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
摘要:高效課堂是師生共同合作交流的橋梁,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教師應(yīng)該幫助學生快樂地學習,營造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真心地喜歡語文課堂學習。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探索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為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活力,新課程要求教師的觀念及時更新,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給學生增強課堂新鮮感,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因此,教師應(yīng)該努力探索如何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幫助學生快樂地學習,營造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真心地喜歡語文課堂學習。下面就談?wù)勎以谌绾未蛟旄咝дn堂方面的一些點滴做法。
一、借助優(yōu)美的視聽媒體
色彩鮮艷、形象優(yōu)美的實物、掛圖、錄音、電腦課件等視聽教學手段,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學習動機,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由于課文內(nèi)容離學生實際較遠,學生既不了解時代背景,也不了解周總理的事跡。于是我在課前讓學生收集周恩來總理生前的照片、事跡和頌揚周總理公德的詩歌、歌曲等,從而使周總理為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形象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初步印象。教學中再播放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實況錄像,讓學生去理解當時人們等靈車、望靈車、追靈車時的復雜心情,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由于將小學生從未見過的十里長街送總理的莊嚴、肅穆的場面重現(xiàn)在他們面前,再配上感人、合時的樂曲,自然能立即引起他們的注意,使他們聚精會神、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從而深刻地體會周總理的崇高精神。
二、設(shè)計巧妙的問題
問題是課堂的靈魂。教師根據(jù)兒童好奇的心理特點,設(shè)計出巧妙、帶有懸念的問題,加上課堂上老師運用得當,能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其求知興趣,進而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問題的設(shè)計需要老師精心準備,設(shè)計出一些能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問題,設(shè)計出一些“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例如:教學《詹天佑》,文章第一段就可以提:想一想,詹天佑是一位怎樣的工程師?從而引出中心,突破全篇。教學第二、三段時可以提一:1、為什么說詹天佑是杰出、愛國的工程師?2、帝國主義百般阻撓,居庸關(guān)到八達嶺的工程又艱巨,詹天佑為什么還“毅然”接受了任務(wù)?圍繞中心,深入理解。教學第四段時可以提:后人為什么要給詹天佑塑銅像紀念?外賓對詹天佑留下的工程贊嘆不已,說明了什么?回扣中心,總結(jié)全文。問題是一把金鑰匙,它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思維與求知的大門,它又是一座橋梁,架設(shè)在一個個充滿知識迷津的渡口。
三、添加形象幽默的語言
幽默是一種最高級的智慧,也是一種藝術(shù)。老師講課不能老是板著面孔。在課堂氣氛顯得沉悶的時候,說句歇后語,插一個笑話等對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有很好的作用。因為形象、幽默的語言是激發(fā)學生情感和興趣的主要手段。例如,教學《開國大典一課,教師可學著毛澤東主席的神態(tài),雙手捧著課本,面對學生清清嗓子,提起語調(diào),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啦。充分運用自己的表演技能,在學生面前再現(xiàn)毛澤東主席當年的風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莊嚴時刻,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因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實踐,證明教師知識豐富表達生動語言幽默,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引起學生歡快的笑聲,使學生形成愉悅的心態(tài),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善于鼓勵表揚學生
鼓勵是一門藝術(shù),研究課堂教學就必須研究它,它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鼓勵有許多種,可側(cè)重語言鼓勵,也可側(cè)重表情鼓勵或動作鼓勵(如點頭、掌聲、豎起拇指等手勢)。不管哪種鼓勵,只要被學生接受,配合默契后,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經(jīng)常使用表揚、鼓勵的教師,課堂上猶如一股春風,師生關(guān)系融洽,學生精神愉快,情緒飽滿,氣氛輕松,師生配合自然,交流默契,學生思維積極發(fā)言,大膽踴躍,學習興趣和信心容易激發(fā),學習效果就好。反之師生關(guān)系對立,學生情緒緊張,意識變得狹窄,認識范圍縮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學生反應(yīng)遲鈍消極,jin噤若寒蟬,一言不發(fā),學習效果就差。正如一位學生敞開心扉說:“老師老是埋怨我不發(fā)言,其實我們一說錯就挨批,我們怕回答問題,怕說錯挨批。”
五、引進課堂競爭機制
人都有增強爭先的意識,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作為小學生也不例外。課堂上引進競爭機制,那課堂氣氛是可想而知的。課堂競爭可以分為兩組型競賽和多組型競賽。兩組型就是把學生一分為二,答問時可以一組一個輪流答,也可以老師出題后兩組同時搶答。搶答更容易激活課堂氣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這種方式需要組織嚴密,否則容易造成混亂,多組型組織起來可能更復雜些,需要在事前有周密的安排和教師良好的應(yīng)變能力。值得指出的是:使用課堂競賽必須堅持“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的原則,用來鼓勵后進生搶答問題,達到積極思考的目的,絕不可把課堂競賽變成幾個尖子生的搶答表演。另外,利用加分的方法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這種方法,教師可先制定競賽規(guī)則,學生能提問題的,能積極思考搶答且回答對的可以加分,分數(shù)由學生自己統(tǒng)計,這樣就可以減少教師的麻煩,又達到了目的。
總之,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體驗,讓課堂成為他們的思維發(fā)散場地課堂活動場所。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我們的課堂不再是低效的傳統(tǒng)課堂,而是高效的新型課堂,我們的課堂也從枯燥變得豐富多彩,在這樣的課堂中,孩子們獲得了體會自我學習的機會,也獲得了在課堂中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收獲了成功課堂帶來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王軍強.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構(gòu)建的對策.2015.
[2]梅全君.關(guān)于構(gòu)建小學語文餐桌式高效課堂的探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