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梳理傳統服裝專業畢業設計課程的教學問題,強調畢業設計課程教師指導工作的規范性、有序性,促進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從實際出發,結合市場調研,增強畢業設計的創新性。在畢業設計實踐中真正提升學生設計、制版、工藝等技能水平,使其符合未來服裝企業的崗位要求,滿足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服裝設計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學生能力提升;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服裝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學生能力提升研究與實踐”(JYJX2020078);2021年湛江科技學院品牌提升計劃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PPJH2021007);2021年湛江科技學院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項目“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中山偉立紡織品有限公司服裝專業實踐基地”(ZLGC202006)研究成果。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是服裝設計本科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課程,主要包括畢業服裝設計素材的搜集、整理、主題設立、草圖繪制、效果圖繪制、修稿定稿、面料輔料的選擇、畢業設計作品制版、胚布制作、修版型、定版型、裁剪、工藝制作設計、試衣、修正、服飾品搭配、妝面設計、模特選擇、攝影、畢業展示設計等內容。整個畢業設計創作是學生科學合理掌握服裝從設計構思到成品展示的理論基礎上,熟練運用服裝設計方法、色彩搭配、材料選擇、服裝制版和立體裁剪方法、工藝制作設計、服飾品搭配設計方法等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融會貫通,培養學生對所學服裝專業知識技能的理解力與實踐運用能力,也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全面訓練。對服裝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應遵循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分析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實踐教學特性,順應學科人才培養需求和當前服裝產業的就業需求,優化教學環節,調整和改進實踐教學、優化教學的內容,注重學生專業能力提升的培養,通過畢業設計教學實踐,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訓練學生設計思想、設計技能、制作技能和實驗研究技能[1]。整個教學改革都為著實現“重應用、重開發、重技能、重素質”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
一、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教學問題分析
(一)畢業設計選題環節存在誤區
畢業設計選題是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環節。從湛江科技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學生2016年至2019年這4年的畢業設計選題來看,教師在指導學生畢設選題時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題目單一陳舊;創新意識不足、不切合生產實際;深廣度不夠、設計主題同質化問題突出;設計選題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的實際能力不匹配等。對于學生來說,正確的選題可以提高他們做畢業設計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反之,不匹配的畢業設計選題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阻礙畢業設計課程的有效進行。
(二)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資源的分配缺乏自主性
從湛江科技學院服裝畢業設計課程近四年的教學工作來看,往往指定某幾位教師來指導學生,或者一個班級由指定的兩三位老師指導。忽視了學生選擇指導老師的自主性和老師選擇學生的自主性,導致學生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學習態度懈怠,只是為了畢業,不利于挖掘學生的設計潛力;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積極性不夠,使畢業設計教學陷入困境,產生不良影響。
(三)課程評價環節不適合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
湛江科技學院的傳統服裝畢業設計評價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占30%、最終作品成績占50%,基本由教師們進行評價,評價方式單一。對畢業設計作品采取同一種評價,而沒有針對不同設計方向作品采用有針對性的評價方式,缺乏對學生個性設計的重視,難以客觀給出評價,因此亟需對服裝畢業設計教學的評價環節進行改革。
二、畢業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一)構建有利于學生能力提升的教學體系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課程的改革突破了傳統的服裝畢業設計教學體系,按照本科素質教育的要求,改革畢業設計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流程管理、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內容、畢設創作流程、畢設評價模式等方面,以培養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靈活分析能力、整合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設計開發能力、實踐制作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等(如圖1),鼓勵學生個性化設計能力。
(二)建立科學的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
結合服裝市場人才需求現狀,建立“專業基礎+專業設計方向”的教學模式,在服裝畢業設計課程中對設計方向細分管理。在學生專業基礎上細分專業設計方向,大方向分為服裝成衣實用類、服裝創意設計類,具體分類分為女裝設計、男裝設計、休閑裝設計、禮服設計、運動裝設計、童裝設計等,總結不同方向設計的特點與優勢,制定不同方向的畢業設計作品所要達到的的標準與要求。如果有兩個方向以上的混合設計,要以突出自己所選方向表達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設計方向,進一步幫助學生畢業后的職業方向選擇,提升學生畢業設計作品的定位性、專業性、整體性。2021屆湛江科技學院的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采用“專業基礎+專業設計方向”的教學模式改革實施,共有學生112人,童裝設計8組、女裝設計35組、休閑裝設計28組、禮服設計7組、男裝7組、運動裝7組、個性創意裝20組,舉辦了校內服裝畢業時裝展,參加廣東大學生時裝周,其中有6組畢業作品參加服裝設計大賽獲得獎項,教學效果良好。
(三)提供有利于學生能力提升的畢業設計選題
