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日照市技師學院(山東省日照市 276800)
德育教育其主要目的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規劃,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德育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專業基礎不同,并且由于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因此,自身對于外界事物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征。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教育的方式,以讓教學內容和方法能夠符合不同的學生,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伴隨教育制度的不斷傳統,對于人才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培養出的人才不符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而且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面對這一現實問題,就需要教師積極改變傳統教學理念,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在充分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采用德育分層教育方式,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技工學院的學生由于受到年齡因素的制約,很多情況下還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甚至很多學生存在較大的逆反心理,學習過程中,往往以不學習為榮,這樣就導致學生往往在錯誤的思想軌道內學習和生活,那么產生的結果可想而知。同時,還有一部分家長,對于職業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見,送學生到技師院校進行學習,也只是為了孩子能夠未來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至于學生是否真正學習到了相應的專業知識,則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這也是學生思想觀念存在偏差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技師學院結合學生實際開展相應的德育分層教育,則能夠有效改變學生偏見的思想認知,并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思想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一定意義而言,德育分層教育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制度,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通過德育分層教育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而且還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自我知識探索中,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伴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和企業對于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標準,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能知識,而且還具備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真正能夠做到愛崗敬業、團結互助,這樣才能夠真正勝任自身的工作。同時,作為技師院校而言,培養的是高素質人才,而不是單純干活的工具,因此,需要認識到人才品德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該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讓每個學生通過學習都能夠有所收獲。
教師是課堂的直接參與者也是引導者,因此,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教師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作為教師應該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職責,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嚴格約束自己,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為學生做好標尺。
技師院校的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地方,并且每個學生的專業基礎和生活環境不同,因此,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也不同。特別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基于網絡的電腦、手機等,普遍進入到了學生的常規生活中,一些不良信息正在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一些學生沉溺于游戲、網絡暴力等,都是網絡所引起的,這給予教師的常規工作增加了難度。面對這一現實問題,作為教師不僅需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讓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且對于一些網絡信息還需要具備基本的識別能力,對于不良信息應該極力抵制,這樣才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實際學習中。
同時,由于學生的專業基礎以及興趣愛好不同,因此,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于同一問題,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則很難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特征,這樣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而采用分層教育的方式,則能夠改善這一不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興趣愛好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規劃,則能夠保證整體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在保留學生天性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提升。
德育分層教育涵蓋多個方面的內容,不僅包括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心理情況,而且還涉及到學生未來就業情況、職業素質等。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于不同的內容進行有效區分,這樣才能夠讓整體教學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作為學校不同部門也需要充分肩負起自身的職責,切實將德育分層教學工作融入到常規工作規劃中去,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能夠強化自身德育教育,以此達到專業技能與思想品德同步提升的目的。特別對于德育教育相關的教師而言,應該認識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在提升學生德育教育相關知識的同時,不斷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從而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德才兼備的人才。
學校相關管理部門應該認識到德育分層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此基礎上,應該設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如針對當前實際學習情況,可以制定相應的目標規劃,當教師教學能夠達到這一目標,則能夠獲得相應的獎勵,這樣對于激發教師積極性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作為教師自身而言,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肩負的職責,以及新時期教育對于人才的需要,認識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分層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且也是未來職業的必然要求。同時,應該強化學生的德育意識,讓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規劃,如在校生活期間應該遵守學校的紀律,在社會上應該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等,讓德育理念切實根植于學生的行動中。
技師院校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評價應采用科學的考評方式,傳統評價過程中,往往是以學生的成績為中心,即學生成績好那么可以說這是一個好學生。因此,新的教育制度下,需要積極轉變這種單一的考評方式,應該結合實際,構建德育分層教育制度,即評價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學科成績,而且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德育課程學習情況等,從而在此基礎上制定更為全面的評價制度。
