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穎
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使得國際經濟環境瞬息萬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加上我國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不斷發生變化,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思政融合背景下進行課程改革可以有效提升協同效應,充分體現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也是高校培育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要求。我國目前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已經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因此充分融合思政元素,加快推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顯得尤為必要。從思政融合的角度來看,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還面臨諸多的問題,阻礙了教學改革步伐,因此要充分結合思政融合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順利推進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是百年大計,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離不開教育事業的支撐。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結構升級、社會結構變革的速度不斷加快,對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改革進程不斷加快,課程教學改革是重要內容。在思政融合背景下,推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可以轉變高校財務會計教育教學的傳統模式,在課程改革中順利推進課程思政,進而為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這也是進入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是人才培養基地,肩負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專業化人才的重任。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專業化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提升,而財務會計人才市場需求量巨大,各行各業對專業化財務會計人才的需求較高。傳統課程教學模式下,高校在財務會計教學方面的理念相對落后、教學方式單一,所培養的財務會計專業人才已經難以滿足經濟轉型背景下各行各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實現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改革能夠充分順應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及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的趨勢,提升財務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更多的專業化高素質人才。
在高校教育教學及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體系具有重要的基礎地位,財務會計課程的專業化程度較高,對其課程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融合成為新時期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很多高校為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紛紛實施課程思政,以提升專業課程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對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可以充分借助思政融合的思想理念,對傳統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新安排,不僅可以充分體現財務會計課程的專業性特點,還可以充分體現思政教學的重要性,實現對財務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
思政融合是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新理念,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相結合,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求。而一直以來我國高校教師在專業課程教育教學的理念上相對滯后,認為學生就是要以專業課程學習為主,提升專業能力是學生的首要任務,因此對思政教學的重視不足,難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同時,很多高校財務會計專業教師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沒有充分認識到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國際化接軌等戰略調整背景下對會計準則體系提出的重要挑戰,其在課程教學方面缺乏改革理念和創新精神,因此難以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缺乏應對會計準則體系變化方面的能力,段時間內還不能實現財務會計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發展。因此,教師落后的教育理念阻礙了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
一直以來,很多高校在專業課程教學方式上都顯得十分單一,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難以在教學方式上實現創新,因此不利于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首先,大部分財務會計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的灌溉,缺乏與學生的實時互動,不能有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對學生在財務會計課程學習方面的需求不了解,導致課程教學存在任意性和盲目性,難以提升教學效果。同時,現階段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主要是以線下教學為主,沒有充分借助大數據、互聯網信息技術及多媒體教學設備,學生所掌握的專業資料有限,難以將思政學習與專業課程學習相融合,也不能緊跟新時期會計準則體系的變化。
思政融合背景下,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及內容的學習壓力不斷加大,不僅要依賴于教師課堂授課,還需要學生持續性的進行自主學習。但在經歷完高考之后,大部分學生都放松了自主學習,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在自主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所降低,尤其是對思政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意識不足。主要是因為財務會計專業教師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就認為其任務已經完成,難以利用課堂外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難以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長期下去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很多學生不注重借助互聯網等渠道廣泛搜集最新的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單純以課本為主,自主學習的效果并不明顯,因此不利于推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
在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積極性直接決定了改革的成敗,而由于很多高校在教師評價制度方面相對落后,所以難以有效提升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方面的積極性。比如很多高校現有的評優評先、職稱評定等工作過于重視教師的科研成果,對其教學成果重視不足,導致很多教師將科研項目及論文和專著作為主業,日常的教學則成為副業,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方面的積極性較低,使得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逐步流于形式,更加難以推進思政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另外,在具體實施教師評價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方式方法,不注重對教學方法、內容、效果等方面信息的搜集,缺乏先進的教師評價網絡平臺,因此使得教師評價結果失真,難以有效發揮廣大教師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并鼓勵廣大教師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成為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以此承擔其學生引路人的重要責任。因此在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必須要首先促使廣大教師樹立思政教學的理念,并將其視為財務會計教育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要督促財務會計專業教師通過多種渠道閱讀馬列主義經典文獻,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思政理論水平,培育思政教學觀。同時高校也要定期對專業課教師進行思政教學方面的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開展思政教學的重要性,進而將思政教學理念有效應用到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另外,教師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借助思政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能夠探究背后的哲學思想,使其樹立正確的“三觀”和遠大志向,能夠積極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
一直以來,高校在開展財務會計教學中,主要是以課堂教學方式為主,且學生僅能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的灌輸,因此導致財務會計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在課程思政融合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要實現教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比如采取研討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財務會計課堂中能夠通過分組討論和頭腦風暴的方式從哲學的高度來理解和掌握財務會計專業知識,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提升認識客觀世界的高度。同時,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教學規模,實現小班化教學,對學生進行分組,可以以5人一組的方式進行討論,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另外,要充分借助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借助新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思政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度,增強財務會計課堂教學的感召力,提升教師和學生的使命感,促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穩步發展。
在高校財務會計課堂教學改革中充分融入思政教學理念和內容,就必須要采取研討式教學的方法和模式,因此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增加課堂教學工作量。比如,財務會計課程不僅要講授專業化和實用性的會計準則體系,還要順應會計工作改革的步伐。經濟結構的轉型和發展,出現了很多新的業態,我國財務報告也逐漸與國際接軌,會計準則體系的更新步伐不斷加快,高校財務會計的課堂教學內容也會隨之不斷增多,所以要想提升教學效果,就必須要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從課程思政的角度出發,對財務會計專業大學新生就開始進行鼓勵和要求其摒棄傳統的被動學習理念,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充分借助互聯網渠道,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和專業素材,緊跟會計準則體系變化探尋新知識。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將思政學習與專業課程學習相結合,關心國家時事方針政策,在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另外,教師要為學生篩選專業學習資源,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外自主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通過課堂教學進行思政教學和專業理論的探討,以此促進課程思政融合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改革。
在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需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設計,選擇科學的財務會計案例并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這些工作十分復雜,極大地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是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要全面提升教師管理的科學性,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因此,要全面優化教師綜合評價體系,轉變“重科研、輕教學”的理念,提升課程教學工作在評先評優和職稱評定工作中的地位。同時要認真落實高校教師職稱分類評價制度,提升評價過程的公開性、透明度,對教學為主的教師評價細則進行研究。高校要以大數據、互聯網為技術支撐,完善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對教師課堂教學狀況進行數字化、信息化記錄,詳細掌握教師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師生互動、教學效果等信息,并在學期末對其進行匯總和評價,最大程度地減小主觀因素對教師評價的影響,以此提升任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可以為課程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強有力的師資隊伍保障。
財務會計作為高校重要的課程內容,其教學改革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從思政融合角度出發推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是培養新時期財務會計人才的必然要求。在財務會計課程改革過程中,充分融入思政教學內容,實現課程思政模式,是現階段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和目標,但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因此難免會面臨很多問題。從本文的研究來看,在思政融合背景下,高校可以從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完善教育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完善教師評價制度等方面出發,全面推進高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培養更多優質人才,充分滿足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