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卓
摘要:公路運輸作為物流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各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結合信息化促進行業發展的方向已十分明確,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公路運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加快發展速度。文章主要對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結合信息化管理的發展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路運輸經濟;信息化管理;對策研究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因此,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要樹立信息化管理思維,把信息化技術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顯著提升公路運輸的整體效率,利用信息化技術獲取相關運營數據也為科學的管理決策提供重要參考,有利于高效利用相關資源。但是目光不能只聚焦在信息化技術支持給予人們的好處,還要意識到當前公路運輸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及應用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如配套設施還需要完善、高技術人才不足等基礎性問題。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日后的發展才能穩步開展,真正發揮出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一、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一)降低運輸風險
公路運輸因為運輸路程長及運輸載體受限,往往運輸時間跨度比較大,因此在運輸路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延誤運輸時間,給運輸企業蒙受損失。而合理使用信息化管理技術,可以盡可能為企業避開風險。如利用信息化技術智能規劃路線,提前為司機采集運輸道路上天氣或者路況信息,并告知司機,做到有效規避此類不利因素對運輸效率造成的影響。因此,在公路運輸中采取信息化管理,既可以提高運輸效率,還可以更好地規避風險,對于減少運輸道路上產生的企業財產損失十分有效。
(二)整合企業資源
當運輸企業進一步發展時,就要對自己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并了解行業最新的相關消息及競爭對手的發展情況。而信息化技術恰好可以幫助企業更快更高效地獲取與整合這些資源,做到在行業競爭中快人一步。為了企業能夠發展得更好,企業需要合理使用信息化工具,幫助企業在競爭中獲勝,從而攫取更多利益。
(三)提升服務質量
隨著同類型企業不斷增多,其競爭范圍已經從企業提供產品的質量拓寬到了售前售后的各個方面,因此,企業一定要對售后服務環節加強重視。售后服務作為企業與客戶交易的最終環節,體現著企業的責任感,優質的售后服務更是直接凸顯公司的整體實力,贏得顧客對企業的信任,拉近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提高客戶對企業服務的滿意度,好的服務態度與服務質量有利于企業樹立值得信賴的形象。公路運輸企業的競爭對手并不僅限于同行業之間,還會面臨著與其他運輸方式企業的競爭,每種運輸方式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公路運輸企業也常常會與其競爭,以獲取更多優質客戶資源。公路運輸企業在競爭中要突出自身安全性、性價比高等特點,以此獲得競爭優勢。因為不同客戶的問題有時是重復的,信息化管理也可以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滿足客戶的獨特需求。在運輸過程中,公路運輸結合信息化管理也利于貨物的發出地與目的地、發貨人與收貨人之間點對點聯系,同時還能及時向企業反饋顧客意見。
(四)強化“互聯網+運輸”意識
信息化時代,要在運輸業發展中搶占先機,就必須重視運輸業信息化創新,也是國家大力推行的“互聯網+創新”,站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企業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進一步發展運輸經濟,需要主動的將“互聯網+”思想融入企業的戰略計劃中,這樣才能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信息化管理結合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管理普及度不高
從當前公路運輸產業發展情況來看,有一些企業沒有意識到信息化管理的優勢,不注重在公路運輸流程中結合信息化管理,未結合本企業在公路運輸中的實際情況構建適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以及為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運行提供資源與資金支撐。在這種環境下,信息化的公路運輸管理體系只有一個簡陋的雛形。此外,有些地區沒有全面普及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以及建立相應的配套設施,還依賴著傳統模式,對于提高管理效率并無幫助。
(二)高水平技術人員儲備不足
合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將工作人員從繁雜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更有效的工作中,公路運輸的經濟效益自然也得到提高。然而,缺少高水平的技術人員依舊是信息化發展面臨的難題,信息化工具縱然高效,在沒有足夠優質的技術人員與設備的情況下,效果難以得到發揮,而尋找技術人員、建立配套設施及管理網絡的構架又需要不菲的資金支撐,相關企業往往負擔不起的。受到經濟環境與企業對信息化不重視的影響,信息化管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前瞻性不足、缺乏科學性的問題。
三、促進信息化發展的舉措
(一)優化信息管理體系
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信息化管理起步偏晚,在某些方面經驗不足,管理模式還有待優化。因此,要真正發揮信息化管理的效應,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公路運輸過程中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支撐點,為公路運輸經濟打下穩定基礎,管理系統建成后,也要反復對其進行測試,發現其中的漏洞,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為了避免人才缺失,企業要密切關注高技術人才,同時做好企業內部人才的培養工作,切實做好企業的人才儲備,充分發揮專業人才的作用,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定期多角度的檢查,及時發現系統中的問題并修復,幫助企業完善信息化管理方案,促進公路運輸行業的發展。
(二)構建客戶服務系統
借助信息化技術,公路運輸企業可以建立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客戶服務系統或者在相應的信息管理平臺上建立專門的客戶接口,通過信息化技術了解客戶需求,制定個性化的策略,更快更及時地對客戶的問題、要求進行反饋。在企業自身質量過硬的前提下,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是留住客戶的重要手段。企業不能放松對服務系統的建設,應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推動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
(三)加強網絡化建設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中十分有效的手段就是“互聯網+運輸”體系的建設,公路運輸在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較為出色,對于電商行業的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中已經展現出了相當的優勢,體現出了非凡的價值。為了凸顯公路運輸信息化建設的效果,可以建立依托于互聯網的公路運輸系統,實現更便捷、高效的運輸服務。優化運輸體系,做到對運輸物品的準確位置定位,從確定開始運輸、運輸路線的調配及收貨人對物品的簽收,做到處處信息化、處處可查詢,借助互聯網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從互聯網模式出發,實現網絡共享系統,建立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
(四)完善管理評價制度
管理評價制度建立完善與否取決于管理、評價這兩個要素。一方面是管理,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也對公路運輸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專業水平、職業素養、學習能力等,因此,高效的管理對于減少因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能力高低不等產生的問題,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效果。為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借助信息化技術工具實施代管理,做到運輸物品在運輸路途中的全過程透明化的管理制度,這個制度的優勢在于,透明化不僅可以顯著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效率,還有利于管理人員更加敏銳地發現公路運輸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透明化的運輸流程可以減少各環節中因為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障礙,以此減少運輸過程中的風險。
另一方面是評價,評價可以分為兩個維度,即來自客戶對運輸相關工作人員的評價與管理人員對運輸相關工作人員的評價。主要由客戶最終收到運輸物品時物品外包裝的破損程度、物品本身的狀態、運輸時效等諸多因素來決定,這就提高了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工作人員在運輸過程中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效率才能保證與客戶的愉快合作。將各種評價與員工的相關利益結合,以此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保證公路運輸的高效運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運輸作為我國運輸行業的主體支撐,為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發展及運輸能力的提高助力。在信息化時代來臨時,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就是結合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完善公路信息網絡管理,完善運輸服務體系,完善的管理和評估機制是促進我國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因此,要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真正發揮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作用,就要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結合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深化信息化基礎配置要素的建設,開發信息化管理功能,優化管理評價制度。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高效快速地將信息化管理融入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
參考文獻:
[1]李偉軍.公路運輸經濟中的信息化管理研究[J].科技風,2019(21):256.
[2]李俠.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中的作用[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12):78-79.
[3]房艷.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信息化管理研究[J].營銷界,2021(08):145-146.
[4]鐘健.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信息化管理探究[J].經濟管理文摘,2021(04):62-63.
[5]白大明.淺談公路運輸經濟中的信息化管理[J].中國市場,2019(06):68-69.
(作者單位:青州市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