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波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展與現代化,人們的教育觀念也在得到更新,特別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人們不再僅僅關注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同時越來越重視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能夠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斷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不過,在實驗教學當中,最需要重視的就是細節,其直接影響著物理教學的效果。所以,只有對教學細節引起足夠重視,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物理實驗的作用和價值,為學生物理學習提供助益。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分析和研究了物理實驗教學的細節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略,以期能夠對物理實驗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教學細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相較于其他學科,物理的許多知識都來源于實驗,所以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物理學習。以及物理素養的提升。但是,就目前的物理教學而言,許多教師為了趕進度,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所以通常采用視頻或動畫模擬的方式,為學生演示物理實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更多講解的也是實驗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解答實驗題,而對于實驗原理、實驗方案、實驗器材等細節問題,則采取了忽略的態度,這樣的方式非常不利于提升實驗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所以,在本文中,筆者以物理實驗細節為切入點,提出了幾點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的淺見。
一、正確使用實驗器材
秒表、刻度尺、溫度計、天平、電流表等都是物理實驗的器材,在物理新課標中明確要求學生正確使用實驗器材。這一要求看起來簡單,但是真正操作起來,筆者就發現許多學生因為細節理解不透徹,掌握不到位而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實驗效果的不理想。
比如,學生在用托盤天平對物體質量進行測量的這個實驗中,首先要將與測量物體質量接近的大砝碼放到天平右側的托盤中,然后逐漸減少砝碼的添加數量。在考察這個實驗的理論知識時,學生們都能做對,但是一旦到了實踐中,學生就會將理論知識拋諸腦后,不按順序隨意添加砝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學生還停留在實驗的表象,不理解實驗的本質。在很多學生的意識中,都認為只要讓天平兩邊處于平衡就行了,不需要關注大小砝碼的添加順序,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是不關注細節的,很容易造成實驗出現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就要為學生滲透實驗器材操作細節的重要性。針對一個托盤天平,其砝碼數量是一定的,如果在測量時先放小砝碼,很可能造成砝碼放完了,兩邊卻沒有達到平衡的狀況,但是,如果先放大砝碼,那么就很容易使天平兩邊達到平衡,從而有效提升實驗效果。
所以說,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能夠讓學生更多的關注到實驗器材的使用細節,從而對細節進行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正確使用實驗器材,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
二、深入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
一些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時,通常對實驗步驟比較重視和關注,在將實驗步驟教給學生后,就會要求學生按照步驟,按部就班地完成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并不理解實驗為什么要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只是機械地完成實驗,這也就導致學生無法對實驗方法和原理的可行性進行了解,如果學生連實驗的可行性都無法保證,那么一定無法保證實驗的結論是正確的,可靠的。
比如,教師在教授“色光混合”實驗的時候,因為原理和方法不對,所以得出的結論也是充滿爭議的。事實上,玻璃磚在折射單色光時,折射率是不同的,各單色光經過三棱鏡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折射。特別是白光經過折射后,還會出現色散。所以,依據光路可逆的原理,單色光經過三棱鏡后,出、入射光線會保持平行,這樣經過三棱鏡組合,出射光線就會成為七色光。同時由于倒置三棱鏡之間距離很短,各單色光很接近,人的肉眼無法分辨,所以會誤認為白光,但事實上各單色光并沒有混合在一起。所以,如果學生在實驗之前,能夠分析和理解實驗原理,就可以得出正確結論,但是如果沒有理解,則會導致出現錯誤結論,從而影響實驗的結果。
所以說,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一定要重視學生實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只有這個細節把握到位了,才能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順利開展實驗,并且保證實驗結論的科學,真正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能力與水平。
三、優化和改進實驗方案
在物理實驗當中,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實驗方法來實現實驗的目的。而且在物理教材中也提供了許多實驗方案,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學性,能夠引導學生順利開展實驗。雖然這些方案相對而言比較優秀,但是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里面可能也存在一些小缺點,小漏洞。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對一些實驗方案進行大膽地改進和優化,這樣在思考和探究當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被發揮出來,提升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比如,在對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進行探究時,原有方案是拉動木塊,在此基礎上,讓其進行勻速直線運動,但事實上,很難使木塊真正做到勻速運動,所以大多數學生開動腦筋,想到了不動木塊,而是拉動木板的方案,這樣就使得實驗更容易開展,結果也更準確,有效提升了實驗效果。
所以說,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還要重視實驗方案這一細節,將實驗方案的優勢,以及存在的不足告知學生,在此基礎上,學生就會發動自己的思維,注意到實驗方案的細節,并對其進行優化和改進,使實驗能夠更加順暢和有效地開展下去,并且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這樣,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就會得到不斷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的發展與現代化,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越來越重要。同時,為了使實驗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一定要對實驗教學的細節,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時,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關注實驗細節,如正確使用實驗器材,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優化實驗方案等,只有這些細節注意到了,才能真正提升實驗教學的價值和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瑋琪. 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視野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20.DOI:10.27351/d.cnki.gszhu.2020.002201.
[2]甘兆芬. 基于日常生活用具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和實踐[D].廣州大學,2018.
[3]王紅艷.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與探索[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7.DOI:10.27751/d.cnki.gjxkj.2017.0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