提供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畢業設計選題是服裝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的必要前提。什么樣的選題是合適的?選題的標準是以提升學生能力為目標,有新意的、科學的、學生感興趣的選題才是正確而恰當的選題,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與學術價值,選題的深度與難度、廣度與學生設計能力適合。鼓勵學生把畢業設計選題與教師科研課題或者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課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創新研究能力。湛江科技學院2021屆服裝專業畢業設計選題112個,應用型設計選題74個,占整數66%;大創項目設計選題1個,占整數0.8%;藝術設計37個,占整數的33.2%。從選題的性質來看,2021屆服裝設計專業112名同學的選題符合專業訓練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創新性,及實際的理論和應用價值。但是不難發現,畢業設計選題應用型設計類選題占比較大,藝術設計選題相對較少,與科研相結合的選題總數最少,在下一階段的教學改革中需要增加科研結合的畢業設計選題,促進學生畢業設計選題的多元化發展和提升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的訓練[2]。
(四)進行合理的學生畢業設計創作差異化指導的改革
在服裝專業畢業設計實踐教學中,強調差異化的指導可以挖掘學生個性化的設計理念與多樣化的文化態度。整個服裝畢業設計設計方向分為服裝成衣實用類、服裝創意設計類。服裝成衣實用類分男裝、女裝、童裝等,服裝創意設計類分為創意展示型、創意表演型。根據學生選取的設計方向分組管理,突出每個設計方向的創作特色與要求,制定不同的設計作品要求、評價標準、展演方式。指導老師按照學生選定的設計方向差異化的指導,從學生市場調研、設計靈感和理念的策劃、草圖的設計、定稿、面料的選擇、制版、工藝制作、后期的設計調整等整個過程都要有所區別,不同的服裝設計方向按照不同的要求給予學生正確的設計指導,因材施教,挖掘學生的設計和制作潛力。如圖2的畢業作品屬于創意展示型禮服,在老師差異化的指導下,學生明確自己的設計要求,以花為設計靈感,使用仿生設計手法,用緞面純色材料、肌理造型、夸張的細節等方面創意設計,實現了個性化的畢業設計,并在湛江科技學院的服裝專業畢業展演上獲得一等獎,展示了服裝學子的專業實力。
(五)注重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升與創新意識的培養
服裝設計的流行性與創新性是該專業發展的“命脈”,培養符合服裝市場發展的專業人才離不開教師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師自身創新意識培養。在畢業設計課程教學中,指導老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學生畢業設計道路上最好的指引明燈,對學生完成服裝畢業設計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3]。
湛江科技學院服裝專業教師注重在科研與教研中提高創新的教學能力,形成創新的教學體系,積累教學經驗,建立一支創新能力較強的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團隊。在整個服裝畢業設計的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教育和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指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啟發和引導,結合創新的混合式線上+線下課程教學方式(如圖3),在畢設的指導過程中,每周都要結合學生畢業設計中出現的設計與制作問題,組織學生線上、線下進行啟發式討論,深入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及他們畢業設計的進展情況,進行正確的指導,既要發現學生在畢業設計中的閃光點和創新點,也要及時督促和幫助他們順利完成畢設。湛江科技學院2021屆服裝畢業生完成了112個服裝系列設計成品,2020年12月19日成功舉辦了湛江科技學院的服裝專業畢業展,2021年5月19日參加了廣東大學生時裝周湛江科技學院服裝畢業作品展演(如圖4),教學效果良好,贏得了業界的一致好評。
(六)建立規范性、科學性的畢業設計創作管理流程
湛江科技學院服裝專業畢業設計創作流程管理的規范性改革從優化畢業設計作品創作流程上改進。首先,服裝畢業設計前期工作的規范性,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強調畢業分組的正確性,根據畢業設計的方向選擇合適的指導老師,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對位指導與被指導。其次,規范畢業設計課程指導內容。根據不同的設計方向指定畢業設計創作的指導方法、具體流程、畢業設計時間規劃、畢業設計作品的要求、評價方法等。再次,規范中期檢查,根據畢業設計不同方向指定不同的檢查要求,注重檢查的公正性、科學性、客觀性,對學生提供的畢業設計稿子與半成品提出修改意見,增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最后,對畢業設計作品的內容考核,根據每個設計方向的不同要求采取多元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畢業設計過程評價和考核內容的合理性與創新性。
(七)制定具有湛江科技學院特色的服裝畢業設計課程考核細則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課程為考查課,期末考試采用考核服裝畢業設計作品的形式。課程考核成績評定及比例:總成績由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構成,平時成績占30%(課程思政5%+課堂出勤與實踐25%)、實驗成績占20%、期末成績由最終畢業服裝設計成品成績占50%(如表1)。注重課程過程性考核形式,由學生出勤、平時作業、課堂表現、教學實踐活動組成,學生出勤明確課程考勤次數不少于12次,平時作業要求布置適量,精心設計,及時批改、及時反饋,嚴把畢業設計作業質量關,確保平時作業成績的準確性。平時作業次數不少于5次。組織學生對畢業創作課程的重點、難點部分通過課堂討論或進行課堂實踐等形式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評定成績。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課內外畢業創作設計與制作實踐,加深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理解和運用,根據學生在實踐中的綜合表現、知識掌握情況、知識運用程度及動手能力等方面進行成績綜合評定。
三、結語
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學生能力提升實踐是一個長期過程,應不斷進行學習和探索。通過教學改革中的一系列措施,將服裝專業畢業設計選題提升到具有一定的學術或應用價值,構建有利于學生能力提升的教學體系,拓展畢業設計內容,建立科學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畢業設計創作導向差異化改革,強化畢設指導教師的創新意識培養,建立規范性、科學性的畢業設計創作管理流程,構建有利于服裝專業學生能力提升的成績評定標準,讓學生能夠從畢業設計創作實踐中,真正提升設計、制版、工藝等技能水平[4],勝任未來服裝企業的各個崗位,滿足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對服裝類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丁蘭潔.服裝畢業設計指導實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9.
[2]張劍峰,主編.服裝專業畢業設計指導[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1.
[3]王諍.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探索——以中原工學院為例[J].才智,2020(8):134-135.
[4]宋翠梅.基于產學研用的服裝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1):38-39.
作者簡介:石云,碩士,湛江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會員,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會員。研究方向:設計學。
編輯: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