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泰國很多學校都從線下教學轉移到線上教學,漢語課堂形式由此發生了很大改變。從線下到線上,改變的不只是空間,也有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體驗等。面對疫情的不穩定性,學校和教師都需要做好線上課程的長期準備,而不是只將線上課程看作一次臨時性、緊急性的補救方案。穆肅、王雅楠指出,線上課程需要根據進行的時長和教學的需求來決定是否調整和修正,以快速建立一種可靠、可用的教學方式
。面對網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為今后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應對措施。漢語口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口語技能,使學生能夠實現用漢語進行交際和表達的目的。不同于線下課堂的面對面互動,線上教學由于缺少必要的語言環境,老師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取學生的反饋,口語操練和情境對話也可能會缺乏趣味性和實踐性。因此,如何在線上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遂成為順利開展線上中文口語教學的一大挑戰。
筆者目前在泰國一所華僑學校講授漢語口語課,在線上課程教學期間,采用的是直播教學軟件ZOOM,并使用即時通訊軟件LINE布置課后作業和練習。通過對學生線上學習狀態、學習效果的調查,以及個人的教學反思,筆者將影響學生漢語學習的內部因素分為三個方面:主體性格、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
空間:家具的中間,尤其是柜體中間是否有封閉空間,避免兒童躲藏在其中。如果有,該空間應配有通風口,以免孩子在里面窒息。
口語課程需要大量的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以達到口語交際練習的目的。從線上課堂學生的表現來看,內向型性格的學生很少開麥和老師跟讀、進行口語練習,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訓練,語言輸出也會相應減少,從而影響到口語課的學習效果。實際上,這些學生是能夠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的,只是因為膽怯而不敢主動表達。我們發現,這些學生在習得過程中基本沒有問題,甚至關于一些知識點的細節,他們掌握得比外向型學生更好。就內向型學生而言,教師要多給予關懷與鼓勵,使他們樹立信心,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相對而言,外向型性格的學生課堂表現十分活躍,能夠與老師積極互動,在口語練習時總是爭著回答問題??梢哉f,這些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很高,在師生互動中達到了輸出的目的。不過,我們發現,在課堂交際練習和提交的課后作業中,他們均不太注重語法細節;同時,在課堂紀律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有時會打斷正常的教學秩序來表現自己,甚至用泰語直接聊天。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妨礙了老師的正常教學。就外向型學生而言,教師要積極引導,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同時,在交際練習時,注重從細節入手,及時糾正語法中的錯誤,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的來說,學生的學習態度與線上課程的參與度是呈正比的。從泰國學生的線上中文課堂表現來看,有些同學抱有積極的學習態度,在他們看來,參與線上課堂學習是很有趣也很享受的事情,因此,他們的線上課程參與度很高。同時,還有些學生覺得口語課不屬于主課,對這門課程相對忽視,他們的線上課程參與度普遍較低,有的在上課很長時間后才進入ZOOM,有的則索性不上課。本來線上課程就缺少一定的約束,老師不能及時獲得反饋,再加上部分學生對待口語課的消極態度,那么,課程的教學質量就很難得到保證。
課前采用錄播,突出自主學習。教師首先要完成教案和教學課件的制作,并將課程內容錄制成簡短的視頻。在錄課時,教師需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跟讀、思考等,并注意口語知識講解的靈活性,切忌照本宣科。教師需要督促學生進行打卡學習,實時監督學生的視頻觀看情況,并做好后臺記錄。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從圖1可以看出,有86%的教師認為實時互動非常重要,這是因為網絡課堂的實時互動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能夠及時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態。有11%的教師認為很重要,這些老師指出,線上課程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需要通過實時互動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還有3%的教師認為比較重要。同時,并沒有教師選擇不重要的。由此可見,教師們都充分意識到這一環節在線上教學中的重要性。
劉珣指出,不論是第一語言或第二語言的獲得,都與環境有密切的關系
。他還將影響目的語學習的環境分為社會環境和課堂語言環境。近些年來,學界也對影響線上漢語課程的外部因素進行了探討。崔希亮認為,網絡環境下的語言教學涉及的外部因素包括學習過程、技術支持、教學環境、教學管理四個方面
。王輝則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分析了影響國際中文教育的外部因素,其中,宏觀方面包括經濟、政治、社會和技術,微觀方面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學平臺和教學管理
。本文從實際的線上漢語課堂出發,根據漢語教師所遇到的主要問題,將影響線上漢語課程的外部因素分為三個方面:網絡環境、課堂語言環境和教學管理。
如何在線上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既是漢語教師普遍感到棘手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設置了調查題目:“你認為線上漢語課和學生的實時互動是否重要?”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對于在母語國家學習二語的學生來說,課堂語言環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線下教學時,由于處于沉浸式的課堂環境中,可以運用大量的漢語進行口語練習和模擬日常生活的交流,所以能夠促進學生的漢語學習。從線下教學轉入線上教學,課堂語言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也導致了學生二語學習環境的變化。有些學生不愿意開麥和老師互動,有些學生則用泰語和同學進行交流??梢哉f,這種教學形式的轉化,既造成了漢語口語練習量的減少,也造成了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下降。因此,教師在組織線上課程教學時,也要考慮到課堂語言環境因素。
