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均
摘要:化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是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所必需的學科。高中化學學科的有效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學生將來能夠有效應用化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奠定堅實基礎,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教材知識的學習和想方設法提高考試成績上。但從高中化學學科的教學現狀來看,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以下就從營造良好氛圍,豐富教學活動和鼓勵自主探索三個方面,對高中化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展開討論,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在能力素養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較為完備的認知體系逐漸成形,能夠接受進一步的學習。體現在化學學科上,可以發現高中化學知識相比初中階段在難度上有了明顯提升。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習慣于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輔以“題海戰術”,致力于提升學生的高考成績。但對于化學知識究竟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則往往不被學生所充分了解,極大阻礙了學生在化學領域的持續發展,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成長。教師必須通過教學上的創新扭轉這一局面。
一、營造良好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高中生展開積極思考,在創新思維方面得到良好成長的重要基礎。上文已經提到了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在那種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被限制,必須緊隨教師的腳步前進,有時還會因為提出某些“奇思妙想”而被教師批評,被認為沒有認真聽講。這種壓抑死板的學習氛圍是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所以,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角度出發,營造適合學生思維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鼓勵學生自主的思維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并及時回應學生的疑問。
例如,在學習“原子結構”時,有的學生會思考:既然原子結構中還有電子等,那么電子是否也有結構,由什么組成?是不是可以一直細分下去?當然,有的學生還會產生其他的疑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交流和提問的時間,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問題,教師則要提前有所判斷,準備比較豐富的資料,在學生提問后以言簡意賅的方式向學生介紹,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和理解。同時提醒學生,如果課堂教學沒有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可以在課后不影響正常學習的情況下自主搜集更多資料加強認識。
二、豐富教學活動
通過對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可以看出,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就要為學生創造適合于創新的有利條件,教學的各方面都要進行調整。因此,教學活動也要更加豐富,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過于單一,只追求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而且,很多化學現象雖然比較直觀,但其背后的科學原理是比較抽象的,需要學生充分發揮思維的創新性,通過深入探索才能理解。只有豐富的教學活動才能為學生開辟更多的思考渠道,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運用和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而且,這樣還能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的思維活動更加活躍。
例如,在學習“分子的空間結構”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可以準備充分且多樣的學習用具,讓學生首先根據教材內容親自動手擺一擺,感受分子的空間結構。隨后教師給出教材以外的內容,讓學生從自己的理解出發,擺出新的分子的空間結構。過程中允許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大家都完成之后,教師出示答案,請正確完成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則加以總結提煉。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不同的分子空間結構可能會具有什么樣的化學特點,推動學生展開進一步的創新思考。
三、鼓勵自主探索
化學是一門有著廣闊探索空間的學科。直到現在,化學仍然在持續發展,如化工等各種需要大量應用化學知識的行業仍在持續進步,不斷創造出新的工藝和新的產品。學生未來想要在化學領域繼續發展,一方面要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也要進行自主探索,不能一直走在前人的老路上。鑒于高中生對于現實的生產場景缺少充分的理解,不可能讓學生探索較為復雜的化學知識應用,所以教師應該積極與現實生活向聯系,讓學生在他們比較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展開探索,同時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
為此,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的整理,基于對學生日常生活的了解選擇切入點,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開展各種化學小實驗,探索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和實際起到的作用。或者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主動提出生活小實驗,在確定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基礎上,將大家的意見整理起來,學生自主選擇后以小組形式展開自主探索。每次自主探索活動都要做好記錄,要在課堂上抽時間分享,不能讓自主探索變成單純的娛樂。教師則根據學生的記錄幫助學生查找和改正各種問題,為學生指明進一步探索的方向,推動學生的創新思維持續成長。
總之,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僅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學學科的教學效果,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夠成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基礎素養。希望廣大同仁能夠認識到其重要性,加強相關的教學研究與實踐,不斷創造更加優秀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宏剛. 試論高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22):1.
[2]鈔婷.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 科技風, 201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