技師院校教學工作主要是圍繞學生專業知識開展的,而在新的教育理念推動下,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應該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因此,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德育分層教育則能夠改善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培養成新時期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同時,德育分層教育能夠結合學生的特性,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素養,讓學生具備較強的職業責任感。并且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能夠將這種意識帶入進來,從而提升整體學習效果。
在學校教育中,德育分層教學體系需要以學生的特點、興趣為基礎,進行分層次的管理,并且將學生根據興趣、愛好的來進行劃分,并且在這樣的前提下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逐步促進學生獨立的進行專業未來規劃,同時將發展方向描繪清晰。在這一環節中,首先,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身心健康理論的教育,在進行相應教學的前提下,提高學生在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感悟能力,教導超前的基礎知識豐富學生邏輯想法,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環境不斷發展變化的應變能力。其次,就是應該增強對學生國防意識的教育教學,積極開展學生與班級、理性與人性,道德與法律的教育活動。并且積極開展學生軍訓活動,引導學生邁入軍營,體驗軍隊生活,在此同時增加愛國理論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感恩祖國,這樣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以及生活中遵紀守法,自覺履行義務。
伴隨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于當前教學方式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不僅有效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而且能夠讓傳統枯燥的內容更為具象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技師院校學生受到年齡因素的制約,對于周圍的事物還保留好奇心,因此,教學過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學的方式,如視頻、音頻和圖片的方式,能夠滿足學生這一天性,讓學生帶著探索意識來進行學習,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技師院校主要教學目的是為社會輸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但是,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這樣才能養成禮貌待人、踏實工作的良好習慣。而在校學習過程中,很多德育教育內容多是理論知識,而學生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往往很難有深刻的感悟。因此,作為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德育分層教育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踐參與到相關活動則會有更為深刻的體驗。如在放學穿越馬路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應該主動提供幫助等,從而培養學生嚴格律己、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同時,針對學生的好人好事,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獎項,不僅給予學生物質上的獎勵,并且將相關事項直接與學生的考評掛鉤直接計入學分,以此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還可以多鼓勵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如主動幫助社區老年人打掃衛生,和老年人展開良好的溝通,幫助老年人疏解心理壓力等。
一定程度而言,開展德育分層教育課外實踐,是一種具備針對性的學生思想道德實踐活動,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達到高效培養學生思想素質的目的,而且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業余生活,讓學生以更為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和生活。同時,在進行實踐活動之后,因為學生自己本身的記憶學習能力及感悟能力各有不同,這就導致學生在職業領域上的成績會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要做好德育分層教育的工作,因此,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教育工作,以便于更好的兩邊開展教學活動,這里要特別針對的一點是,要對不同的學生要實施有目的的教育活動,以此來使學生可以更完善的學會專業性知識、樹立明確的學習理念。這就要求學校的教師不斷增強自身的職業素養,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與現實工作要求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現實實踐能力。積極開展針對學生技能培養的各類競賽,來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這樣的競賽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技師學院實際教學過程中,其主要教育的目的還是期望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未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更好的發展。因此,在德育分層教育過程中,也需要以學生職業為導向,在不斷增強學生專業素質的同時,達到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目的。具體到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清楚學生的個性以及興趣愛好,幫助學生能夠更為客觀的了解自己,然后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長久的職業規劃。同時,學校需要在學生進入社會前多次實施品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更多的設立實訓課程,幫助學生真實的體驗社會活動,也可以設立仿真的招聘環節及試用環節等課程設立,在學生正式工作前全面調控學生的情緒,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
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真正實現“以生為本、以德為先”,就必須要實施德育為主,通過智育為輔的教育方針。因為通過思想道德教育、性情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德商和情商,而且可以降低與彌補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讓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專業技能得到同步提升。而且現今非智力因素是應注重的問題,因為技術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可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育,德育為主,智育為輔,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形成良好德性,并努力學習道德行為,所以通過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的多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培養是迫在眉睫的,同時,采用德育分層教育的方式,能夠考慮到學生的現實情況,而非專業成績,這樣能夠善于發揚不同學生的天性,有助于深度挖掘學生潛能,為他們提供廣闊的平臺,有助于學生實現健康、可持續性發展與幸福的人生。
總而言之,德育分層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內容,傳統技師學院教學過程中,其主要側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技能知識,而對于學生德育教育沒有過多重視,因此,在當前德育分層教育過程中,沒有過多可參考的成功經驗,很多教學模式都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加以驗證。同時,對于技師學院的學生而言,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專業基礎不同,因此,在德育分層教育過程中,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提升,并真正能夠達到因材施教的教育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值得普遍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