在漢語課堂轉向線上之后,由于空間的分離,漢語教師的教學管理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在上課之前,教師往往要用大量時間進行點名,以確保學生處于上課狀態;在上課時,老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回答都會出現網絡延遲情況,影響了正常的教學進度;在下課之后,學生課后作業的提交率也很低,即使老師一再提醒,有些學生依然無動于衷。同時,由于教學軟件的限制,老師無法及時從學生的表情狀態、肢體語言中獲得學情反饋;個別學生甚至不愿意打開攝像頭,給老師的課堂觀察帶來了很大困難。因此,漢語教師應采取各種舉措,制定一套系統的適合口語教學的管理方法,解決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本文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來探索能夠適應線上中文口語課程的教學模式。調查從漢語教師的線上教學工具、教學方式入手,全面了解漢語教師在線上教學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對線上教學的態度。本次問卷共有100位漢語教師參與,其中,2021年赴泰漢語教師有45位,在國內進行線上教學或在其他國家、地區任教的漢語教師有55位。
教學平臺是教學的輔助工具,每個教學平臺都有其優勢或不足。漢語教師應充分了解平臺的功能與優勢,并將平臺的優勢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從本次調查的數據來看,在國外漢語教師中,37.78%的教師使用的是ZOOM、Google meet;28.89%的教師使用的是LINE;11.11%的教師使用的是Google classroom、Voov meeting。在國內漢語教師中,56.36%的教師使用的是ZOOM;34.55%的教師使用的是Classin、釘釘、Voov meeting。值得注意的是,有20%的教師采用了兩種及以上教學平臺,這些教師大多運用了“錄播+直播”的教學方式,利用不同平臺的特點來設置教學任務。
(2) 通過分析各算法中樁體截面參數對樁間凈距影響,認為敏感性順序:b>a,更符合樁體截面敏感性關系。因此,樁體截面b則應成為工程設計中重點考慮的因素。
I類重金屬元素Zn、Pb、Cu、Co、Ni等的質量分數均高于洞庭湖元素背景值,且在沉積物中產生了明顯的富集,其污染程度及生態風險水平較高,說明這類元素的沉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較大,因此I類重金屬元素的來源以人為源為主,主要源自區域內礦石冶煉等工業活動;II類中重金屬Ba、V和Cr并沒有明顯的富集,基本沒有達到污染程度,生態風險水平低,因此II類重金屬元素的來源主要為自然源;III類重金屬Mn雖有一定的富集,但其污染程度和生態風險水平較低,故重金屬Mn可能既有自然源又有人為源.
關于漢語教師對目前教學模式的態度問題,我們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對于線上教學模式,持肯定與否定態度的各占一半,這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線上教學是有利有弊的。持支持觀點的教師普遍反映,線上教學是疫情期間最好的選擇;有些教師指出,線上教學可以避免學生受到其他同學的干擾,能夠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有教師認為,網絡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可以幫助我們開展教學工作。持反對觀點的教師則普遍認為,線上課程是不利于開展教學的,他們的主要理由是:學生的參與度不夠,課堂互動無法實現;網絡環境的優劣會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實施;線上教學難以進行課堂管理。
可以說,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捷,在嚴峻的疫情面前,線上教學也成為國際中文教育的最佳選擇。泰國很多學校的線上教學都是采取直播的方式,對于學生和老師來說,網絡環境是影響線上課程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據我們調查,有些泰國學生由于家庭經濟水平的限制等原因,無法參與到線上課程中來。有時還會出現網絡突然中斷等意外情況,導致無法正常上課。在泰國任教的老師,同樣會遇到這種意外情況,對此也是一籌莫展。

建筑師、規劃師、景觀師、藝術家、文人學者等,為了尋找鄉愁、施展才華或是實現各自的理想,紛紛下鄉。歐寧、左靖的“碧山共同體”,展示一種精英對田園的想象。邱建生的“培田春耕節”,旨在恢復耕讀傳統。設計師憑借專業素養,在尊重并弘揚地域特色的同時,融入了自己的創新性,使鄉村滿足村民的現代化生活需求。這種模式不僅對設計師的專業素養要求很高,而且由于設計師個人不可能具備資本主導的經濟實力,所以要求設計師在政府、投資人和村民之間有高度的協調平衡能力才能保證項目的實施。
上文曾經提到,“錄播+直播”的教學方式似乎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原因是在于:錄播課程受到網絡的限制相對較少,學生的學習時間也更為自由;在直播中,可以采用“以練測學”的方式來檢驗學生是否觀看課程,并通過練習的方式來查漏補缺。我們建議,在線上中文口語課堂中,還可以采取“翻轉課堂”這一教學策略,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練習,通過任務型訓練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在20世紀60年代初,消息通過一系列中央開關從A點壓縮到B點。如果中斷一個開關,消息就會停止。巴蘭構想了一個規模更小、速度更快的傳輸節點網格。他的想法是將每條消息分解成數字數據塊,然后將每個塊發送到網格中,以找到到達目的地的最快方法。在那里,這些塊將被重新整合成完整的信息。
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使用視頻軟件錄制PPT并附上講解聲音,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為缺席的學生補課。之后,他們進行了更具開創性的嘗試,以學生在家看視頻、聽講解為基礎,老師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問題輔導,或者對做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這就是“翻轉課堂”的起源??梢哉f,“翻轉課堂”使傳統的“課堂上聽教師講解,課后回家做作業”的教學習慣、教學模式發生了“顛倒”,變成了“課前在家里聽看教師的視頻講解,課堂上在教師指導下做作業(或實驗)”
。
