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煥初
摘要:面對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現狀,以創新融合作為其啟發點,注重學生思維的轉變,是目前小學科學課堂開展的核心。了解創新教學內容,融合學生的思維觀念界限,在課程結合串通過程中,對課程教學做出進一步的轉變,將所學知識與科學課堂進行聯系。由此,做好創新教育,這能夠取得相應的教學結果。本文針對于小學科學創新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進行研究,指出了加強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的創新工作,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核心。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創新式科學課堂的打造。
關鍵詞:科技創新教育;學生綜合素養;小學科學
當今時代是創新發展的新時代,強調教育理念更新,實現教學發展融合,在教材理念的探知過程中,真正完成學生思維的發散,也借此實現小學科學教學內容的融合建設,讓學生的科學思維得以發展,讓創新理念融入科學課堂,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思維,提高科學課堂教學質量。
1教育理念創新,提供實驗機會
小學科學作為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利用實驗進行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科學教學之中,通過實驗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于實驗過程的教學, 為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之中探索科學知識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培養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減少空氣阻力”這一知識點時,對于空氣阻力的減少狀況。在探究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學生了解到空氣阻力內容,并認識到空氣中各種物體的狀態。通過實驗教學,幫助學生做好自我思維的鍛煉。在開拓探究空間過程之中,減少空氣阻力這一實驗教學核心在于不同形狀的物體在空氣中的運動狀況。通過辨認物體的狀態,在實驗過程之中,幫助學生判別其中物體的具體狀況,了解空氣阻力的形成特點。在實驗步驟方面,教師可先讓學生點燃蠟燭,并將其固定在桌子上。隨后,隔著不同的物體吹蠟燭,使得學生觀察吹之后物體的狀況。在觀察過程之中,學生發現流線型的物體能夠減少空氣阻力,這正好與課程之前學習的空氣阻力知識相互對應。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到了科學實踐的趣味性,提高了小學中低年級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在創新教學課堂內容的打造過程中,幫助學生完成發展,激發小學科學課堂上學生的自我潛能,也真正實現學生主體化觀念的變化。
2教學方式創新,倡導合作學習
以創新精神引領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面對小學科學教學而言,在實驗內容的融合過程中,以觀察認識作為其基礎,并強調學生的自我理解以自我剖析,使得學生在科學課堂上做出自由發言,這是圍繞當前科學課程構成做出發展的關鍵。其核心在于教師如何總結課堂并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觀察法是科學實驗最為基本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要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并通過抓準相應的學習目標,做好觀察實踐。同樣在觀察過程之中,要注重合作探究,由合作教學以及探究發展去體現出小學中低年級科學實驗教學的魅力。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之中,培養耐心、細心的科學品質。通過觀察的這個途徑,讓學生發現問題、總結問題,提高學生的探究熱情。
例如,在小學科學《細菌》的教學之中,教師就可以將魚和雞的內臟分別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讓學生每天觀察這些內臟發生的變化,為教師的課堂講學提前做準備。通過學生的日常觀察和記錄,學生們很快就會發現這些內臟的變化。在對關于"細菌"的知識作出講解之后,教師對學生提問:玻璃瓶中雞和魚的內臟去哪里了呢?此時學生茅塞頓開,在課堂上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觀察的方法,讓學生探究知識內容,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學校和科技創新組織應每年為小學生提供一些進行科學創新的發展平臺,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該平臺內,展開多種多樣的科技創新活動,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做出自我思考,以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開發自身的潛能。這樣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獲得其表現的機會,它是融合創新課堂進行打造的關鍵。
3教學過程創新,推動學生總結
科學課程的評價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有關鍵性的作用。實際上,在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可以給教師反饋許多有價值的信息,尤其是其能力、價值觀的展現,對于教師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素材。所以在評時,教師不能僅僅依靠考試的成績來作出評價,應該綜合利用不同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老師要強調教學過程的創新總結,善于激發學生的能動思維,在科學課堂上引領學生完成發展,并借此實現科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全面融合。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小學科學“測量水溫”這一實驗過程之中,加強歸納總結分析,鼓勵學生做好科學知識的探索以及認識,要求學生學會使用溫度計、燒杯、水這些基本的實驗材料,將溫度計放于燒杯中,并對其溫度進行觀察,了解到水溫的變化狀況,學生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熱水的溫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下降,它的下降過程是先快后慢的,這說明熱水溫的測量與其水溫的變化規律有著一定的相聯性。同時,教師也可以舉辦小型的實驗競賽來考驗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的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當然,僅僅依靠教師來評價是不夠的,還可以將學生和家長也參與到評價環節中,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探究活動的積極性。
結語
面對小學科學課堂的構成內容,在教學時,教師要以提升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作為其關鍵。找準小學科學課創新教學的延伸突破口,面對小學科學課堂構成模式,基于探究式教學內容的給出,幫助學生做好實踐發展,并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我認識以及發展能力。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上勇于實踐,逐步參與,并培養學生的綜合認識思維,結合創新教育促進小學科學課堂轉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黃小梅. 開創城鄉結合部學校科技特色教育促進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J].? 2021(2013-32):1-2.
[2] 陳俊杰. 機電專業學生工程素質培養與科技創新研究[J]. 東西南北, 2019, No.538(14):210-210.
[3] 賀方東. 中小學開展科技活動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J]. 讀寫算, 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