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洋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090-02
摘? 要?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面臨教師對體育教學信息化認識不足、缺乏科學的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體育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設施欠缺、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以及缺乏體育信息化教學的考核體系等問題。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實施要提高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意識,加強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建設體育信息化教學設施和平臺,加強體育信息化教學的師資建設,完善體育信息化教學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 高校體育教學? 信息化建設? 融合發展研究
一、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現實意義
(一)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主要是依賴課堂上的常規教學活動,但是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學習效率卻未必高。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相對統一的標準化教學模式,未必是學生所感興趣的,所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強。而借助體育教學的信息化教學與管理,教師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微縮,提前制作微課等教學資源,減少課堂準備時間,并通過良好的微課導入、多媒體展示等措施,將學生學習注意力有效集中起來,讓相對枯燥、乏味的體育技能訓練通過視頻進行緩放、回放,或者參考網絡資料開展一些自學活動,這時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就可以更有針對性,也可以實現課堂內教學與學生課外自主學習之間的有效銜接,從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和育人的效率。
(二)促進體育教育資源共享
對于高校的體育教育而言,目前主要有大班授課、小班授課、在線教育等幾種形式。傳統體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依托大班授課和小班授課兩種模式。在線教育則需要依托信息化教學載體,借助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優勢和資源分享功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已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高校可以結合體育教育的現實需要,搭建跨時間、跨空間的體育教學平臺,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搜集體育教育資源,還可以促進優秀體育教育資源在教師、學生之間的共享,提高體育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利用效率。
(三)加快數字化校園教育平臺建設步伐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基于大學生多元化的體育學習需求,有限的課堂授課時間已經不能全面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所以很多高校都已經開始嘗試數字化教育平臺的建設。借助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的契機,高校可以在校園教育平臺開辟專門的體育教育模塊,實現體育教學的資源共享、時空自由、系統開放、便于協作,為師生在線溝通和體育教學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為高校的體育教學打造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讓教師可以結合自身教學需求實施個性化教學,助力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與發展進程。
二、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教師對體育教學信息化認識不足
當前,信息化技術在高校體育中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得到全面深入的推廣,因此很多教師對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認識較為模糊,大多停留在信息化技術的表面或形式上。一方面,很多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就是在教學時使用視頻、播放課件等,認為信息化技術僅僅能夠對體育教學起到微小的輔助功能,用或不用對體育教學都沒有實質的影響,對體育信息化教學的認識過于狹隘。另一方面,很多教師認為體育是一門與運動有關的室外課程,與信息化技術關聯不大,在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技術并不能對教學效果產生實質性影響,因此認為沒有必要開展體育信息化教學,阻礙了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進行。
(二)缺乏科學的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基礎,有了科學豐富的教學資源才能夠更好地開展體育信息化教學。對體育信息化教學來說,教學資源主要是根據體育教學內容而設計制作的各種電子資源、信息化課程、教學軟件、數字圖書館等,其中數字圖書館是很多高校建設完善的重點,是學生體育學習中使用最多的資源之一[1]。但是,從目前高校對教學資源的建設情況來看,對數字圖書館的投入嚴重滯后和不足,對教學軟件和信息化教學課程的開發也不夠重視,由此導致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匱乏,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進程。
(三)體育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設施欠缺
當前,信息化教學是高校教育的發展趨勢,高校也非常重視信息化設施的建設。然而,大多數高校在體育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有所欠缺,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支撐。體育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場館和設備兩部分。首先,場館方面,多媒體教學場館、信息化運動場、網絡實驗室等場所建設投入不足,建設速度滯后。這樣一來,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就缺乏合適的使用平臺,造成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浪費。其次,設備方面,即體育信息化場館中使用的各項硬件和軟件設備,如計算機、網絡、多媒體、體育教學軟件等,但當前高校配比的這些設備中用于體育教學的較少,體育信息化教學設備匱乏[2]。
