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摘要:學生的各項活動大多是以班級形式出現的,初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成為德育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初中教師應該真正地將立德樹人工作作為自己的使命,關注每一位青春期學生的成長,立足于新時期的教育,實施創新性的德育管理措施,有條不紊地促進班級德育工作順利展開,真正讓學生在知識水平、道德品行、人格魅力上都能得到提升,促進每一位初中生全面發展,形成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德育;策略
前言:德育教育是目前教育領域所提出的一項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它不僅要求學生要有良好的素質,還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這就要求學校和老師在進行學生的教育工作時,切實做到引導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為習慣。學校是培養學生的重要場地,初中老師更是能夠影響學生一生行為規范的標桿。所以,身為老師,更要幫助學生在他們人生的重要階段,樹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行,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得以更加健康地成長。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對于初中生來說,一方面,他們還是一群剛剛從小學步入到初中生活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對于生活、學習中的種種現象還沒有具備完全正確的判斷力;另一方面,初中階段的學生也正處于人生的叛逆期,情緒容易失控,在我們看來生活或者學習中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就會引起他們強烈的情緒波動,做出錯誤的行為。如果老師不能夠在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教育,很可能就會出現更加可怕的后果。所以,老師對這一時期學生的有效引導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現代老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育途徑和教育方法,將德育教育切實地滲透到學生的日常行為中,在一點一滴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2.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行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技術早已給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學生與網絡之間的關系也早已不是曾經的去網吧玩游戲那么簡單,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地接觸到網絡。所以,初中老師完全可以利用網絡的這一特點來對學生進行良好道德品行的引導教育。德育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落實到教育的實處,才能夠幫助學生在自己的重要人生階段,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
二、立德樹人的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1.加強引領模范帶頭
老師是班級管理的靈魂.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與學生交流時間最長、相處時間最久的就是老師。為了提升班級德育的實效性,促進班級德育工作順利展開,老師首先應該強化自身的品德,嚴于律己,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想要提升學生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就必須要求自己有正確的三觀,這樣才能夠真正在班級中形成標榜作用,成為學生行為的榜樣和精神的追隨者。例如,老師每日都要規范自己的穿著打扮,穿著要樸素大方,教育學生要穿符合自己身份的衣服,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要說符合自己身份的話語,每位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做到不攀比、不跟風、實事求是,艱苦樸素;另外,每日上課提前到達,下課時沒有特殊情況絕不早退,既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守時的良好品質;再如,老師將自己的工作區域,或是自己的辦公桌,或是班級的講臺都打理得干凈整潔,井井有條,用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影響學生,讓他們懂得要做生活的主人,要科學地規劃自己的生活;又如,老師要對學校的集體活動、日常的班級活動充滿熱情,運用自己高漲的情緒,熱情積極的生活態度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讓他們了解生活就需要熱情,需要充沛的精力。總之,老師應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影響學生,感染學生,真正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中,做到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每一位學生,端正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2.與學生加強交流
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作為整個班級的主要人物,是老師進行德育教育的對象,也是老師工作的中心。老師只有真心實意地在學生面前敞開心扉,學生才會愿意將自己的“秘密”告訴老師,這樣,老師才能夠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心里,真正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才能更好地開展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另外,老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真心交流,也是能夠幫助老師能更好地融入到學生的心里,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例如,在一次月考之后,筆者班里一位成績一直不錯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沒有考好,情緒非常低落。筆者就利用課余的時間和這位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找出成績考得不理想的原因,并且針對學生所出現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讓她重新振作精神,樹立信心,爭取在下次考試的時候努力趕上去。筆者通過與學生的真誠的溝通,也讓筆者真正地走進了學生的心里,學生也感受到了筆者的關心和幫助。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方式,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真正地重拾信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開展家校合作
要將每位學生培養成為品德高尚,且具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棟梁之材,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更重要的還要有學生家長的配合。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家校合作中提升班級德育實效,與家長們共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達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實效。例如,積極運用微信這一網絡交流平臺,突破時空限制與家長建立積極的聯系與溝通,針對孩子們身上的問題展開個性化的教育,真正落實一生一策,在家長的協同配合之下,助力每位學生快樂成長。又如,教育工作者應該定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父母的工作情況、父母的教育態度等,定期開展系列的親子活動,既能夠增進學生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又能夠為學生的發展營造和諧、溫暖的心理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還要積極地組織各種家?;踊顒?,如家校聯誼會、家長會、家長委員會,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展開,讓班級管理與家庭教育形成有效的統一,為學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引領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結語
綜上所述,在立德樹人的理念下,德育工作在初中階段的重要性逐漸地被凸現出來,需要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積極創新和優化,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鄧德堅.立德樹人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中小學班主任,2020(9):52-53.
[2]李曉霞.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生德育教育研究[J].科學咨詢,2020(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