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特紅
摘要:近年來家校共育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傳統教學理念不同家校共育模式更注重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配合、引導、監督、榜樣作用,因此不少國內小學開展“家長進課堂”的教學活動,通過家長進課堂活動起到監督學生、引導學生的作用,值得研究的是家長進課堂讓素質教育的推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推進家長進課堂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僅應該站在小學生的整體特點上,更應該結合以促使家長進課堂活動可持續性推進,本文主要探討小學"家長進課堂"策略推進。
關鍵詞:小學;家長進課堂;策略推進
前言
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下,小學教育已經突破了傳統模式的限制,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教學方法更加多元,學校專門組織了"家長進課堂"的教學策略,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在課堂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為家校共育提供了參考,另一方面通過這種活動可以實現家長和學生的共同進步,在家長榜樣力量的影響下,情感監督下,學生的學習意識會大大提升,當下很多學校都在開展這一活動,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在課堂中家長可以結合自身經驗,承擔起課外輔導員的角色,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的作用和內在要求
1.1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的作用
對于家長而言,他們處于不同的行業和崗位上,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同時有一定的教育經歷,在教育中可以和教師形成很好的優勢互補,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豐富的內容、課程,能豐富學生的課堂形式和內容。"家長進課堂"活動課堂迎合了家校共育的基本理念,凸顯了教育全方面培育人才的理念,更對家校合作教育進行了深化,將生活知識帶入了課堂,激活了教育的活性[1]。
1.2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的內在要求
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有一定的內在要求,家長在這一活動中扮演著教學活動課外輔導員和志愿者的角色,通過在很多小學的推行所取得的成績來看,是可行的,從整個教育角度來看,家長在"家長進課堂"活動還推動了教育的發展。為了更好地推進"家長進課堂"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應該充分考量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發展意識,充分把握"家長進課堂"活動的趣味實用。趣味是指家長為學生帶來的課程內容要具有趣味,如果在知識引入階段,家長不考慮學生的性格年齡,就會降低"家長進課堂"活動的效果,實用是指家長為學生帶來的課程要具有實用價值,盡可能地要以生活、學習等知識相關,才能在"家長進課堂"活動中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這兩點是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實施和開展的內在要求。
2 小學"家長進課堂"策略
2.1 傳授知識,拓寬學生視野
小學"家長進課堂"活動中,家長有著不同的人生閱歷,同時也處于不同的行業中,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常識,家長進課堂可以傳播課堂上沒有的知識,通過和學生、其他家長、教師的交流可以帶來更多的知識。在"家長進課堂"活動中,家長、教師、學生三方均需要協力配合,家長要保持良好穩定的情緒,將可靠的情緒傳遞給學生,才能從積極的方向影響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并給學生帶來課堂中沒有的知識,進而推進"家長進課堂"活動的開展[2]。部分家長由于缺乏經驗在進入課堂后,情緒不安,無法有效傳播,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積極邀請家長參與課堂教學,讓家長在課堂中講解自己的行業知識、生活常識等內容,家長受到邀請后,就可以做學生的課堂陪伴者,也可以做知識的傳播者。為了讓家長更好的將知識帶進課堂,在"家長進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重點講解傳授知識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對家長所講解的知識進行提問,在教師的引導下“家長走進課堂”會更加高效,最后通過學生的交流,提升學生知識體量,提升學生的認識。在"家長進課堂"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家長進行短暫的交流,分享在"家長進課堂"活動中傳播知識的經驗,通過家長間的交流可以讓家長受到啟發,了解"家長進課堂"的意義和價值,提升了"家長進課堂"活動的展開效率。例如,一名學生家長是一名計算機工程師,在一次"家長進課堂"活動中為學生帶來了豐富的計算機知識,闡明了數學在實踐中的應用,提升了學生的見識。
2.2 共同配合,做好監督
很多教育意識不足的家長認為學生在學校學習就足夠,不需要自己的參與,但是也有部分家長望子成龍,不僅做好家庭作業的監督,還額外布置了作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導致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3]。在"家長進課堂"活動開展的背景下,為了讓家長有正確的輔導意識,監督好學生,教師可以組織家長知識交流活動,以分享課外“學習方法”為主,借助家長的經驗讓家長將學習的好方法帶到課堂中。活動中,教師可以邀請不同家長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親子教育方法,同時鼓勵家長進行自由交流,交換經驗,在家長的交流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向家長宣傳如何將自己的“教學方法”帶到課堂中的技巧,并鼓勵家長在課余時間進行總結和歸納,然后帶到課堂中,分享給學生。在活動中一位在輔導班工作的學生家長說:“可以給孩子買一些不同科目的趣味閱讀書,和學生一起閱讀書籍,獲取知識,提升自我,同時還給學生帶來了趣味的故事”。另一位家長在此次"家長進課堂"活動后深有感受說:“我以前總覺得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參加完這一活動后才明白我之前的想法大錯特錯,教育孩子應該家校同力,并且要采用正確的教育輔導方法,今天我說一說我個人關于“學習方法”的一些建議,學習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在學習時可多聯系生活案例,這樣學習才會通俗易懂”,通過這一活動,改變了很多家長的意識,有效推動了"家長進課堂"活動。
2.3 結合實際,科學傳授
當然對于大部分家長而言都缺乏科學的知識傳授技巧,多數家長并沒有實際的知識傳授技巧,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讓家長在交流探索中分享科學傳授知識的技巧,為了促進親子關系,提升"家長進課堂"活動的效果,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家長不懂課堂分享知識技巧的這一問題,教師就將學生家長請到學校,讓家長在觀察中掌握傳授知識的技巧,通過教育觀摩活動讓家長掌握正確的知識傳授技巧。經過觀摩活動后,一位家長深有感觸說:“我之前不同知識傳授的技巧,在課堂中分享知識時總是絮絮叨叨,占用了大家很多時間,經過這一次的家長教學觀摩活動,我掌握了知識傳授的技巧,應該有條理的分享知識,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做到科學傳授,也才能提升"家長進課堂"活動的效果,讓學生得到提升和成長”。
3 結語
綜上所述,"家長進課堂"活動的推進百利,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對學生的教育不應該只依靠學校,要充分發揮家長的引領、監督作用,才能將學生教育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張賢金,吳新建,葉燕珠,汪阿戀.小學“家長進課堂”策略推進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03):127-129.
[2]朱晴.開發家長資源形成有效課程的策略研究——以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德潤園小學“家長進課堂”為例[J].教師,2019(34):13.
[3]李莉.家校共建之家長進課堂的新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19(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