把玉琴認為,“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以往傳統課堂中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聽為主的被動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習的過程而非學習的結果,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
?!胺D課堂”從學生本位角度出發,將以教師為主的課堂,轉向以學生練習、討論為主的課堂。有學者指出,翻轉課堂模式能夠有效應用于高校教學,有利于激發和維持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合作的能力
?!胺D課堂”可以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讓學生從課堂中的“束縛”中走出來,反向地參與到課堂中。楊斌等認為,“知識點是有效實施翻轉課堂的決定性因素,教師是有效實施翻轉課堂的關鍵因素,學生是有效實施翻轉課堂的必要因素?!?/p>
可見,翻轉課堂并不是解放教師,相反,教師的組織和學生的參與都是它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翻轉課堂”模式是適用于漢語口語線上教學的。
線上中文口語“翻轉課堂”的應用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課前的自主學習、課中的課堂實踐和課后的學習反饋。在每個階段,教師、學生都承擔不同的任務;同時,每個階段環環相扣,前一階段為后一階段做好鋪墊,最終實現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目的。
延續性護理能滿足健康照護需求,有利于病情恢復[2],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也提升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增加了醫患之間的互動,對于患者病情的恢復起到一定的作用,對于患者疾病的后續護理有莫大的幫助[3]。延續性護理作為臨床醫療護理工作的重要延伸,體現了醫護人員對患者的人性化服務[4]。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動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從我們的調查來看,泰國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比較復雜。有些學生來自華裔家庭,深受家庭的熏陶而熱愛漢語;有些學生是想通過學習漢語去中國留學;有些學生是因為喜歡中國的影視劇、明星而學習漢語;還有一些學生是因為學校開設了這門課程而不得不學。由于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同,所以課程任務的完成效果也存在很大差異。比如,那些熱愛漢語或打算繼續深造的學生,不僅課堂任務完成得很好,而且在作業提交方面也很積極。又如,那些喜歡中國影視劇的學生,在口語操練和情境模擬活動中,展現出極大的熱情,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再如,那些學習動機不足的學生,既不愿意參與課堂練習,也不主動提交作業。我們知道,教師主要是通過課程任務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確認教學效果并進行教學反思,但是當課程任務沒有得到完整反饋時,學生的學習效果究竟如何,老師就無從知曉了。
課中采用直播,強調課堂實踐。直播過程實際上就是正常的在線課堂,教師主要承擔兩個任務。一是檢查課前學習,針對沒有觀看錄播視頻的學生和部分重難點知識,再次進行講解。二是根據口語操練主題,設計具有趣味性、實踐性的課堂互動,組織學生分組練習或進行情境對話等。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牢牢掌握課堂知識。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在線上教學方式中,采用“直播”方式的占比為73%,采用“錄播+直播”方式的占比為24%,采用“錄播”方式的占比僅為3%。相對而言,錄播方式在線上教學中效果較差,據部分漢語教師反映,在缺乏有效監督的情況下,學生很少主動去看,因此,錄播很難實現教學目標。在泰國及其他國家,直播是漢語教師最常使用的在線教學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和老師可以同步進行,能夠滿足漢語課堂中的實時練習與及時溝通。在以上教學方式中,“錄播+直播”最值得我們關注。這一教學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將課程錄制完畢,并上傳至Google,要求學生觀看學習,老師在后臺統計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是進行線上直播教學,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或者進行復習、練習。就錄播課程來說,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對不懂的問題進行復習;就直播課程而言,不僅可以進行口語訓練、鞏固重點和難點知識,而且通過師生的實時互動,能夠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檢查學習是否達到目標,并及時調整教學。
課后使用LINE,進行學習反饋。教師應根據課程相關內容,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口語練習任務。比如,這次學習的主題是天氣,可以讓學生錄制一段關于天氣播報的小視頻。再如,這次學習的是課文,可以讓學生復述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獲得學習反饋。
綜上所述,線上中文口語“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可如圖2所示:

1.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可以說,“直播+錄播”的翻轉課堂模式,為網絡環境較差的學生提供了學習便利。他們可以通過觀看錄播課來提前學習知識,對不懂的知識點也可以反復觀看,不會因為課程直播過程中出現的網絡問題而錯過重要的知識點。同時,在錄播課中,教師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著重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并進行實際操練。就此而言,“翻轉課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網絡的限制,利用現有資源解決了實際教學中的困難,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在這一基礎上,才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創建適合學習漢語的課堂氛圍。
