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良好的閱讀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讓學生借由閱讀獲得全面的提升,讓學生見識到更為廣闊的世界。老師要正確認知道閱讀的作用,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掌握更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形成閱讀的意識,將閱讀融入學生的生活里,利用閱讀幫助學生從內里生成可持續的發展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探究
就目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現狀來看,仍然禁錮于傳統的被動式教學里,學生將閱讀視為任務,為了應付考試才去閱讀,閱讀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凸顯學生閱讀的主體性,讓學生乘上閱讀的翅膀翱翔于廣闊的世界當中。
一、營造閱讀環境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用自我介紹的方式,向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書目,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分享自己的閱讀方法等等,通過交流溝通的方式,讓學生對閱讀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打破自己的認知圈,接觸到更多的事物和觀點,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將閱讀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地走進閱讀的世界里。
二、提高閱讀熱情
老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等出發來進行閱讀教學,并且可以在班級當中設置閱讀角,讓學生自己去充實書架,裝飾圖書角中的環境,讓學生自己參與到閱讀的過程里,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閱讀里。
三、注重閱讀展示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更加傾向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所以老師要讓閱讀走向課外,走出課堂的局限,在多樣的閱讀活動里體現出閱讀的獨特魅力,老師要注重閱讀展示,以滿足學生的展示欲,收獲閱讀的成就感。
四、加強閱讀指導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閱讀能力和篩選能力等還有待提升,因此無論是在閱讀書籍的選擇上,還是在閱讀方法的指導上,老師都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幫助學生掃清閱讀的障礙,讓學生自由快樂地翱翔于書籍的天空之中,從“要我讀”轉變成“我要讀”,樂于閱讀,善于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
結束語:
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要內容,老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閱讀環境,提升其閱讀的熱情,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搭建連接學生和書籍之間的階梯,讓學生踩著閱讀的階梯,走向更為廣闊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