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辰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的意識與技能,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幼兒擁有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受用終生的,也是社會性發展的主要內容。在幼兒園混班游戲中,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不僅是學習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玩得愉悅;也是在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理解他人的方法,更是增強問題解決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班幼兒;混班游戲;交往能力
一、混班游戲與交往能力的內涵。
混班游戲就是指打破不同班級和游戲場地的限制,在自主、開放的環境中,大膽表現,進行充分游戲。在選擇游戲與同伴中通過互助、示范、模仿等形式,構成一個互助學習與合作協商游戲的活動方式。在本文中,混班游戲不僅存在于室內,也存在于室外。
交往能力的種類有:表達理解的能力、人際融合能力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三種。本文中的交往能力指的是在混班游戲中,通過主動建立新的伙伴關系,利用合適的溝通技巧,來積極解決游戲過中遇到的問題。
從本文的角度出發,混班游戲能有助于提高大班幼兒的交往能力。在這樣的混班游戲中,幼兒由于興趣愛好和需求主動地組織起一場游戲活動。但是面對游戲過程中的問題,幼兒需要主動與陌生的同伴進行溝通交流,想辦法解決問題、繼續游戲。潛移默化中,幼兒的交往行為就在發生。隨著一次次成功的體驗,幼兒的交往能力也日漸提高,社會性得到發展。
二、大班幼兒在混班游戲中的交往現狀。
但是,就目前混班游戲觀察之下,我們發現幼兒的交往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爭搶游戲材料的行為、玩伴固定單一的情況以及合作協商能力薄弱等方面。
(一)幼兒不善于傾聽他人與表達自我。
在混班游戲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孩子們爭搶材料的行為,動不動也會有孩子前來告狀:“某某又搶了我的材料,還打我!”在理清案件的前因后果之后,也許發現問題就出在幼兒與幼兒之間沒有好好說話,不善傾聽與表達的原因,就造成了孩子們之間簡單粗暴的爭搶行為。
(二)玩伴的固定單一。
指的是有部分幼兒只和自己熟悉的、為數不多的伙伴游戲,很少主動地加入其他幼兒的游戲。在混班游戲的時候,這一部分的幼兒都傾向于找自己固定單一的小伙伴,一旦有別的班級的幼兒加入游戲,他們會有些抗拒,甚至是放棄自己當前的游戲內容。然而問題在于只要自己的伙伴請假一天,那么這一個幼兒就會失魂落魄,游戲活動不積極,沒想法。
(三)合作協商能力薄弱。
混班游戲拓展了幼兒的活動空間,他們可以產生豐富的游戲主題。但是當落實于實踐時,幼兒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現實問題:材料的分配、場地的安排、人員的調度等等。當幼兒習慣于依賴教師的幫助,自己缺乏合作協商的能力時,游戲就難以進行下去了。
三、提高大班幼兒交往能力的方法
在通過室內室外混班游戲的觀察指導之后,結合案例分析,總結了一些關于提高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調整材料,促進問題解決的能力。
首先,提供數量充足且種類豐富的游戲材料,盡量避免混班游戲中幼兒爭搶游戲材料;其次,要根據幼兒的游戲需要,及時調整材料,包括材料的內容以及材料擺放的位置。游戲材料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幼兒游戲水平和游戲需要不斷豐富和提升的。在一開始游戲的時候,興趣會比較濃厚,幼兒處于熟悉材料階段,任何一個材料都會把玩很久,不厭其煩;一段時間以后,現有的游戲材料可能不能滿足幼兒繼續深入游戲,加上混班游戲,幼兒與幼兒之間默契不足,一旦出現問題,他們可能難以堅持下去。此時的教師就應當做一個積極的支持者和觀察者,根據幼兒的需要,一同去尋找合適的游戲材料。
以大戶外綜合游樂園的“坦克”游戲為例。幾個不同班的男孩在一起探索搭建“坦克”,但是在“如何讓坦克動起來”這個問題上犯了難,現有的材料并不能解決當下的問題。于是在教師的支持下,幼兒找來了繩子、萬能工匠、平板車……一次次的嘗試中,一遍遍的協商中,幼兒尋找合適的材料的同時,問題解決的能力也日漸提高。
(二)隨機分組,提高人際融合的能力。
混班游戲打破了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界限,但是通過觀察之后發現,孩子們還是會選擇自己本班的游戲伙伴,這樣的混班游戲似乎達不到提升交往技能的目的。為了改善這樣的游戲現狀,在與幼兒商量過后,我們采用隨機分組的形式進行混班游戲,將人員隨即混合,提高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融合能力。
以室內陰雨天混班體鍛游戲為例,我們采用“分手環”的形式。在每一次游戲之前,我們提供各色一定數量的手環,每一個顏色代表一個班級,讓幼兒自主選擇。當混班游戲開始時,他們會與其他班級的幼兒產生互動,一起游戲,一起解決問題,提高人際融合的能力。
(三)情景引導,培養傾聽與表達的能力。
皮亞杰在《兒童的語言與思維》一書中提出:“兒童社會理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理解他人見解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與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是相對立的?!弊屑氂^察幼兒的游戲情況,他們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搶材料等,其原因在于不愿理解他人的想法,不善傾聽與表達。
對此,教師在日常游戲過程中可以耐心觀察幼兒,用照片、視頻、案例等形式記錄幼兒的游戲過程,包括那些“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在游戲之后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游戲,借助這些真實的、與幼兒有關的游戲情景,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幼兒的反思,發現情景中出現的問題,師幼共同總結經驗,養成良好的傾聽與表達習慣。
以大戶外綜合游樂園為例,在一次回顧游戲視頻的時候,毛毛和其他班的男生在爭搶材料,孩子們在觀看視頻之后找到原因,是毛毛偷偷拿了別人的材料卻沒有告訴對方。通過對這個真實情景的分析,幼兒懂得了一個交往技能:要和別人好好說話,將自己內心所想表達出來。同時,我們也要尊重他人,認真聽別人說話,不去打斷別人。
混班游戲帶給大班幼兒不一樣的體驗感,在游戲中,他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游戲形式,學習到了新的技能,同時也在體會著新的交往關系,有失敗也有成功。要抓住游戲的價值,利用混班游戲,通過引導與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幫助幼兒提高交往能力,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