(四)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過程中,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信息化素養有待提升,不利于體育教學的信息化建設和管理。一方面,體育教師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意識不強。長期以來,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及授課是體育教師的主要工作,傳統體育教學中幾乎不會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等信息化手段。因此,教師普遍缺乏信息技術學習的意識,很少主動去學習和了解信息化教學手段。另一方面,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設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等,對信息化水平要求較高,但體育教師大多只會簡單的上網,計算機水平普遍較低,無法滿足體育信息化教學的需求。
三、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實施策略
(一)提高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意識
隨著“互聯網+”理念在各行各業中的不斷宣傳和推廣,“互聯網+教育”的發展趨勢已經得到了大多數教育者的認可和肯定。高校體育教學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大多數體育教師主要還是習慣于和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的開展比例比較低,這與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的相對薄弱有很大的關系。對此,高校在平時要重視面向體育教師的信息化宣傳教育,要讓體育教師可以真正認識到“互聯網+教育”的內涵與教育優勢,提高個人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于體育教學實踐的主觀意愿,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教學意識,這樣才能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體育教育工作進行深度融合,進而開創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的良好局面。
(二)加強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
豐富科學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是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順利開展的保障。當前高校對體育信息化教學不夠重視,沒有采取積極措施來收集和儲備教學資源。因此,高校要解決以往教學內容單調枯燥的問題,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教學資源的突破,構建信息化、數字化的體育教學資源系統[3]。首先,高校要在校內部建立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然后通過各種方式不斷豐富資源庫的內容。體育教師可以將自己搜集的資料、設計的課件以及其他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圖片、文字等放入資料庫中。其次,學校還可以將優秀教師的上課過程錄制成視頻,保存到體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庫中,以此滿足不同的教學需求。這樣一來,體育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可以從中選擇自己需要的資源來充實教學內容。最后,高校要重視體育教學軟件的開發,加大資金投入。通過軟件學生可以很好地開展自我學習和鍛煉,改善體育信息化教學的效果。
(三)建設體育信息化教學設施和平臺
信息化教學設施和平臺是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基礎,通過配備先進的信息化體育設施和平臺為學生提供新的體育學習途徑,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首先,高校要重視建設信息化體育場館或運動場地,如信息化體育館、多媒體運動場館等。在這些場館中學習或鍛煉時教師可以很好地運用多媒體或信息化技術來開展教學。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的教學動作通常很快,學生有時不能完全看清動作要點,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場館內的多媒體設備播放籃球運動的標準動作視頻,通過慢放、定格、重復播放等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改善教學效果。其次,搭建高校體育教學信息化平臺。一方面,是體育資源共享平臺,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從平臺中查詢下載體育學習資源;另一方面,是體育學習網絡交流平臺,師生間或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網絡交流體育學習和鍛煉問題。
(四)加強體育信息化教學的師資建設
在高校教育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專業水平是影響教學質量的核心要素。對于高校體育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來說,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的建立和信息化素養的提升尤為重要,高校要加強重視并采取必要措施[4]。首先,高校要引導教師對體育教學信息化建立正確認知,使其認識到教育信息化是當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體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學科,體育教學信息化也勢在必行。其次,高校要加強對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重視,從思想、資金、管理等各個方面向體育教學信息化傾斜,由此提升教師的重視程度,使其主動開展體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最后,高校要重視體育教師信息化素養的提升,對教師定期開展信息化知識與技術培訓,讓教師了解最新的體育信息化教學技術和設備,掌握信息化教學的方法,例如設計課程、制作視頻、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等。不斷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使其能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來改進和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詞俠.基于智慧校園的高校體育信息平臺的構建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4):53-54.
[2]楊晶晶.高校體育課程信息化建設SWOT分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J].現代交際,2018(13):179-180.
[3]黃明,顧丹東.信息化時代開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路和途徑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10):118-119.
[4]孫小龍,查建芳.網絡體育信息傳播的構成形態、輿論極化與引導機制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7(0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