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花
摘要:美術欣賞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受美的熏陶,從而不斷提高審美觀和藝術文化素養。在傳統美術作品欣賞教學中融入古典詩詞,加深學生理解傳統美術作品精神內涵;在美術欣賞課堂教學中巧用音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趣味;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效果;引導學生積極觀看與教學實踐結合較強的美術展覽,使美術教學別出心裁。
關鍵詞: 欣賞能力 ?文化素養 ?審美觀 ?審美情趣
美術教學廣泛存在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教師把精力和時間都用于講解繪畫的基本技能,而對于美術欣賞課教學則非常淺顯,或者讓學生自學,然后再讓學生討論、溝通、評價,雖然課堂交流熱火朝天,學生言無不盡,但大部分學生幾乎是只看圖不會說話,沒有從藝術的不同角度來對作品評價,未能真正達到美術作品教學欣賞性的高度與藝術教育深度。這樣的美術作品欣賞教學,教師無論如何長篇大論,學生無論怎樣踴躍發言,對收獲的都不過是非常表面的、空泛的感性認知,并且是沒有經過仔細欣賞和理解作品的寓意,及欣賞作品帶來的愉悅之情。這樣的欣賞教學,在教學中不能達到培養學生欣賞作品的審美判斷能力,更無法提升美術專業綜合素養。
美術欣賞課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受美的熏陶,從而不斷提高審美觀和藝術文化素養。我在美術教學工作中,從教學方法探尋、歸納,重點三個環節欣賞美術作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藝術氛圍,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審美意識,感受藝術的魅力。
一、在傳統美術作品欣賞教學中融入古典詩詞,加深學生理解傳統美術作品精神內涵。我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我國古代文化還有一個美麗雅稱——“詩的國度”。對我國重大傳統古代水墨畫和現代山水畫而言,美術作品產生重大影響的是著名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被人們昵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與畫的完美結合是王維古代中國山水畫最顯著的一種藝術風格,作者在古代繪畫藝術作品中所要展現和表達帶給人們的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美輪美奐的藝術境界,領悟古代中國山水畫中情景交融的美妙藝術意境,學生在學習創作中遇到的一個藝術問題。山水畫隨著時代的不同而其意境也不同,因此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深入欣賞中國山水畫時,以品味和體會古詩的意境為切入點,這樣才能正確認識和理解山水畫的深邃文化內涵。中國古詩詞與古代中國山水畫之間有著密切聯系。一首好詩其實本身就是一幅山水佳畫,在美術欣賞教學課中有效地運用這些詩詞,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效地理解這些詩詞的含義,還可以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藝術欣賞品味。
二、在美術欣賞課堂教學中巧用音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趣味。因此,美術欣賞課上適時地播放 “陽春白雪”、“鳳簫鸞管”、“玉潤珠圓”、“高山流水”的音樂,可以起到“錦上添花”作用,使學生在濃厚藝術環境中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如在中國古代畫作品欣賞過程中,《雪景寒林圖》、《溪山行旅圖》、《早春圖》等作品,配上古典音樂并播放有關的風景圖畫,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在欣賞中,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思考自然風景與美術作品的區別與聯系,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欣賞能力。
三、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運用“實際生活作品”的多媒體技術輔助美術欣賞課教學,可以直觀生動地展示美術作品,同時還可以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效果。這使學生可以在廣闊的美術資源的海洋中,自如地欣賞自己喜愛的藝術作品,還可以查閱藝術作品的有關材料,強化對作品的認知和理解。作為一個信息化時代的美術教師,要想熟練地將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依據教材內容的要求設置美術作品資源庫,并簡要概括每幅美術作品,再鏈接相關美術資源網站,要求學生每次欣賞完作品之后,寫下自己的欣賞感悟,極大地拓寬了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知識空間,豐富了學生繪畫欣賞的藝術能力。
四、引導學生積極觀看與教學實踐結合較強的美術展覽,有效使美術教學別出心裁。這樣不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又可以提高學生美術欣賞能力和創作能力,同樣能創造一種濃厚的藝術氛圍,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帶來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又例如:對學生開展階段性美術作品展覽。這樣的美術展覽可不間斷地舉行,因為美術階段性教學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也可以稱之為強化訓練。只要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美術課程,便可以舉辦作品展覽,這樣可以鼓勵優秀的學生,也可激發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把優秀的作品編成繪畫集,不僅提高了展覽的層次,又拓展了美術欣賞教學的影響力。
教師繪畫作品展。這種展覽適合在新學年之初安排,正值新生入校之時,精神振奮、情緒激昂,新學年將會給學生帶來好的開端,展望未來美好的學習畫面。教師的繪畫作品展示能夠帶給學生美的視覺享受和美的精神追求。除此之外,繪畫技法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藝術興趣,學生在今后學習美術扎下良好的基礎。
把美術欣賞課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是欣賞教學非常好的方法。可以鼓勵學生充分關注社會發展、關注人民生活,還能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多元化地融入社會參與學習,提升了學生動手創造能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便于從不同角度欣賞美術作品,探索生活中的美。
總之,教師在開設美術教學欣賞課中,要認真學習備課,深入學習鉆研,讓廣大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美術教學生活環境中不斷去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不但可以充分培養廣大學生美術審美的探究能力,增強自信心,養成健康人格,又同時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培青 王志全.如何運用網絡與學生互動,2014年8月
[2]美術鑒賞選修[J]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3]王承昊.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解決,2009年5月
[4]郝振華.美術[J]2011導讀與教學實施,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