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麗



【摘要】有別于評價標準單一、重知識本位和結果的傳統評價,增值評價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關注一段時間內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學業成就的變化。小學中年段學生處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語言表達呈明顯的轉變,利用增值評價考察學生寫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促進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增值評價;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增值評價將學生過去的學習情況和當前的情況進行對比,描述了學生個體接受一段時間的學校教育之后自身所發生的變化,是個體進步程度的考核。與傳統評價不同,增值評價重過程,聯系學生已有的基礎和最終考察的結果,其觀測點涵蓋學生學習的起點、過程和結果,是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的有機統一體。
一、依據課標,建構評價體系
小學中年段學生語言能力迅速發展,既承接著一、二年級的字詞學習,也為五、六年級規范、生動的語言表達打下基礎。這階段的學生具備獨立的識字能力,能進行自主閱讀;有一定的詞匯量,能將學到的詞語運用到句子中,也能把生活中新奇、印象深的感受通過習作的方式記錄下來。閱讀的積累直觀地反映在習作中,在語文核心素養的導向下,把評價的內容聚焦在中年段學生的寫作具有實際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在整體和學段上為教師和學生制訂了課程目標與內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指導作用。統編版教材編排上具有梯度性,教學內容相互關聯,層層遞進,逐步實現教學目標。學生可參照《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查看是否達到學習的基本要求。教師應結合課程目標和評價建議,設置評價目標,制訂評價標準,考察學生學習進程和目標完成度。圍繞學生的寫作能力,構建以下評價體系(圖1),圖右“語言準確通順、主題突出”等內容是習作評價的標準,圖左“自主學習、反思質疑”等內容是增值評價運用到書面表達中,學生思維品質和情感態度得到的發展。
二、關注學生起點,進行層級評價
增值評價在兼顧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突出評價過程,強調學生的發展。明確評價內容和目標是實施增值評價的前提,評價的目的是讓學生的知識獲得增長,語言技能得到提高,情感態度得到發展。這是落實語文要素的過程,也是促進學生增值的過程。
為有效實施增值評價,首先要關注學生知識起點,分層次進行增值評價。三年級學生經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基本能達到以下學習目標:具備一定的字詞儲備量,能將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用在寫話中;與人交往時,自然大方,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并進行簡要復述。在衡量學生實際水平、確定學習起點方面,教師參照評價目標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成果、情感態度進行綜合考評。根據學生日常表現和作業反饋情況,初步給學生評定等級;再通過問卷調查表,了解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喜愛程度及心中期待的習作課堂形式,給出最終評價等級。如表1,為兩位學生的評價記錄。他們的起點等級不同,若按當前學習情況評定等級,學生小宇的等級高于小彩;若從學習的增量看,他們等級相同,學生得到增值等級。這將提高起點較低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對起點較高的學生而言,他們將努力獲得更多的增值。
三、注重評價反饋,實現增值發展
評價應落實在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在評價中獲取反饋結果。教師關注評價反饋,能更好地把握學生學習進程,調整教學方式,進一步給出診斷性建議。學生關注評價反饋,能發現問題所在,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能。增值評價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變化,在實施增值評價時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以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為例(表2),探討不同主體的評價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習作后,自己讀一讀,對照評價量表,按照“沒有達到、基本達到、達到、完全達到”進行星級自我評價。按照量表中標準對習作進行修改,修改后再次進行自評。接著,小組內分享習作,成員之間互評,并說明給分理由及對方需要改進的方面。教師巡視指導,選取不同程度的習作,引導學生思考及借鑒,并對典型性問題進行講解。從構思作文到完成作文,再到自評、他評、師評幾個階段,學生根據評價反饋不斷修改習作,他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學習的起點和最終成效,語文必備能力得到發展。面對學生最終呈現的習作,教師對學生修改過程付出的努力撰寫激勵性評語。在此實踐和激勵中,學習價值得到肯定,更能感受到能力提升帶來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馬玉春.增值評價:兒童語文素養評價的思考與實踐[J].基礎教育課程,2020(21):65-72.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