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翻轉課堂模式,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進行有效激發,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有效調動,以此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運用微課資源、引導自主學習,尊重學生差異、自主選擇內容,引導自主探究、提升學生能力,進行有效指導、化解教學難點,借助實驗教學、提升教學效率等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探索;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2)09-0118-03
收稿日期:2021-12-25
作者簡介:田敏(1982-),女,本科,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進行有效激發,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有效調動,以此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翻轉課堂上,教師可以將部分課外知識點引入課堂,使得原有教學內容得到豐富,讓課文知識為教師解讀教材內容助力.在高中化學翻轉課堂上,教師需要認真備課,同時積極轉變教學思想,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將開放性的元素引入翻轉課堂,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鍛煉,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
1 運用微課資源,引導自主學習
翻轉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教學微課視頻的方式,完成課前預習任務,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教師在線上發布的教學課件,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在此環節,教學資源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教師需要對教學資源進行科學選擇,保障教學資源的優越性.在制作教學視頻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全方位搜索優質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此處提到的優質教學資源,主要指的是:與學科教學要求相符、與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相符,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有效拓展,實現學習效率不斷提升的資源.優質的教學資源不僅局限于教材,還包括諸多課外內容.
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圍繞教材知識點展開教學,讓學生形成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初步認知,然后教師可以引入不同的氧化還原反應,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氧化還原反應與氧化劑、氧化還原反應與還原劑之間存在的關系.在此過程,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圖示,引導學生直接觀察化合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存在的關系.借助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化學知識的深刻認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答疑解惑環節,讓學生提出自己預習過程遇到的難題,然后由教師給予學生提示,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難關.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豐富教學資源,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化學素養的發展.
可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錄制相應的微課,并在課前推送給學生,以此作為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的有效資源,這樣,就能夠達成高效化教學目標.
2 尊重學生差異,自主選擇內容
在翻轉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錄制教學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后也可以反復觀看實驗步驟,從而加強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化學課堂上,假設學生沒有通過實驗完全理解知識點,或者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腳步,就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以此挖掘化學知識的本質,了解化學知識的真正內涵.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進行鞏固學習,就能夠在課堂上緊隨教師的步伐,不斷強化實驗學習效果,減少犯錯幾率.當教師的基礎知識體系比較牢固時,他們就能夠準確操作實驗,從而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感受到實驗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此時,學生就不會再以被動、消極的態度對待學習,而是開始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科素養自然就會得到提升.
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需要事先制作好教學課件.在圍繞教學微視頻展開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圍繞知識薄弱點展開進一步的學習.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課堂上,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對知識點進行分類劃分,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能夠不斷積累基礎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課堂上,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主次,區分重難點內容,能夠增強教學效果.在課下,學生就可以自主學習次要知識點,或者對已有知識結構進行補充,從而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3 引導自主探究,提升學生能力
在高中化學翻轉課堂上,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相比于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高中化學知識點的抽象性更強,學習難度明顯加大.在課堂上,教師如果按部就班,圍繞抽象知識點展開單純的言語講解,就難以讓學生形成對知識點的正確認知.部分學生可能長時間深陷思維誤區,喪失學習化學知識的信心.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幫助學生走出困境,結合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給予他們恰當的引導,同時鼓勵他們進行自主探究,深挖化學知識的內涵.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問題交流空間,鼓勵學生積極發散思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化解問題,突破困境.
例如,在“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限度”的教學中,教師不應該直接向學生灌輸知識點,而是可以鼓勵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自主探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學習難點.當學生完成了問題探究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成果展示,相互分享學習經驗.在此環節,教師需要認真傾聽,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足,然后結合這些問題展開具有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
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可見,在高中化學翻轉課堂上,學生能夠獲得更大的學習收獲.
4 進行有效指導,化解教學難點
在高中化學翻轉課堂上,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分析和探究主題.自主學習過程,學生需要反復觀看教學微視頻,逐漸學習和掌握知識點.但在自主學習過程,學生必然會遇到一些難題,此時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學生就容易陷入學習困境.對此,在制作教學微視頻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障礙,調整微視頻教學內容.一方面,教師在制作教學微視頻的時候,需要進行充分考慮,以具象的方式轉化抽象知識點,增強知識點呈現方式的趣味性,讓學生突破思維障礙.在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積極學習情緒高漲.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然后針對學生的問題展開重點講解.借助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重要知識點的認知,以此形成深刻印象.在圍繞典型問題展開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有意思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內容.
例如,在“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限度”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物質的量”這一新化學計量單位引入課堂.在初次接觸這個新概念的時候,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因而會存在認知障礙.這種情形下,教師就可以使用動畫的方式,將這部分抽象的知識點進行生動呈現.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圍繞“化學計量家族”制作一個有趣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知識.歸納總結各種化學計量單位,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能夠幫助學生完善認知結構,使得學生加深對“物質的量”這一計量單位的認知.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能夠突破學習困境,化解難點知識,并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
5 借助實驗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需要重視實驗教學,發揮出實驗教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在進行實驗課堂創設過程,教師可以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基于現有實驗條件,制作教學微視頻,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促進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認知.在微視頻中,教師可以設置清晰的實驗步驟,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了解化學實驗現象,促使學生實驗學習效果的增強.
例如,在“配置溶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但在進行溶液濃度配置的過程中,學生的操作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符.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以調整實驗教學計劃,優化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將事先制作好的教學微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然后講述實驗操作要領,引導學生對實驗形成初步認知,之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從而達成高效化教學目標.以上案例中,借助這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操作,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發揮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價值.又如,在教學“金屬的冶煉”時,這節內容對學生而言相對比較陌生,所以僅憑學生的想象,無法深刻地理解相關知識.為了更加直觀,多媒體的作用可以更好地顯現.教師可在屏幕上播放工廠冶金的過程,從而方便學生更直接地了解.這種動畫事情的方式,不僅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還能增添課堂趣味,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中高效地完成學習.不僅是這部分內容,很多知識點都可用類似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就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以動態方式呈現現實場景或實驗現象;而且動態的教學也更容易讓學生投入其中,這都是多媒體教學本身的優點.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在了解多媒體教學功能的基礎上,讓其最大程度地發揮對教學的推動效果.
總之,在高中化學翻轉課堂上,教師需要豐富教學內容,調整教學節奏,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用翻轉課堂模式展開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鍛煉,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軍.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化學“5.5環節”課堂教學模式[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4(1):5-6.
[2] 張梅.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中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高考,2018(3):147.
[3] 殷冬偉.基于翻轉課堂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研究[J].高中數理化,2015(16):59.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