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化農業綜合執法體系、強化其執法力度,是確保農業法律法規實施、引導農業健康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于農業發展而言意義重大。鑒于此,下述內容主要分析當下農業綜合執法體系中的主要問題,并就其不足之處提出優化舉措,望可以提升農業生產的質量,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農業綜合執法;農業生產安全;提升;路徑
0 引言
農業生產安全是農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近些年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雖然創建了農業綜合執法體系,但其體系內部以及市場秩序方面仍存不足之處。鑒于此,就應強化對農業綜合執法的重視力度,優化其執法體系、提高其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
1 強化農業綜合執法的原因分析
1.1 強化農業綜合執法可以推進農業法制化的進程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法治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法治建設的步伐也不斷地向前邁進,建立健全農業綜合執法制度,不僅是農業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更是推動云南農業朝著法制化方向發展的保障。然而,長期以來,農業部門一直以來都是依靠行政手段進行農業管理工作,這與當今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相矛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省農業與農村經濟的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產生了很多新的問題,政府職能也發生了變化,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新的角度來看,結合我省實際狀況全面推進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制的建設工作。
1.2 強化農業綜合執法可以加快農業部門職能轉化
云南農業部門依法行政的主要途徑是依法行政,由地方政府擬定的關于農業行政執法措施并不少。但一些農業部門仍存在無法認清綜合執法體系存在的重要性,此外在執行過程中還存在手段不強、體制不順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其履行法定職責的效果。強化實施一體化農業執法的要求,將各級農業部門的執法權力下放到綜合執法機關,能夠及時、有效地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各種職能。而農業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從宏觀上引導、提供優質服務、營造良好的農業發展環境,推動農業部門的職能轉變。
1.3 強化農業綜合執法是保障農產品質量的關鍵
民以食為天,糧食的品質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和身體健康,而農業生產在保證糧食產量的前提下,質量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蔬菜農藥超標、豬肉瘦肉精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危害人類健康,防不勝防,如果市民日常食用的新鮮蔬菜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如果對農產品的投入、市場管理不夠完善,必然會對農產品的品質、安全產生惡劣的影響,從而對人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造成威脅。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涉及多個部門,若不能形成合力,就無法對農資、農產品市場進行有效的規范,必須強化農業綜合執法,形成合力,加強市場整頓,切實保證農產品質量衛生安全,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1.4 強化農業綜合執法可以保證農業的健康發展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帶動下,農村社會逐步進入轉型階段,在這一過程中也誘發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各類違法行為層出不窮,對農民的權益造成了負面影響,結合實況來看,我省一些縣域中的農民當下辨別真偽的能力不足,且缺少法制意識,沒有自我維權的能力,鑒于此,就要創建農業法制化管理體系,強化農業市場秩序,改善農業經濟環境。在以往農業執法管理工作中,存在多頭管理的問題,這一問題滋生了眾多負面現象,例如擾法擾民、破壞群眾對執法單位的印象、破壞正常經濟秩序以及管理秩序等。鑒于此,就應利用農業綜合執法體系,去除人們對農業執法的反感情緒,拉近我省農民和農業綜合執法部門之間的距離,以此達成依法治農的目的,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只有全面推進農業綜合執法建設工作,才能有效整頓、清除農產品市場中的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推動云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度。
2 當下云南省農業綜合執法中的主要問題
