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玲

摘 要:深度教學是理解性的教學,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深度理解。深度教學是反思性的教學,通過反思提升自我。深度教學是體驗性的教學,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
關鍵詞:高中數學;深度教學;教材;學情;導入;教學內容;
深度教學是理解性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建構知識意義、豐富自我世界,實現學生自我理解和精神成長。
深度教學是反思性的教學。讓學生的知識學習由表面走向深入,由膚淺走向深刻,通過反思提升自我,同時也使得教學具有深度。
深度教學是體驗性的教學,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只有進行了積極的思維活動,個體主動的思考,才能使學生思維活動的廣度與深度得到提升。
那么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做到深度教學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深刻剖析教材,認真分析學情
教師在備課時,要對教材仔細研究,找準所講內容的重點、難點。深刻領會所講內容的教學目標,所包含的學科核心素養。另一方面要了解學情,哪些內容是新學習的,面對的學生是什么怎樣的接受水平的學生。比如我在講授《二次函數的圖像》這一節時,是這樣進行學情分析、教材分析、重難點分析的。
教材以“二次函數”作為全面介紹函數的一個例子出現。內容分為兩節:4.1二次函數的圖像;4.2二次函數的性質。本節課是第一課時,主要解決的是三個問題:(1)理解二次函數頂點式中各個參數對其圖像的影響;(2)能熟練地對一般二次函數解析式進行配方;(3)將二次函數圖像平移的規律擴展到其他函數圖像的研究中。
重點是二次函數圖像的平移變換規律及應用。難點是探索平移對函數解析式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平移的規律求函數解析式,并能把平移的規律遷移到其他函數。所蘊含的學科素養是:(1 )讓學生作圖,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2)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總結拓展,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觀察分析的能力,數學抽象的學科素養。(3)二次函數配方法的學習,加強學生數學運算的能力。
采取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是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了小組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特殊到一般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小組合作探究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助于學生深刻領會所學知識,師生互動能活躍課堂氛圍。
二、課堂導入簡潔明了、形象生動。
新課的導入可以用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也可以用一些典型的例子,發現規律,導入新課;還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視頻,提高學生興趣,導入新課。比如我在教授《二次函數的圖像》是這樣導入的: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用兩幅照片進行導入,一幅是廣場的噴泉、一幅是大型的吊橋,以及一段孩子跳繩的視頻,吸引學生注意。通過設計問題串師生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認識所舉例子中包含的二次函數圖像,有靜態的、有動態的。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不缺少數學,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在欣賞了二次函數圖像的外在美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探尋它的內在美,借此導入新課。再比如:我在教授《函數概念》是這樣引入的:首先提出問題,初中階段我們都學過哪些函數?初中時函數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定義的?引導學生回答,并復習相關概念.接著在提出問題①y=1是函數嗎?②y=x與是相同的函數嗎?引發學生思考,發現以前的定義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接著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發現要弄清一個函數必須要知道x的取值范圍,y的取值范圍,以及它們之間是何種對應關系;借此引入新課函數概念(高中的集合論觀點);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高中所學的函數概念比初中的更準確、嚴密、全面。
三、教學內容要循序漸進,還應對教材內容進行適度拓展。
講授的內容要有層次,由易到難。不然學生聽一聽,感覺簡單認為看看書就好,聽講也就不專心了。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不是教材的照搬;,而是對教材內容的挖掘與加深。
四、題目選取要經典
例題選取要有代表性,由難到易由易到難;彼此之間是遞進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只有認真踏實學完所有例題,才能獨立解決大部分的實際問題。我在教授《二次函數的圖像》是這樣安排的:
例題1 如何將函數的圖像變換為函數的圖像?
例題2 如何將函數的圖像變換為函數的圖像?
變式:將換成,如何變換呢?
設計意圖是通過例1一方面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題,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做好示范,規范書寫。通過例2,一方面檢查學生的配方的情況,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研究二次函數的平移問題時,有時頂點式更方便;通過變式讓學生認識到二次項系數正負前后要一致,保證一致后在研究圖像的變換。通過這些內容讓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綜合能力多樣化,只有進行深度學習才能靈活處理問題。
一方面《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另一方面,新高考實施后,數學科目的考查內容將更注重數學的實踐性,強化數學建模能力。而且近些年高考數學試題重視理性思維,堅持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的命題原則;倡導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做好深度教學,才能適應好當前新課標的要求、新高考的要求;才能培養出國家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版》
[2]《過程分析,深度教學的特征解讀》柳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