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燕
關鍵詞:口腔正畸;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7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因為遺傳、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導致其牙齒出現形態異常、排列不齊等相信,不僅對兒童的咀嚼功能產生影響,而且還影響了顱面的發育,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1]。口腔正畸作為臨床上治療各類牙齒畸形的重要手段,但是部分患兒因為年齡尚小,治療過程中依從性不高,從而影響了正畸的順利開展,因此在此過程中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至關重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這段時間前來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療的88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口腔正畸診斷與矯治計劃》中的標準,均行錐形束CT確診,患兒及其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統性疾病、嚴重臟器性疾病的患兒。隨機將其分為參照組與實驗組,每組的病例均為44例。參照組:男患兒與女患兒分別為24例、20例,平均年齡為(7.65±2.34)歲;實驗組:男患兒與女患兒分別為26例、18例,平均年齡為(7.62±2.31)歲。以數據統計軟件對兩組病例實施檢驗分析,得出P值>0.05,提示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由同一組醫務人員完成口腔正畸治療,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即配合醫師完成手術,提醒患兒需要配合的地方,口腔正畸完畢后實施常規健康指導。而實驗組則是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內容包含:
(1)獲得患兒的信任。在接待患兒時,護理人員應該態度和藹,語言溫柔,從而減少患兒的抵觸感,獲得患兒的信任,然后帶領患兒對手術室及其器械進行初步認識,降低其對手術的排斥心理,同時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語言夸獎來提高患兒的信心。(2)心理干預。考慮到部分患兒年齡尚小,缺乏口腔正畸的經歷,難免會有焦慮、擔憂等情緒,護理人與要應溫柔的語言詢問患兒的感受,例如:詢問患兒“你怕不拍手術啊?”,針對不怕的患兒給予鼓勵,針對怕的患兒則耐心向其簡單減少正畸過程,特別是告知患兒只要積極配合,不僅可以縮短手術時間,還能減輕疼痛。(3)正畸中護理。在正畸過程中,護理人員除了需要及時協助醫師開展操作,還需要加強患兒的觀察,提醒患兒該怎么配合,針對部分緊張的患兒,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身體撫摸或者握住其手給予其鼓勵,緩解其不良情緒,部分患兒由于時間過程中,容易煩躁,護理人員便可以鼓勵患兒耐心。(4)正畸后護理。正畸完成后,護理人員首先給予患兒表演,然后指導患兒及其家屬正確的口腔衛生管理,提醒患兒要養成餐前漱口、飯后刷牙的習慣,目的是預防牙齒發揚、齲化、脫礦等等并發癥。同時提醒家屬為患兒準備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不可食用甜膩、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可飲用碳酸飲料,適當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A,目的是預防口腔疾病。針對正畸后佩戴牙齒矯正器出現疼痛的患兒,可以重新檢查患兒的矯正器,全面評估口腔炎癥情況,一旦阿香口腔炎要立即通知醫師給予對癥治療,針對用藥治療的患兒耐心告知其及家屬藥物的正確用法。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兒治療的依從性。即由護理人員根據患兒在口腔正畸過程中的表現進做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的評價。
(2)比較兩組患兒正畸后不良事件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統計分析應用SPSS21.0數據統計軟件,患兒的例數以n表示,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用均數與百分數表示,對應用x2與t檢驗,當P值低于0.05時,提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比較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治療依從性93.19%高于參照組79.55%,且經統計分析差異顯著(P<0.05),將表1所示:
2.2兩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兒口腔正畸后牙齒疼痛2例、口腔潰瘍1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82%;參照組兒童口腔正畸后牙齒疼痛4例、口腔潰瘍3例、附件脫落2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0.46%;可見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參照組,且P<0.05。
3.討論
正畸治療主要指的是借助矯正裝置對患者牙齒和骨骼的協調性予以調整,最終實現矯正牙齒、美觀的目的,但是這種治療方法無法改善患者面部發育異常的問題。口腔正畸技術的主要目標是盡可能維持患者牙齒組織結構完整的基礎上對牙齒進行矯正,維護口腔健康,滿足患者美觀的需求。臨床研究指出:兒童治療的依從性跟年齡呈正相關,因此針對年齡較小的兒童,正畸過程中配合有效的護理具有重要意義[2]。
上文對比了兒童口腔正畸中實施常規護理與綜合護理的效果,結果顯示實施綜合護理后的患兒治療依從性93.19%高于常規護理的患兒79.55%,不良事件發生率6.82%低于參照組20.46%,證實綜合護理具有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綜合護理干預從患兒心理與生理顯著的基礎上,從正畸前、正畸中、正畸后給予其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健康指導等,從而提高兒童治療的依從性,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朱彩玉.口腔正畸的依從性分析與干預效果研究[J].健康大視野,2021(3):280.
[2]許曉鶴.護理干預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