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蘇敏
摘要:語言文字的學習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主要部分。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語文文字需要學生們長期學習、積累和復習,也需要在教師培養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文字的印象。學生積累文字是主要途徑是語文課堂學習、課外影視教學、課外讀本、生活經驗等。課堂教學是學生們不可或缺的最重要途徑。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教學情境,搭建學習平臺,引導學生發展個人語文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簡單的日記等,提高學生對文字的使用幾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運用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一、引言
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對文字進行運用,讓學生們能將所學知識掌握到實踐生活中去。因此,教師應深知自己對學生引導上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運用的能力和意識,使教學逐步深化。小學生掌握了語言運用的基本內容以后,才能將所學知識利用文字或者口語表達出來。低年級階段的教育中,語文教師要深刻挖掘語文教學的含義,讓學生們能理解得當,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知識素養,給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二、語言文字教學的積累
小學生對于文字的使用首先需要不斷地積累,積累方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語文課堂中的積累
語文課堂是學生獲取語文語言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們的身心特點給學生選取感興趣的文章,使學生們通過聽說讀寫四種方式完成語文學習過程。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多背誦一些古詩詞增加學生的記憶力,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語文文字。
(二)課外讀本的積累
小學生對于生活的很多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好奇心引領學生們讀一些故事豐富的書籍,給學生從小就建立起讀書的興趣,可以選擇童話故事、繪本讀物、文學作品等,讓學生們在閱讀中可以將自己喜歡的部分勾畫出來,以便以后回味。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故事講給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加學生對書本內容的印象。
(三)課外影視教學
隨著高科技的引進和發展,電腦、手機等成為了人們的好伙伴。很多家長擔心學生利用這些手機和電腦玩游戲,使學生不再專心學習,所以讓學生遠離這些電子產品。這樣的做法反而讓學生對電子產品更為好奇。家長可以找時間培養學生看一些積極向上的影視動畫,讓學生在看電影中掌握一些文字,陪學生去做一些益智類的游戲,讓學生盡早的接觸電子產品,養成使用電子產品學習的習慣。
(四)生活經驗
語文文字來源生活,也使用于生活。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學會在生活中使用文字,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在生活里也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提升學生的文字使用能力。教師要和家長配合,讓學生學會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獨立的思想,使學生養成主動動腦的習慣,鼓勵學生將生活用文字記錄出來,使學生對文字學習的興趣更加濃烈一些。
三、利用閱讀增加學生對文字使用的機會
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即使是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也是如此,學生需要借助閱讀逐漸掌握文字,而不是先學會所有文字,再學習閱讀。文字是閱讀的基礎,但不是全部。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更多文字。語文教師先引領學生將閱讀中的生字的含義和寫法掌握,然后帶領學生讀課本,讓學生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在一些難度大的文字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思考,盡量對其造句,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多給低年級學生拓展一些內容,比如修辭手法等,讓學生先簡單認識,等待遇到的時間久了,遇到的修辭多了,學生也會自然理解和掌握這種修辭。閱讀的主要步驟是“閱讀理解——領悟方法——獨立運用”教師可以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學生通過閱讀掌握文字并學會使用。
四、小學語文教師提升語文運用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聽”的能力
首先,語文教師要給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讓學生仔細聽取文章內容,并在朗讀結束后,給學生們概述文章內容的機會。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會精聚神,對學生的語言運用有很多幫助,教師也能在朗讀中發揮引導地位。比如,教師可以在聽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游戲,鼓動課堂的氣氛,使教學效果最佳化。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聽到的內容進行陳述,或者猜字游戲,讓每位學生聽字謎,練習學生聽和分析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教師可以在朗讀結束后,讓學生先仔細思考文章內容,然后再讓學生對自己聽發的內容或者印象深刻的部分進行陳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在說的過程也是對文章進行理解的過程,有利于達到教學目標。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談一些文章的感悟,回答教師的提問,促進學生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培養學生“讀”的能力
“讀”是對文章進行反復記憶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能讓學生對文章中的文字再次回憶,并掌握文字運用的方法,是學生積累經驗的重要階段。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為幾組,然后讓學生各自挑選一個角色,對整個文字分角色進行朗讀,提高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的樂趣,促進學生的合作關系。
(四)培養學生“寫”的能力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寫是一個比較難的環節。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想法寫出來,不會的字詞可以找教師、學生或者家長詢問,便于學生學會組詞造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將今天語文課堂中的事情記錄在筆記本上,或者今天有趣的事情寫入本子中,鍛煉學生運用能力。
結語
在文字運用方面,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課堂、課外讀物、影視、生活等方面,養成學習和積累文字的習慣,培養學生好學文字的興趣。語文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認真地觀察生活,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文字。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給學生們“聽說讀寫”的機會,讓學生們在各階段多加練習掌握文字基礎部分。
參考文獻
[1]施琴.淺談如何才能提升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J].神州,2019:127-127.
[2]葉民樂.在語文教育中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J].新校園:閱讀版,2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