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光
【摘要】小學階段構建一個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對于每一位語文教師來說都是不斷追求的目標。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板塊,屬于難度相對較高的教學環節,探索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保證閱讀教學卓有成效,對保障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綜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手段。本文就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情景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小學語文;情景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小學科目,其具備極大的特殊性,與小學課程中的數學科目和英語科目進行對比,語文學科更加依賴情感。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學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顯得尤為重要,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獲取語文知識的不竭動力。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進行正向的情感表達,讓語文課堂成為具備活力和情感的課堂。
一、小學語文情景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缺乏明確的情景閱讀教學目標。對于語文課堂的構建,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堂語文教學時,往往會顛倒主次。諸如,在正式進入閱讀教學前,對一些話題的鋪墊過于繁多,使課堂的氛圍過于活躍化。這是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目標的體現。只有在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才能夠真正達到課堂閱讀教學的主次分明,邏輯明確。
第二,閱讀教學課前備課缺乏針對性。不少教師進行語文備課的過程中缺乏特殊性和針對性,很多老師會參照原有的現成教學方法進行備課及教案的完成,或者對于相關參考資料的教師用書進行大量的借鑒。而這樣的一種備課方法,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沒有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從而將會導致課堂沒有靈魂。
二、提高小學語文情景閱讀教學的策略
1.優化閱讀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環節
小學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不斷提高自己對相關內容的熟悉度,增加專業度,對教材的每一個細節進行透徹地分析和深入研究,了解不同的知識內容之間所存在的內在聯系。同時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實踐操作。在實踐操作中,教師將更加熟悉學生的難點,便于在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情景的引入將會幫助學生加深印象,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在進行情境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堅持學生的中心主體地位,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每一個環節要精心設計,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用心,以此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坐井觀天》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喜好進行了解,根據學生的喜好進行教學設計和角色扮演,挖掘出學生更多的才能,選擇合適的學生來完成角色扮演,分別飾演課文中的青蛙和烏鴉,讓學生能夠從“坐井觀天”這個故事中明確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抒發自己的感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自身的閱讀教學目標,對教學環節進行合理設計,對促進教學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2.在情景引入中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情感體驗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在語文的情境閱讀教學中,真正有價值的閱讀是需要鼓勵學生進行情感表達,不斷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是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靈魂。幫助學生在課堂的氛圍下聯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是最好的閱讀理解的方式。例如,在《媽媽睡了》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激發起學生內心深處對媽媽的感激之情,通過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情景引入中促進學生的情感表達,以達到更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3.促進讀寫結合,加深學生的理解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不斷促進讀寫結合。學生在讀中進行理解和吸收,是一個對知識進行輸入的過程,而寫的過程則是學生進行理解后的表達,是一個進行輸出的過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成為學生心靈的對話。實踐教學經驗也告訴我們,學生在吸收文本語言與精神營養后,自然會產生有靈性的奇思妙想。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開展讀寫訓練,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4.多種教學方法并舉,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第一,重視對于默讀、朗讀、背誦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教師在進行情景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更需要促進學生進行反復的實踐,使學生能夠增強自己的各項能力。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課外的文章,對學生進行特殊性的訓練,將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數量進行一個質的提升。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綜合性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二年級下冊的書目《格林童話》進行閱讀,通過對課外文章的反復閱讀,促進及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
第二,幫助學生進行自主獨立地選擇,注重感悟能力的培養。在情景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幫助學生能夠進行情感表達。同時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感悟能力。在進行情感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進行設計,采用更加多元化的形式進行引導,鼓勵和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大意進行把握。例如,在進行《小馬過河》這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自主獨立地對道理進行感悟,而不能采用傳統的方式直接告訴學生本課所體現的道理,注重對學生的感悟能力的培養和自主獨立的觀點的提出。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當今的語文教學越來越追求教學的科學性、先進性和時代性,已成為眾多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思考和不斷研究的重點。同時,社會對于教學方法的研究也越來越重視。教師在進行情境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舉,促進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加深情景閱讀教學的情感,促進學生更加注重情感體驗,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徐燕秀.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新思考[J].語文課內外,2020(4).
[2]李玉紅.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分析[J].語文課內外,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