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娟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小學階段是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只有有了興趣,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求。
【關鍵詞】低年級;課外閱讀;興趣;策略
閱讀對人一生的影響不言而喻,呂叔湘先生說過:“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得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課外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低年級是習慣養成的最重要階段,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在低年級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
一、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而通過實際的調研發現,低年級學生的閱讀量遠遠達不到課標要求的數量。生活中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讀書時囫圇吞棗,只簡單了解故事情節,背誦考試要點。主動讀書的學生少,讀書的種類單一……總之,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要改變這種現狀,最根本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養成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與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閱讀中。
1.提高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語文課堂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水平的最佳平臺。課堂上教師生動的講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再適時引導,介紹和課文相關的文章和書籍,就可以更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堂上,教師根據課文需要,把課外書的內容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穿插在課堂中講給學生聽,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教給學生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興趣培養的過程也是課外閱讀方法的探索和掌握的過程。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續,課外閱讀方法絕大部分是在課內閱讀中習得的。教師要以課內帶課外,指導學生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來指導課外閱讀。如教學生制定簡單的讀書計劃,指導學生一些簡單易學的閱讀方法,如精讀、略讀、瀏覽、默讀、瀏覽目錄等,要求不要過高,主要在養成習慣。
3.挖掘課外閱讀資源,營造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
良好的閱讀氛圍是學生產生濃厚閱讀興趣的源泉,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營造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學期伊始,我第一時間向學生及家長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家長閱讀的書目,通過家長會、班級群、家訪等發出讀書倡議,倡導親子共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為了解決書源不足的問題,從學校圖書室借了一部分注音版繪本,發動學生從家中帶來閑置的課外書,在班內設立圖書角,方便學生隨時借閱,創設班級閱讀氛圍;精心上好閱讀課,定期領著學生走進學校圖書室,感受圖書館里濃厚的閱讀氛圍。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書目,尊重學生閱讀選擇的權利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提供一些印刷精美、內容有趣、情節發展符合低年級學生想象和思維特點的書目。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推薦書目,尊重學生閱讀選擇的權利。
5.通過成果展示,鞏固學生閱讀的興趣
在閱讀實踐中發現,定期對學生的閱讀情況檢查評定,才能進一步鞏固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在班里對主動閱讀、堅持閱讀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通過身邊的小書迷的榜樣作用來帶動全班同學閱讀。進行閱讀打卡活動,學生每讀完一本書,就可以換一個獎章;在班中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課本劇表演”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讀書熱情,使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鞏固。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增加,學生就越會讀書,越喜歡讀書,最終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閱讀可以啟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凈化心靈,對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閱讀不僅是學生時代的必需品,也是人終身發展的必需品,在小學低年級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愛上課外閱讀,一定會使其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