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良平
(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1)
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2017年2月27日,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尤其是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加強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準則。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我們針對專業課的教學特點和高職學生實際情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政教育,使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了協同效應。現總結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從事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自動生產線等機電設備的生產、安裝與調試、運行與維護、維修與技改,設備銷售和技術支持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我們曾經就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所必備的素質要求對往屆畢業生進行了回訪,并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調研,通過匯總調研結果見表1、表2。

表1 機電一體化專業往屆畢業生素質要求調研匯總表

表2 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素質要求企業調研匯總表
通過調研可看出,機電一體化學生除需要掌握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外,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因此,為了實現本專業素質目標,必須注重德育滲透,使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獲得良好的素質教育。
機電一體化專業主要面向通用設備制造業的機電設備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的機械設備修理人員等職業群。學生應當崇尚憲法、遵法守紀,履行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具有質量、安全意識、工匠精神。專業課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除要求要具有扎實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關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外,還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有仁愛之心等基本素質。師德是教師的道德觀念、感情和素質,是教師必須遵守教育活動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標準。
在學生眼里,教師就是社會規范、道德的體現,教師在向學生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學生會以朝夕相處的教師為榜樣,模仿他們的態度、興趣、行為、以及聲音、微笑、黑板上寫的字等。教師的良好表現和模范作用對學生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作為一個合格教師,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崇尚憲法,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嚴明教學紀律和課堂紀律,認真備課,按時上課,認真講課。要熱愛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做到認真批改作業,認真回答提問,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以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教師要教學認真,精通業務,學習嚴格,學識淵博。教師以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對教學精益求精,就是對學生的一種無聲的美德。如果教師不求甚解,不鉆研業務,只是勉強應付,定會誤人子弟。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嚴謹的學風、良好的師生關系素質和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為,這才是學生的榜樣。
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電氣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維修,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制造單元的運行與維護等機電綜合知識。專業課程特點決定教學過程主要以理實一體化、項目化教學為主,要求學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為了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課程思政,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嚴格執行學院有效課堂管理文件,隨時管理學生的紀律。學生遲到、晚上課,或者在課堂上打游戲,要及時指出和糾正。由于高職的學生正處于行為形成的階段,所以教師要利用教室隨時注入正確的行為準則。比如,學生遲到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對于這樣的行為,即使沒有時間在上課時指出,也需要在上課前或上課后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認識到這就是失禮的行為和不良的習慣。
優化“校企共建、工學交融、知行并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學院與企業共同建設專業并參與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學生在校內學習一段時間后,到公司實習實訓,校內學習和校外實習交替循環遞進、互相融合。通過企業文化、導師帶徒等多種方式,在培養過程中滲透質量、環保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達到知行并育之目的。
教師與師傅結合專業和文化的特征,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優勢,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學習過程中,巧妙地融入課程思政要素。一方面挖掘專業歷史和人物歷史上的豐富的教育資源,尤其是通過科學家的成功、探索機電行業發展的過程、追求真理的過程,潛移默化教育學生,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也可在講授課程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同時,穿插講解代表工匠精神的行業大師的先進事跡,培養學生做事認真、一絲不茍的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職業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入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如兩彈一星、國產航母、高鐵、空間站、5G技術、國產大飛機等大國重器,有意識地融入愛國主義、民族自信等元素,弘揚中華精神,激發學生報國的熱情,堅定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擔起歷史使命,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傳統教育方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能被動學習。這種課堂的教育方法不僅抑制了學生的參與性、自發性和創造性,而且大多數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的理論基礎比較差,即使教師講得好,學生也不能理解,大多數學生把時間花在睡覺、聊天、看手機和小說上。因此,要根據學生的特征,改革傳統教育方法,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首先,對于機械制圖、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電工與電子、工程材料、機械加工基礎、液壓與氣動、電機應用等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要引入翻轉課堂、研討式教學、分層教學,強化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于PLC控制、自動生產線、工業機器人、機電設備維修、智能制造系統等專業核心課程,把工作崗位的實際任務引入課程內容,把生產任務作為教學過程,并且生產過程和教學的整合盡量接近職業教育教學和崗位培訓的距離,學習內容由工作和任務構成,使學生通過工作或完成任務掌握專業知識、培養崗位能力。在行動過程中,對照機電行業背景融入行業的職業道德規范和其內涵,尤其是政治素養、質量、環保意識,安全第一的思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考核方法改革中,可在應知考核引入學生遵法守紀、質量、環保意識,安全第一的思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創新思維的測試點;應會考核引入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勞動、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的測試點,通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測試學生的“育德效果”。
專業課教師依據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課程考核標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資源,不斷優化教學內容與方法,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通過引入翻轉課堂、任務驅動、互聯網+、研討式教學等教學方法,使學習更具有多樣性、實用性、趣味性、創新性,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正確的學習習慣,尊重科學規律,求真務實。同時,也培養學生聯系生產實踐,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在研討式學習中,學生不斷動腦筋,經歷挫折、反復以及成功的喜悅,達到了知識的掌握,領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內涵與意義,也實現了科學研究,從而培養了學生的不斷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科學精神。
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不僅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班級輔導員、學管人員的責任,也是各專業教師的責任。只要所有的教師都能充分利用課堂育人這個主陣地,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情懷,就會在學生的心中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