出現嘔吐、寒顫、發熱及急性腹痛,屬于常見急腹癥之一,日常中多應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因此患者圍術期應用相關優質護理對其疾病轉歸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案將著重分析針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應用圍術期優質護理的價值,現做如下報告。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在本院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間,接收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85例,對其臨床病歷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研究,將其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參照組:男女性患者例數分別為18例、25例;患者年齡為55~73歲,平均年齡值(65.36±6.55)歲。實驗組:男女性患者例數分別為17例、25例;患者年齡為53~74歲,平均年齡值(64.29±6.5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干預,醫護人員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實施術前心理疏導。術后指導患者科學飲食。實驗組實施圍術期優質護理干預。具體為:(1)術前護理。強化護患溝通,尤其是做好心里疏導,了解患者產生負面情緒的主要原因,從根源上進行紓解。向患者簡要講述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病原因、術前準備事項,指導其配合后續護理措施,減少患者過多心理顧慮,提高后續診療護理一依從性。(2)術中護理。術中監測患者體征變化。并完善患者肢體保暖工作。一旦出現異常癥狀,及時配合醫師完成緊急救治.(3)術后護理。術后仍需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同時給予疼痛護理干預。針對輕度疼痛患者,可實施轉移注意力法,引導患者今聽音樂、看視頻,減少對機體疼痛的注意力;另外定期幫助患者完成體位管理。每2h翻身1次,減少壓瘡及下肢靜脈血栓發生風險。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下,指導患者進行早期肢體康復鍛煉,減少腸粘連。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臨床指標。具體包括:手術時長(min)、術后排氣時間(d)及住院時長(d)[2]。
(2)對比患者臨床護理滿意程度。具體指標為十分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其中護理滿意率=100%-不滿意例數/n*100%。
(一)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以SPSS26.0軟件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臨床指正,以 形式表述,X2檢驗護理滿意度,以[n/(%)]表述,P<0.05,即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分析對比臨床指征
從表1可看出,實施護理干預后,實驗組臨床指標顯著優于參照組,對比數據信息,有較大差異性 (P<0.05)。
2.2分析對比護理滿意度
下見表2,實驗組護理滿意率(97.67%)明顯較參照組(85.71%)更高,數據對比差異性明顯,P<0.05。
3討論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多為細菌侵襲及膽囊管堵塞所致[3]。病發后患者多出現惡心、嘔吐、腹部陣發性絞痛等癥狀,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急劇下降。針對該病癥多應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而對于老年群體而言,機體免疫功能相對較弱,恢復較慢。因此在圍術期應用優質護理干預對其預后康復尤為重要。
本文中,實驗組臨床指標顯著優于參照組;實驗組護理滿意率(97.67%)顯著高于參照組(85.71%),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首先在術前強化與患者溝通,了解其思想郁結,并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最大程度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保證其后續診療和護理的配合度。另外在術中配合醫師完成相關手術操作,同時注意患者身體保暖,及時配合醫師完成緊急救治工作。術后持續給予患者體征監測,并給予疼痛護理、早期康復護理以及飲食護理干預。加快患者疾病轉歸。
綜上,針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中應用圍術期優質護理干預,患者認可程度較高,臨床指征有所改善,有應用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新蘭.探討全程優質護理在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6):3.
[2]劉卓.系統性護理在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21,11(14):2.
[3]周紹碧.全過程優質護理在老年膽結石并急性膽囊炎患者圍術期的實踐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1,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