2.1 執法機構人員的身份未明確,執法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執法工作人員身份和其工作行為不相符,是當下農業綜合執法工作推進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在執法體系中一些工作人員并不具備執法的相關資格,使得其在開展執法工作時的地位較為尷尬。農業綜合執法工作是行政工作,執法工作的主使人應為機關的工作人員,且這一工作內容不得外派委托他人。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在這一執法體系中,編制公務員人數少之又少,大部分為事業編制人員,其不具備相對應的執法資格,使得云南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開展進入一個尷尬階段,拖慢其開展、推進的速度。
執行隊伍肩負著云南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責任,其綜合素質的優劣性直接影響著執法的最終效果。結合實況來看,云南省農業綜合執法人員數量不少,但其中學歷較高、法律知識豐富的人員占比較低,缺少高素質、高學識、高能力的優秀人才。而誘發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農業綜合執法機構的吸引力不足,工作任務量有增無減、內容繁雜枯燥、薪資待遇無法提升,且負責該工作的人員在評定職稱、晉升時的難度系數更高。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全面性的農業知識,還需要了解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也從側面凸顯了這一工作的性質:專業性高、綜合性強,這也給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上述提到的執法機構吸引力不足問題,導致大部分優秀人才流失,在實際工作中又缺少培養優秀人才的方式方法,使得執法隊伍存在人才不足問題。
2.2 缺乏足夠的執法經費
農業屬性因素的存在決定了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開展需要更深厚的執法成本。這一工作的主要內容為檢查農資市場中的各類農產品,但因為基層執法部門缺少先進、相匹配的檢測裝備以及經費,使得檢測體系無法得到優化完善,這于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實施進度而言極為不利。結合實際狀況來看,云南省多個綜合執法機構中,將基層執法經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的區域并不多,且預算金額也只有3~5萬元,無法切實滿足執法需求,在經費緊張的影響下,云南省大部分縣區的農資市場監測覆蓋率都無法提升,嚴重制約了云南省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開展。
近些年,云南基層執法部門逐漸配備了照相機、打印機等基礎辦公設備,但仍缺少相對應的執法車輛以及取證設備。工作人員的檢測范疇較廣,需要大量的執法車輛,而當下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是乘坐自己的交通工具前往各個轄區開展農業綜合執法工作,這一行為不僅不正規,也會影響違法物資押運過程中的便利性。在取證以及車輛不足的狀況下,許多違法分子獲得了可乘之機,加大了農業復雜案件的處理難度。
2.3 執法的程序有待規范
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綜合執法工作的宣傳力度有待強化,宣傳范圍有待拓展。這一現象的存在導致一些農民以及經營者缺少足夠的法律法規常識,在執法過程中會出現不配合問題,拖慢執法工作的實施進度;其二,一些執法工作人員并沒有完全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在執法工作推進過程中會出現偏差問題,影響執法效果;其三,工作人員不能正確且靈活的運用法律武器,在面對責任、權利、利益問題時,會出現處理欠缺妥當的問題,給執法工作造成不利影響[1]。
2.4 綜合執法的界限有待明確
這一狀況的存在誘發了多頭執法問題以及分散執法問題,且這些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農業綜合執法的存在打破了傳統行政處罰權集中制的限制,很可能會對相關部門的既得利益產生影響。在探討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主要管理內容時,并沒有達成共識,而在處理不同層級的執法機構關系定位、管轄權設置問題時,也缺少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性的模式。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綜合執法工作在推進實施時,產生了各種矛盾,嚴重影響了執法效果[2]。
3 優化完善農業綜合執法效果的舉措
3.1 整理職能以及職責
為了有效改善綜合執法界限不夠明確的問題,應擬定具有規范意義的執法行為規定,創建權利和職責統一的行政執法體系,強化執法效率與水準,優化革新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全面性整合農業綜合執法隊伍。云南省相關部門應以高效農業綜合執法體系的建設為核心內容,整理規范各部門的農業綜合執法職責。嚴格踐行一個部門原則,設立優秀執法隊伍相關要求,剝離分散在各農村部門內設機構以及單位行政處罰的行政檢查、強制職能,整理合并執法隊伍,由其集中行使,以農村部門的名義開展統一執法。在規范農業綜合執法體系之后,各部門以及單位應以法律法規相關要求為基準,做好行政許可、行業管理、技術推廣、檢查檢測等工作,不再負責行政處罰以及強制職能。
3.2 嚴格要求執法行為 強化執法效果
以農業生產經營領域的相關要求以及實際執法工作中的主要需求以基礎,按照因事設崗的原則,合理配置機構,轉變監管模式,保證其可以順利的從事后管理轉變為事前預防管理。以法治規則為引導,強化執法人員的服務意識,為云南各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秩序良好、行為規范、執法透明、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3]。