2.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新型職業農民作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三農”問題的解決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4]。特別是新型職業農民“雙創”能力培養對激活農村地區發展活力、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與提高農民收入的作用更為明顯。
漢語口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習者的口語交際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只按照教材的內容或老師的講授去學習,那還是不夠的?!胺D課堂”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引發學生的自我思考。錄播的課前學習實際上就是自主學習,學生需要養成獨立思考的意識,通過機械性練習來內化理解相關概念。而直播課的口語操練,則是一種有意義的練習,它可以激發學生的自我創造力,學生需要思考如何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并加以靈活運用。除此之外,“翻轉課堂”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可以根據話題設置討論、情境交際練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要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不論線上課程還是線下課程,學生永遠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課堂活動才具有實際意義。因此,教師在關注知識輸入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輸出這一問題,以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雖然翻轉課堂起始于課前視頻知識傳授,但本文作者認為,課前知識傳投并非只能通過視頻實現。鑒于微課的制作人力、技術、時間成本太大,任課教師可以上傳課件或者提供與教材配套的網絡學習平臺資源實現課前知識傳授。目前,由于多媒體技術的推廣,任課教師都對英語精讀的教材進行了PPT課件制作,出版社也提供了參考課件和網絡平臺學習資源。如果摒棄現有的這些資源,教師都把時間花在重新制作微課上,勢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甚至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因此,實施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師;可以靈活應用現有課件和網絡平臺資源,根據學生水平選取相關內容,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優化,然后將課前學習內容給學生上傳到指定網絡平臺上。
3.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關注信息技術發展
從線下課程轉向線上課程,不僅僅是教學工具的變化,隨之改變的還有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這就需要漢語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僅需要夯實基本專業素養,還要關注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可以說,“翻轉課堂”在線上中文口語課的運用,涉及到教師、學生、教學環境、教學方法等各種因素的改變。對于漢語教師來說,這既是一次新的挑戰,也是一次新的嘗試。教師應開動腦筋,銳意創新,精心設計每一堂課,認真準備每一堂課。這不僅是對漢語教師創新能力、信息技術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漢語教師綜合素養的全面考驗。
綜上所述,本文對“直播+錄播”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無論是從線上課程的便捷性、靈活性來說,還是從漢語教學的趣味性、實踐性來說,將“翻轉課堂”運用于線上中文口語教學中,都是切實可行的。不僅如此,“翻轉課堂”亦適合于漢語口語的“精講多練”方式,能夠為學生進行口語操練創造有利的條件;對于漢語教師來說,這種教學模式也比較容易接受。那么,在線上中文口語教學中,如何將“直播+錄播”和“翻轉課堂”有機融合呢?筆者認為,課前的錄播并不是簡單的課堂講解,課程中的直播也不是老師放手不管,讓學生自己去做練習。我們需要在課前做好預案,學生在觀看錄播課程時會有什么疑問,提前規避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課堂上需要設計好教學內容,以生動形象的口語練習來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課后則需要布置作業,及時獲取反饋,以此來檢驗老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傊?,線上中文口語“翻轉課堂”的應用,雖切實可行,卻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并付諸實踐。
[1]穆肅,王雅楠.轉“?!睘椤皺C”:應急上線教學如何走向系統在線教學[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0,(3).
[2]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7.
[3]崔希亮.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的漢語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2020,(3).
[4]王輝.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國際中文教育:問題與對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21,(4).
[5]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
[6]把玉琴.國內基于翻轉課堂的項目式教學研究綜述[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6).
[7]范文翔,馬燕,李凱,邱炳發.移動學習環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實踐探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3).
[8]楊斌,王以寧,任建四,張海.美國大學IPSP課程混合式翻轉課堂分析與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