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攀
摘要:在“核心素養”的大環境下,英語教師要注重英語閱讀,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以英語素養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教學,加強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英語思考能力,為構建一個有效的初中英語課堂提供有力的支持。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閱讀
初中英語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結合。英語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尤其是跨文化的認識,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素質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人文素質的提高;工具性是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和相關的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需要教師根據英語課程的各個方面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并將其滲透到聽、說、讀、寫的各個方面。其中,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英語技能的一個重要環節。閱讀理解能力被認為是所有語言技能的基礎,閱讀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詞匯、語法知識,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他們的口語和書面語能力。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升人文素養
隨著我國融入世界的程度不斷加深,英語運用越來越廣泛,任何語言的學習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個長期的、堅持不懈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積累、反復地應用,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也是如此。所以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來明確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并且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習活動和課后作業引導學生從簡單到繁雜、由淺入深地進行閱讀,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要達到這些目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重視熟悉教材這一開展閱讀教學的載體,不斷深入挖掘研究課文,了解學生的觀念,根據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靈活地應用教材閱讀資源來引領學生閱讀,明確怎樣的閱讀方式更高效,使學生逐漸掌握英語閱讀的技能和技巧。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感受到收獲與進步,他們才可能愛上英語閱讀。同時,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不斷地進行積累的,也就是英語課經常需要進行專門的閱讀講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學會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既要善于引導,又要重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英語閱讀中的作用,并輔助學生積極學習,以積累知識、學習技巧、開闊視野以及提升思維,從而達到提升學習的目的。
二、優化問題設計,激發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要融入核心素養,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因此,如何有效的設計問題,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初中英語課堂上恰當有效的提問對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激活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閱讀教學可以通過由淺入深的三個層次來實現,優化問題設計,即閱讀前提問,閱讀中提問和閱讀后提問。閱讀前提問可以通過復習舊知識和導入新課來實現的,所設計問題應使學生能輕松自如地復習舊知識,又了解新學內容的背景知識,從而吸引學生對所學課文的興趣。閱讀中提問是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并捕捉信息,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這個步驟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了解作者的寫作觀點,態度和目的等。閱讀后提問,教師應圍繞教學目標,把學生的目光從課本引向自然和社會的廣闊背景下學習,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深層次理解,運用自己的判斷能力對不同的觀點和價值發表不同的見解。構建新穎的提問模式,構建思維與文化碰撞的高效課堂是閱讀教學的一個聚焦點。在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要結合學情,體現恰當性;問題的設計應結合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和語言能力。問題設置要緊貼生活,具有實效性,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興趣。通過閱讀獲取我們所需的知識,得到我們所想的信息。問題設計的生活性、趣味性能激發學生閱讀的動機,積極地思考,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要走進生活,了解學生的愛好,并且在對閱讀文本的挖掘上下一番功夫,所設計問題就能夠“投石激浪”。
三、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思維
情境教學法是根據情感與認知相互作用的學習原理,教師把學習內容有目的地融入到能夠引發學生情感共鳴且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從而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收獲知識、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提升認識。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屬于跨越語境的內容,再加上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缺乏這些方面的語言環境,所以學習起來容易出現困難。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合作與探究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可以電腦投屏展示閱讀內容,可以利用PPT給學生呈現直觀的、豐富的、多樣化的動畫、音頻、圖片等資料,給學生創建真實的學習環境,支持學生利用理論、實踐、調查以及合作來了解以及學習語言。讓學生按照教材內容來演繹情境,這會使學生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和體會。例如,在進行教材中的文本內容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預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概內容,然后再畫出重點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相關的資源來創設情境,然后引導學生自己查找文章的關鍵詞、關鍵句,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還能讓學生發揮自身思維,更加深層次地去思考,提升英語綜合素養,也能夠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不單單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也是現代教學理念改革的一個亮點。如今的改革,以最大限度地使用課堂的教學資源,并結合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不斷探索與創新,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教師也要對英語教學充滿興趣,并不斷增強自身的語言和教學素養,努力地去拓寬思維,研究探索多種教學模式以及方法,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從而更全面地學習以及吸收英語知識,靈活運用英語。
參考文獻:
[1]焦丁球.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探析[J].讀寫算,2021(35):185-186.
[2]司利華.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新課程,2021(5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