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關松
摘要:小學是每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心智和身體都處于一個發展階段。若想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取得預期的效果,教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以課程教學內容、目標與學生生活情況作為切入點,盡可能創設出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積極構建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思想。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建構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9-
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學生和教師一起的努力,而小學生由于自制力較弱,注意力在課堂上不能自覺的集中。這時就需要教師擴展教學方式,把課堂的主體和學習的主體讓位于學生本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學生自己掌握主動權,主動的進行學習,才能在課堂上更高效的吸收知識,教師也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道德與法治。
一、讓多媒體融入課堂
現代科技的發展,讓小學課堂改變了以往只注重“黑板式”的教學方法,開始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設備的豐富性和多元性,不斷拓展課堂教學方式和內容,使得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道德與法治的講課中可以播放一些事例的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時,教師適當在一旁進行講解,以此更加鮮明、直觀地突出教材內容的中心主題。讓多媒體融入課堂,學生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更加積極認真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和教師一起攜手打造高效的課堂。
例如:在《我們都是少先隊員》這章節,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而言,還是比較深奧的,小學生只知道加入少先隊是光榮的,但卻不知道加入少先隊起那一刻,自己的身上便落下了肩負起時代重任的責任。這時多媒體的優勢便顯現出來了,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少先隊員的先進事例,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感知自己的責任,因而在學習這章節內容之時便能更好的記住“為什么要成為少先隊員?加入少先隊員后應該怎么做?”等這類問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由此可知,相關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應該積極探索發現學生的關注點,并借助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播放視頻等,樹立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以此來促進學生高效的學習,打造一個氣氛活躍的高效課堂,為國家社會輸送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道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分組合作深學習
小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總是會保持著好奇心,教師借助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學習,以增強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講授道德與法治的一些枯燥問題時,采取分組競賽的教學方式便可以轉枯燥為生動有趣,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保持著高昂的激情,都希望自己能為自己的小組出力、加分,領先的小組擔心自己被超越更加的謹慎,落后的小組想要反超一直保持著對課堂的熱情,促進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例如:教師在教學《我們的班級》的時候,就可以一個班級體為出發點告訴學生集體的重要性,并引入分組合作的學習概念。教師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告訴學生,小組是一個小集體而我們的班級是一個大集體,同學們在自己的小組中都想為自己的小組奉獻自己的力量,而我們的班級也是一樣的需要每個同學的貢獻,班級里的同學都要團結在一起,為班級的進步搬磚添瓦。通過課程的引導增強班級同學的集體榮譽感。
基于上述教學實例可知,劃分小組的方法在課堂上可以活躍氣氛,積極發揮課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啟發性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或者表演等形式,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廣闊的生活領域,做到知行合一。每個人只要處于集體之中,就要把集體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至上,這樣一個集體才能朝著更大更好的方向去發展,在構建高效課堂的同時,也能達到本章節的教學目的。
三、走出教室擴展教學
由于小學生年紀尚小,并且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教師通常會在課余時間組織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借助實踐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道德與法治》這本教材力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必須明確“用教材教”,即把教材看成一個例子,一個發展學生的“媒介”。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的教育手段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小學生局限在課堂之上,一味地傾訴道德與法治有多重要也是于事無補。通過觀察小學生課上和課間的活動,可以發現小學生更喜歡外面的世界,故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校園的各個角落,在校園里進行啟發式的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知識與現實的聯系。
例如:在二年級下冊《綠色小衛士》這個章節的學習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學會踐行環保理念,這時可以帶領學生走到學校的每個水龍頭旁看看,每個水龍頭是否有擰緊,是否有存在漏水現象,傾聽“小水滴的訴說”,讓學生懂得珍惜水資源。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組成搭檔在學校里自覺地撿起遺忘在垃圾桶旁邊的垃圾、勸告亂扔垃圾的同學。讓學生自覺地充當環保小衛士,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
基于上述教學事例可知,小學生的內心世界尚且是一張白紙,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與道德法治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課堂的樂趣,讓學生更加向往課堂。
綜上所述,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課程,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地探索多種授課方式,讓自己和學生都能夠享受課堂、沉醉于課堂之中,進而從課堂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識,構建一個更加高效、更加有趣的課堂。
參考文獻
[1]胡宏偉.分析現狀 激活路徑——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25):115-116.
[2]劉曉東.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