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紫婧 李詩菊 周昊哲 徐蓓蓓









摘要:文章將以江蘇省作為研究主體,運用ANP-SWOT綜合分析模型,對江蘇省服務產業集群互惠合作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了ST戰略為最優選擇,進而提出促進江蘇省服務產業集群互惠型合作的建議。
關鍵詞:互惠合作;服務產業集群;SWOT分析法;網絡層次分析法(ANP);策略研究
一、引言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沖擊,我國服務產業需求減少,供應震蕩,市場績效直線下滑。據悉,我國住宿和餐飲業等傳統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52.2%,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量不容小覷。
針對于此,我國在《關于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增值稅政策的公告》中明確表明針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1%的預繳與應繳增值稅項目。結轉年限延長以及階段性減稅降費的稅收政策為服務型產業雪中送炭。
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結構性與普惠性減稅政策的頒布雖能使大多數企業的稅收負擔減輕,但是地方性財政收入緊張和減稅降費又存在著實質性矛盾,使地方企業實際享受的優惠力度大打折扣。所以,服務產業集群創新轉型成為了當務之急。
本文將運用態勢分析法對江蘇省服務產業協同創新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利用網絡層次分析法將影響因素分解,了解其內外部的關系,確定備選方案,為江蘇省服務產業績效增收提供一種新的互惠性合作模式。
二、文獻綜述
第一,產業集群。邁克爾·波特最早提出了全球經濟背景下的產業集群理論,即現代產業集群實質上是一種生產要素的優化集聚形式。Williamson則認為產業集群是一種中間性生產組織形式,它比市場穩定又比層級組織靈活。
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一直受到國內學術界的關注。張太友等(2009)對我國產業集群創新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提出了企業創新能力需要高技能、高素質的勞動者。田增瑞等(2019)運用反事實分析法研究并驗證了創新型產業集群促進區域創新的機理,認為國家應引導創新型產業集群實現合理集聚。
總之,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共同的觀點是產業集群是與行業、地域緊密相關的,能夠產生集群效應的。現有研究表明服務業產業集群很少,但是鑒于服務業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服務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大勢所趨。
第二,互惠合作模式。耶魯大學管理學教授拜瑞和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學教授亞當在《合作競爭》中提出了企業合作競爭的新理念。他們認為,企業經營活動是一種可以實現雙贏的非零和博弈。
國內學者對此也有一定的研究,石高宏等(2004)對企業內合作行為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企業內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間持續的、面對面的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每一方都形成關于另一方行為的互惠主義傾向的信念。薛偉賢等(2010)對高技術企業之間的互惠合作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技術企業選擇技術合作伙伴的影響因素。
綜上可知,雖然國內外專家學者都對互惠模式進行了一定的探索與研究,但是并不能夠適用于我國服務產業集群的協同創新,難以滿足我國服務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發展的需要。
因此,本文汲取國內外研究精華,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互惠性合作模式,即:企業與政府、高校、供應商、消費者、同行業從業者等關系的改變,將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通過企業績效水平的評估盡可能定量化、可視化。
第三,企業績效水平評價標準。1992年羅伯特·S·卡普蘭與大衛·P·諾頓在《哈佛商業評價》上發表了Kaplan平衡記分卡,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業績評價體系。1999年Clark提供了一種使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來衡量公司績效的綜合評價法。2005年Haber在此基礎上提出主觀的非財務指標包括感知的市場份額、顧客滿意度等。沈超紅等(2011)從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企業生存與企業成長等總結了績效。魏亞運等(2021)針對創新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和管理的實際需求,指出了創新資源共享平臺對于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有一定的正面推動作用,可以帶動企業創新績效提升。
近年來,綜合國內外對于企業績效水平的研究,不同學者評價的角度和指標權重皆有不同,評價指標過少的研究不具備準確性和完整性。因此,本項目將參考Kaplan平衡記分卡的架構,將企業績效分為兩部分考察:財務績效和市場績效,并著重研究常被忽略的后者,在本課題中利用非財務指標通過對各利益主體的調查開展對企業兩方面的績效水平評價。
三、研究方法介紹
