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紅 李 俠
(西安財經大學,陜西 西安 710100)
工程管理專業作為傳統的工科,融合管理、經濟、工程、法律、信息等多領域,工程管理人才從業范圍相對廣,社會需求大。作為財經類地方院校,西安財經大學的工程管理專業依托學校統計學等特色學科,管理平臺、經濟平臺優勢突出,但工程學科支撐相對較弱,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有待提高。針對這些不足之處,近幾年,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適應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化的發展,培養滿足區域經濟需求的復合型工程人才。
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秉承OBE理念,基于“學生的學習結果”整合課程群,通過對學生執業能力要求反向設計構建課程群。“以執業能力為導向”,將專業教育與執業資格緊密聯系起來,將五大知識平臺支撐的課程有效整合成專業基礎、項目管理、房地產、土建造價和安裝造價五大課程群組,學生四年內能至少完成一個執業資格考試對應的內容,解決每科課程自成體系、知識融合度不夠的問題。專業基礎課程群開設有管理學、經濟學原理、管理統計學、會計學、運籌學等多門經管類課程,這類課程有助于學生形成整體的商業思維模式,使畢業生具有更廣的擇業面和更高的就業率[1]。另外,專業建設也凸顯了建設項目投融資與造價管理、工程項目財務管理、工程結算與審計、房地產金融與估價等財經類院校特色。
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建設過程中,基于CDIO理念,將執業能力對應到課程大綱中,結合注冊考試對課程體系進行重組,構建與執業資格要求相匹配的實踐教學環節。構建完成的實踐教學模塊具有3個特點:①“逐級遞進”。“參觀認識(大一學生)—鞏固提高(大二學生)—綜合運用(大三、大四學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層次遞進,能使學生在校的四年不間斷地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②“系統性”。形成“課內—單獨開設—綜合性”環環相扣,密切聯系的系統化模塊;③“全方位”。課內、獨立實訓—實訓月和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點—線—面”全方位覆蓋。
實踐教學模塊和課程群相互呼應,構成全方位的以執業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為培養執業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專業人才提供了保障,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實驗實踐教學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創新方法、探究結果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高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2]。為了提升實驗實訓效果,學校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合理規劃資金,進行多學科資源整合,對實驗室配置升級優化。目前投資近200萬元,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程造價、大數據管理與應用5個專業共建共用的“數字經濟與現代管理綜合實驗平臺”項目業已竣工。項目投入使用后,可以依托虛擬現實、數據庫和云計算等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能彌補工程管理專業現場實習難以落實的缺陷,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為拓寬學生實習途徑,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結合自身特點,積極與校企聯合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目前與西安建工建設工程招標有限公司、中國宜居企業集團等14個行業中大型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建成了多個校外實習基地。實習基地覆蓋面廣,涉及行業內多個不同的專業方向(施工建設、施工監理、工程造價、招投標、房地產開發、房地產評估、工程審計等),可以針對學生特點及專業進行規劃,開展實踐實習活動,為學生服務社會和行業的綜合素質培養夯實了基礎。
目前,大部分省屬地方高校的老師是從應屆畢業生中直接招聘的,沒有在項目上歷練過,缺乏工作經驗,這對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也是一種制約[3]。除了招聘應屆博士畢業生為師資隊伍注入新鮮血液,西安財經大學還采取“引進來”的模式吸納優秀師資。近幾年從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等相關單位引進多位教師,大多數具有高級職稱。這些教師都參與過工程項目,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大多持有“建造師”“造價師”“結構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證書,強化了“雙師型”隊伍建設,極大地提升了實踐教學效果。
學校積極鼓勵專職教師“走出去”,參加交流訪學、培訓,到企業掛職鍛煉,進行產學研合作。學校規定新進教師必須掛職鍛煉一年。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教師積極與校外企業開展“產學研”等深度合作,在“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模式下的裝配式建筑”“基于BIM的工程項目管理研究”等課題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提高了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專業學科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創新意識,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素養[4]。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創建有專業社團——啟創BIM工作室,主要負責專業競賽的選拔、軟件培訓等一系列工作。工作室為學生自治,發揮“傳幫帶”精神,培養專業學習骨干力量。啟創BIM工作室已經成功地舉辦校內“神禾杯”算量大賽、BIM大賽等,從校賽選拔出的學生由工作室負責進行軟件培訓,參加國家級學科競賽。近幾年,在“高教杯”制圖類大賽,“三好杯”施工類大賽,“龍圖杯”“廣聯達”BIM類大賽,“宜居杯”房地產類大賽等學科專業大賽中榮獲總冠軍、一等獎等獎項100多項。
啟創BIM工作室形成了“學生+教師”研究小組,老師主要起引領作用,基于學科競賽,“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起主導作用,校內大賽由工作室全權負責,省級和國家級大賽的備賽由研究小組選手共同完成。學生的組織能力、心理抗壓能力明顯改善,團隊合作和創新意識得到了培養,提高了畢業生的競爭力。“教學相長”,學科競賽開拓了教師視野,提高了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推進了師資隊伍建設。
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建設從課程體系、實驗資源、校企合作、師資隊伍、“賽(項目)教融合,工作室引領”等采取了措施,成效顯著,2019年成為陜西省“一流專業”。學校每年對用人單位進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特別是基礎好、能力強、誠信有擔當,專業素質好,有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企業平均滿意度為98%。西安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建設持續改進,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較高,學生服務社會和行業的能力顯著提升,每年為區域經濟注入了優秀人才,獲得了社會和行業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