此外,也要強化云南省各個縣域農業執法機構的領導作用,保證基礎執法工作的合法性與規范性。在開展案件處罰工作時,應保證其恰當性,認清事件的實質,正確表述,充分搜集違法行為的相關證據,正確使用法律以及相關程序,保證執法工作的實施效果;還應提高地方執法人員的法治思維,確保其具備一定的法治理念,在這一基礎上強化其法律邏輯,提高其分析、判斷、推理農業執法案件的能力;還應注重證據的采集,提高執法人員的證據搜集意識、證據分析、運用意識。
最后,也要加強對執法隊伍的監管力度,促進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順利進行。對在農業行政執法中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的執法人員,要依法懲處,以維護文明執法的良好形象;充分利用網絡,實現網絡查案,按照農業、農村廳的規定,對涉農行政執法案件進行在線登記,并接受上級機關實時動態監測;堅持依法行政處罰信息公開,通過公開的方式,主動接受社會的監督,增強農業綜合執法的公平性;要加強與各種媒體的溝通頻率,充分運用執法公共平臺、農業信息網站、電視媒體、報刊等進行宣傳,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通過改革行政執法體制,實現農業行政執法從過去的“粗放式”向“精細化”、“專業化”轉變,從而有效地提升我省農業綜合執法的效率。
3.3 提供充足執法資金,強化執法人員綜合素養
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充足的經費保障。為了強化執法效果、保證執法效率,應做好資金保障工作。我省農業相關部門應強化對這一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將其納入到財政預算工作之中,降低其因經費不充足出現各種問題的可能性;此外,也要做好該項工作的物資保障工作,強化對各種設備以及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特別是車輛等必備品,做好農業綜合執法的后勤工作,推動其朝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進步。
強化地方縣域執法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是提高執法效果和效率的關鍵。在開展執法隊伍建設工作時,應以云南各縣域、區域農業生產實況為基礎,分配足夠的農業綜合執法人員。確保執法隊伍的穩定性,在執法過程中不得隨意抽調、借用工作人員。嚴控工作人員挑選標準,將優秀的執法公務人員劃入農業綜合執法隊伍之中,以此統一執法人員的身份。還應嚴格落實執法人員持證上崗的管理制度,若工作人員缺少相關證件不得從事執法工作。此外也要強化執法隊伍的專業能力,開展執法人員培訓工作,利用嚴格的培訓機制,提高執法人員工作能力和綜合素養。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強化其法治理念,讓其可以正確應用與農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法律原則以及法律邏輯,正確解決執法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使其成長為懂法、懂農業的高質量執法人才。
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強化執法人員綜合素養、提高其執法能力的方式之一。相關部門應完善辦案制度,健全人員管理制度、錯案責任追究制度以及學習培訓制度,還應完善監督制度,從社會監督、層級監督以及內部監督等多個角度入手,利用全面性、完善性的執法規范,強化工作人員的綜合執法水準。推動云南農業綜合執法標準化建設的進度,以此提高執法質量,保障農業生產的安全。
3.4 強化農業執法的宣傳力度
有效的宣傳可以讓更多的農民群眾掌握農機、農資、水利以及農業保護等方面的內容,了解農業執法的主要內容以及涉及范疇。在以往宣傳工作中主要以創新技術為核心推進工作,而執法工作常以輔助工作的形式出現。在法制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應強化農業執法的宣傳力度,提高執法強度。我省各層農業部門應協同其他機構開展農業法律法規宣傳工作,利用豐富的宣傳方式以及多樣化的宣傳途徑,強化宣傳的涉及范圍,可以創建農業執法專項網站,也可以利用報紙宣發或是農業廣播的方式宣傳農業綜合執法理念,此外,也要不斷提高云南群眾對農業法律的知曉率,讓其可以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降低違法事件發生率,以此強化執法工作效果,保證農業生產安全。
4 結語
結合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農業綜合執法工作的開展既可以推動農業經濟的進步,也能起到強化農村體系建設的作用。鑒于此,云南各級政府以及主管部門應主動完善當下法律法規,強化執法工作建設力度,為執法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的經濟保障以及設備保障,并規范其執法程序,從實處落實執法工作,確保農業生產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田雪峰,鄭金武,黃小平,等.宜昌市農業綜合執法改革現狀及對策[J].湖北植保,2020(6):1-7.
[2] 張宗東,劉洪明,張日萍,等.山東省煙臺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現狀分析[J].中國動物檢疫,2020,37(4):51-54.
[3] 覃翀.農業綜合執法的實踐做法及價值探尋[J].農家參謀,2019(5):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