SWOT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地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是一種運用在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環節的定性工具,由舊金山大學韋里克教授提出。
網絡層次分析法(ANP)是由美國匹茲堡大學T.L.Saaty教授提出的一種實用型決策方法,是由AHP發展而來,分為控制層和網絡層,其中控制層與網絡層相互獨立,網絡層中的內部因素具有依賴與反饋關系,并基于上述假設來提出解決方案。
本文將構建ANP-SWOT模型,在江蘇省服務產業協同創新的過程中,SWOT四個因素相互之間存在著依賴和反饋的關系,該模型研究方法的主要構建步驟如下:
第一,分析疫情背景下江蘇服務產業集群互惠性合作對績效關系,建立SWOT模型,并提出四個備選方案。
第二,利用SWOT模型對江蘇省服務產業的協同與創新過程進行四大影響因素識別與分析,建立ANP-SWOT網絡層次結構圖。運用“1~9標度法”見表1,由專家對不同層次影響因素的相對重要度進行評判,根據專家的判斷偏好得到判斷矩陣,并進行一次性檢驗,其公式為:
式(1)中,λmax為最大特征值;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CI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式(2)中,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的指標可以通過查表所得,如表2所示;CR為一致性比率。當一致性比率≤0.10,說明判斷矩陣的一致性良好,通過檢驗,否則需調整矩陣。
第三,將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匯總,得到各評判因素的權重值,權重值大者為佳。并得出各子影響因素權重。
第四,以提高江蘇服務業集群為目標層;第二層為網絡層,將影響因素按類別分類,并通過專家來采用“1~9”標度法確定影響因素之間的依賴關系,確定關系網。
第五,將所得數據整理,其中得到的權重最大者為最有影響的影響因子。
四、疫情背景下江蘇服務產業集群互惠性合作對績效關系分析ANP-SWOT模型建立
(一)SWOT分析
1. 優勢分析
(1)S1江蘇省減免稅收政策。在疫情背景下國家稅務總局在《關于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增值稅政策的公告》指出針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1%的預繳與應繳增值稅項目。結轉年限延長以及階段性減稅降費的稅收政策為服務型產業雪中送炭。
(2)S2融資效率高。江蘇省有大量投資者在江蘇省進行投資活動,企業進行融資比較便利,而且江蘇省蘇南地區處于上海輻射帶,容易利用上海金融業強大的特點來為企業進行融資。企業進行互惠性合作更能大大簡化融資流程和手續辦理程序。
(3)S3科技發達。《2020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江蘇省全社會研發中科技進步貢獻率64%。由此可見,江蘇省在科技與創新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而江蘇又是教育大省,境內高校眾多,擁有全國最多的211和985高校群,為江蘇省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科創型人才。為服務型企業的互惠性合作提供了人才資源與科學技術等資源。
(4)S4交通建設全面。江蘇港口眾多,同時道路交通網絡建設完備,服務型企業開展協同合作資源能更為快捷地運輸,使得合作效率提高。
2. 劣勢分析
(1)W1人均勞動力成本高。江蘇雖然經濟發達,但是生活成本較高,因此人均勞動力成本與其他地區相比更加高昂,而服務型企業集群需要勞動力來保證客戶對接,因此人力資源開銷費用成本較高。
(2)W2所需資本投入量大。與制造型企業不同的是服務型企業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人力資本在企業資本中占比較高,是服務型企業的“第一資源”。而隨著服務型企業不斷地轉型升級,在這過程中,對服務型人才的需求也隨著增長,企業需要更多的服務型人才為企業經營模式的轉化做出貢獻。由此,人力資本也不斷地增加,從而導致服務型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所需的資本投入量大。
3. 機遇分析
(1)O1區域位置優越。江蘇省河道密集、地勢平坦,因而也造就了交通發達的區位優勢,同時擁有著長江黃金航線與京杭大運河,周邊還有國家特大城市上海作為鄰居。企業眾多,也是全國輕工行業的重點發展區域,獨占發展鰲頭。并且,還擁有著全國文明的休閑養生區域與高鐵交通樞紐中心。從整體而言,江蘇省的區域位置具有一定的優勢,如此的區域位置也為江蘇省的服務型企業提供了接觸國內外廣闊市場極大的可能性。
(2)O2市場傾向服務消費。江蘇屬于中國東部發達地區,全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在不斷向縱深推進。國民經濟在平穩較快運行的同時,第三產業比重正在逐步地提高。市場消費結構正逐漸從物質性消費轉向精神層面的消費,人們對于服務進一步發展充滿了期待,這給服務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潛力。
(3)O3客戶滿意度高。服務型企業業務主打客戶體驗,開展互惠性合作,能給客戶帶來更為便利的一體化和多元化服務,客戶滿意度較高。
4. 威脅分析
(1)T1人口流動性強疫情復發率高。盡管為時一年多的疫情基本上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是疫情仍未徹底結束,江蘇作為經濟大省,人流量大,人口往來較為頻繁,若防疫措施不當或者人們防疫意識下降,具有較大的可能性會導致某一地區疫情復發,從而對江蘇省經濟造成一定影響,阻礙了服務型企業協同創新的步伐。
(2)T2政府監察干預力度加大。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企業資本的擴大,服務型產業集群以及其中開展的合作產生的巨大影響力會讓政府格外重視市場秩序,政府會加大監察干預力度。
(二)SWOT模型建立(如表3所示)
五、基于ANP-SWOT模型的疫情背景下江蘇省服務產業集群互惠性合作對績效關系分析
運用AHP模型將疫情背景下江蘇省服務產業集群互惠性合作對績效關系為目標層,優勢、劣勢、機會、威脅作為準則層,11個影響因素作為子準則層,由SWOT分析矩陣得出的4個備選方案作為方案層,構建江蘇省服務產業集群互惠合作的ANP-SWOT網絡層次結構圖(見圖1)。
