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嫻嫻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獨立思考和自主研究,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最終實現小學語文的教學方面的雙線統一。而在小學語文課堂,只有實現“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才最有可能保障語文教學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就語文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的策略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教學策略
“雙線”是指在統編教材中依靠“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兩個重點環節進行“雙線”教學。教師結合教材的內容編寫,在課堂中創新發展,做到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有效融合的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
1“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1師生對“雙線活動式”的認知不深入
學生普遍對“雙線活動式”的了解不深入,認知不深刻。教師對“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實踐的研究的關注度較低,對教科書采用的“雙線自主活動式”沒有深入的了解和認知,語文教師對教科書的編排結構和體系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認知。只有少數的教師會經常關注關于“雙線活動式”教學實踐的研究,而大多數語文教師很少關注。
1.2教學目標難以達成,語文要素難以落實
教師難以達成教學目標,語文要素難以落實。在“雙線自主活動式”的教學實踐中,只有一半左右的語文教師能同時兼顧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而側重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教師均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大部分語文教師更側重語文要素一些。面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效果,雖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兼顧“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但是教學目標的達成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在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工具性階梯難度不好把握、在教學中往往只注重閱讀教學,而忽視了教科書中其他部分、難以協調運用,導致知識點,能力點難以落實到位等問題的存在也進一步導致了教學目標的達成和語文要素的落實具有一定的難度。
1.3師生雙方未充分發揮主動性
在“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實踐中,師生雙方未充分發揮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大部分學生只是為了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和任務進而應對考試,并沒有重視自身自主性、創造性能力的養成。對于把一件事情寫清楚的方法、創造性地復述故事學會用批注的方法閱讀、了解說明性文章基本的說明方法等方面,大部分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方法是通過語文老師所教習得的,只有很少的學生可以自學學習,學生還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語文教師能夠意識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動性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
1.4課堂教學內容空泛
大部分的語文教師教學方法的側重點是注重解題技巧,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和串講知識點,完成教學,教師對教科書的編排、結構等沒有深入、系統、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對于教材沒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就很容易導致語文課堂枯燥、無趣、缺乏深度。
2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雙線活動式”的教學策略
2.1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內容安排者,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具有強的專業能力,深入挖掘、分析、全面的了解教學內容。因此應該加強對于教師的培訓工作,在教師已經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并精準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引導學生發現和了解教材的能力,并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明晰統編語文教科書采用的“雙線自主活動式”的細致化教學系形式,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如何更好地使用教科書。
2.2分析習題
小學語文課后習題是教學目標安排的標準,在統編語文教材中,課后習題主要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編排。
理解與交流:重點培養學生對于課文的整體認知感以及對于文章內涵的領悟程度。
積累與運用:重點引導學生多積累,并鍛煉語言文字運用。
拓展與實踐:是語文學科與外界的聯系,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實踐,不僅重視學生在社會上的語文實踐還有在其他學科中的語文運用,還與教材中的“閱讀鏈接”、“資料袋”等板塊相結合并作了知識的延伸。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課后習題的三個維度包含了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方方面面。基于此分析課后習題不僅能夠保障教學目標的實現,更是教學活動與拓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語文要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學習要素就是指通過閱讀所學的內容感受和想象。《草原》的課后習題則是朗讀課文,想象草原之上美麗的景象,并有感而發。
2.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1適當運用多媒體和課堂游戲
新時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教師也可以積極的利用起來,通過多媒體課件,將課本上的知識轉化成相關的圖片、視頻,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式的感受,從而更好地進入到學習氛圍之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游戲激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小學生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自主學習的能力,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之中設置一些有趣、益智的游戲來提升課堂的教學氛圍,既有效地保障了課堂的學習,也促進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2.3.3以任務驅動
通過任務驅動學生的學習,將教學單元的學習目標與教學內容轉化成為情境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具備學習驅動力的能力,從任務上激發學生學習。例如,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老師就可以在“讀書推薦”單元創設教學任務——讓學生圍繞多讀書、讀好書、怎樣讀書?進行思考,并在口語交際環節進行表達、習作模塊進行訓練。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的實現“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的方法實踐至關重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妥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能力,真正發揮出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最終找到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促進“雙線自主活動式”教學目標的完成,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小平.“雙線混融”視域下小學語文案例教學應用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22(03):14-16.
[2]李婷.談高職院校“雙線混合”教學模式的課程設計——以“小學語文教學法”課程為例[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3):49-51.
[3]孫悅.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1.
[4]楊超.統編本小學語文主題單元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江蘇大學,2020.
[5]吳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