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娥 楊蓉
摘要: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推行,教師的教學方法也隨之變化,中職教學應能體現新的教育觀念。在實施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等方面,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更合理的教學方法,結合工作經歷和在聽課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疑問,在新的教育觀念指導下,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
關鍵詞:汽車維修;教學措施;教學方法
1當前汽車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傾向理論教學
可以發現在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注重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汽車專業教學之中更加偏向于專業性理論知識的灌輸,這使得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無法與實踐內容進行結合,很難加強對于理論問題的實踐性體認。
1.2教學目標模糊
在中職教育汽車專業的實踐課程中,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汽車專業技能,包括設計、維修、保養、制造等,培養專一型或全面型人才,為汽車行業輸送人才。但在目前的實踐課堂設計中,并沒有體現出教學目的。在課程設置中,各個院校課程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課程還保留了落后的技術,與先進的技術脫軌,汽車行業技術發展是飛速的,各個品牌的汽車都在推陳出新,教授舊技術不僅不能應用在實踐教學上,對教師與學生也是浪費時間。有的中職院校不僅教學目標不清晰,在課程設置方面也與行業實際工作無太大關系,培養方案偏離實際應用。總之在中職院校的實踐教學中,整個課程體系都需要改進和完善。
1.3師資隊伍知識及人員結構錯位
教師在專業知識結構和實踐經驗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缺乏真正意義的“雙師型”、實訓指導教師,專業教師缺乏實踐技能,缺乏企業實踐經驗教師,這也成為汽車專業教學發展的障礙之一。
2汽車專業實踐改革方式
2.1教學目標的改革
對專業實踐進行改革,首先應從教學的目標做起,教學培養方案改變,相應的從教師教學方式、實踐基地配置等都需要改革。在中職教育中,首要應明確汽車專業實踐是以就業為培養目標,培養出能夠勝任汽車行業的人才,使其具有專業技能。因此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應著重注意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不必要的課程進行刪減,缺失的實踐課程進行補充,打造合理的課程體系。可將課程分為公共課程與專業課程。理論課程為繼續深入了解汽車構造,為實踐課打好基礎,在實踐中可將課程分類,根據汽車行業的分類可將實踐分為車體設計、機車維修、汽車保養等多個方向,學生根據需求選擇多個方向進行實踐。在課程設計方面,應根據實際發展及時更新。
2.2實踐實訓改革
專業實踐教學中教學重點是實踐教學,在現有的條件下中職院校只能提供學生學校內的實驗基地,各學校實力不同提供的設備也不同。每一屆學生都接受相同的教育,學習相似的操作,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行業發展,但更新設備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并不現實,不能像車企一樣隨時創新。實踐教學重點是實踐,不能拘泥于課堂教學,應將課堂向實踐傾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設置實踐基地。實踐課的考核方式也應是實踐操作考試,為培養專業汽車人才,學校應以課堂教學為輔,帶領學生理解認識汽車,以實踐為主,鍛煉學生工作能力。可以與車廠聯合實踐,將課堂搬至車廠中,由工作人員教學,接受最先進的技術。在實踐中應多與實際車廠接觸,在僅有的實踐課堂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畢業后大都走向就業崗位,因此工作能力便是核心競爭力,但中職教育就是為了培養具有職業素養的人才,畢業后應具備一定能力直接入崗,學校節約成本可用于建立基礎實驗室,教會學生基本實踐技能,掌握基本操作。
2.3教學方式的改革
專業實踐課同樣需要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教師在改革中要發揮重要作用。中職學校的學生多為未成年人,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均有限,教育應采用合適的方法,一味地使學生被動式接收知識則會造成課堂效率低下。教師應采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如多媒體教學、視頻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等,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教師應督促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中用心學習,有不會的問題在課堂解決,還應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學習積極性便會提升。在實踐中可定期組織實踐反饋,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制定相應計劃,教師對于不同學生應選擇不同的培養方式,因材施教。給成績優異的學生獎勵,并讓其帶動實踐能力弱的學生。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2.4提高學校教學條件
教學條件的提升與學校經費撥款緊密相關,教學條件直接決定了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雖然與企業合辦是很好的實踐選擇,但不是所有中職院校都能為全部學生推薦至車企實習,而且車廠都是成熟的工藝流程,缺乏基本汽車操作。這就需要學校自我建設實踐基地,為學生基礎的實踐提供平臺,基礎實踐如金工實習是汽車等機械實踐的基礎,沒有基礎實踐學生直接進行車企的專業實踐是不現實的,實踐也應從基礎做起。學校還應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的教師只適合帶隊實踐,有的教師適合理論課程,可按需調崗。無論哪一學科的教師都應時刻更新自己所學知識,可定期去車企或組織集體開會,對于教授課程進行共同研討,可招聘經驗豐富的教師,也可聘請車企工程師為學生做講解,學校還可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提升業務能力。
2.5新增新能源實踐課程
開展新能源汽車實踐教學,首先要針對實踐課程設置合理的教學規劃。中職學校可組織資深教師與行業專家共同編制,合理的課程設置既能滿足教學要求,又積極調動學生實踐積極性。目前新能源實踐仍處于探索階段,課程設置應從基礎做起。加強教師專業素養,部分老師對于新能源汽車與傳統動力汽車區別并不了解,存在一定的知識欠缺。可組織教學相關負責人向其他高校學習專業新能源課程實踐,學習教學方式與理念,有條件的可以聘請教學顧問,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學生對于新領域較為陌生,最有效的實踐方式為去新能源車企進行參觀實習,無合適條件的中職學校可與新能源車廠配套公司進行合作,將學生提前引入工廠實踐,有助于適應未來在新能源行業工作環境。學校也可以與企業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車實踐基地,使實踐不僅僅局限于理論教學,達到教學效果。
結束語
總之,在汽車維修行業崗位不斷增長的趨勢下,中職汽修專業要立足就業崗位對學生技能的需要,在實踐教學方面下功夫,探索實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加大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不斷完善和發展實踐基地建設,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宋春暉.試論中職汽車維修專業實訓教學質量的提升[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218-219.
[2]馬俊艷.探析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模塊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7(26):192.
[3]張玉.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模塊教學淺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1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