SWOT內部環境影響因素集的重要程度評判。以提高江蘇省服務產業集群績效為總目標,邀請專家對準則層的4個因素進行兩兩比較,采用AHP法分析并計算其影響因素的權重值ω1,并檢驗其一致性,見表4。CR=0.01716<0.1,一致性檢驗通過。
11個子影響因素的重要性評判。根據AHP方法,假設11個子影響因素之間不存在相互依賴和反饋的關系,邀請專家采用“1~9”標度法對其兩兩打分,并計算出各子影響因素在影響因素集內的局部權重值ω2,和在總體上的整體權重值ω3,ω3=ω1*ω2。見表5。
對11個子影響因素相互之間依賴關系和反饋進行判斷。得到圖2。
采用“1~9”標度法確定影響因素之間的依賴關系,采用super decision軟件計算,并得到未賦權的超級矩陣ω4,見表6。
根據已有數據,計算總目標下11個子影響因素的權重值ω5:
ω5=ω4*ω3=(0.0750,0.0945,0.0398,0.0771,0.0323,0.0646,0.3749,0.3897,0.0577,0.3737,0.2387)T
由最終權重值可得知,疫情背景下江蘇省服務產業集群開展互惠性合作的情況下,O2市場傾向服務消費(0.3897)對績效影響最大,O1區域位置優越(0.3749)也是江蘇省服務產業集群最有利的因素之一。不利因素主要是:T1人口流動性強疫情復發率高 (0.3737),T2政府監察干預力度加大(0.2387)。分別以各個子影響因素作為準則,對4個備選優選方案進行評價,并通過一致性檢驗,得到權重值ω6:
并計算出四個方案的最終權重值ω7:
ω7=ω6*ω5= (SO WO ST WT)T=(0.452,0.398,0.566,0.402)T
由最終權重值可得,ST方案為最優選擇方案(0.5662),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互惠性合作來提高江蘇服務產業集群績效。
六、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將態勢分析法與網絡層次分析法結合組建成ANP-SWOT模型,并通過三級指標來層層深入分析,有效地找出了互惠性合作對江蘇服務產業集群影響最大的因素——O2市場傾向服務消費。
通過分析表明,在疫情背景下,江蘇服務產業集群互惠性合作對績效影響最大的為O2市場傾向服務消費。人們對于服務進一步發展充滿了期待,給服務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潛力,這就說明在疫情背景下,企業應該優先考慮市場對服務類型的消費傾向,并將該種傾向轉化為現實需求,以此來提高企業績效。企業最佳選擇方案為ST方案。
(二)建議
企業方面:本項目主要是針對于企業,所以企業可以借鑒本研究結果,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跟進,優化企業管理制度,充分利用階段性減稅降費的政策優惠,采用本項目提出的新型互惠性合作模式,推進加快企業升級轉型進程,轉危為機,達到績效水平回升乃至提高的目的。因為疫情的影響,傳統服務業受到的沖擊遠大于新興服務業受到的沖擊,所以企業也可以提高服務產業的創新能力,開展線上服務,促進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
政府方面:政府應該加快轉變,支持服務企業之間積極展開合作,政府本身由管控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促進企業將市場潛在意愿轉化為實際需求。同時疫情背景下,T1人口流動性強疫情復發率高,T2政府監察干預力度加大是最為不利的兩個因素,因此政府要加強公共衛生管控,防止疫情復發,與此同時減少對企業的干預,讓市場充分發揮“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從而實現我國服務產業發展機制轉型升級不斷優化,強化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太友.基于產業集群的我國區域創新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09(04):40-41.
[2]田穎,田增瑞,韓陽,吳曉雋.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建立是否促進區域創新?[J].科學學研究,2019,37(05):817-825+844.
[3]石高宏,李靈燕.強烈的互惠主義:一種關于企業內合作行為的新解釋[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54-59.
[4]薛偉賢,張娟.高技術企業技術聯盟互惠共生的合作伙伴選擇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22(01):82-89+113.
[5]沈超紅,王重鳴.創業績效結構探索與合約解釋[J].南京社會科學,2011(01):36-42.
[6]魏亞運,武思宏,任孝平,遲靜茹,廖蘇亮.創新資源共享平臺應用效果績效評價研究——以科學儀器制造行業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03):40-45.
[7]李明柱,楊雨曦.基于ANP-SWOT模型的長春市智慧社區發展研究[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1(01):34-37+43.
[8]陽富強,林子燚.ANP-SWOT模型在大學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中的應用[J].安全與環境工程,2020,27(03):147-152.
[9]朱亞梅,呂保和.基于ANP-SWOT模型的電鍍企業安全系統運行分析[J].電鍍與涂飾,2017,36(03):152-159.
[10]孫宏才.網絡層次分析法與決策科學[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11]曹亞莎,譚潔,王奎武,伍小松.基于ANP-SWOT 模型的湖南糧油產業發展戰略[J].湖南農業科學,2017(10):86-90+94.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2020年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2010299121Y)。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