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措姆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中,在教育行業,教師應該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動態化教學,增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本文就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化和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展開相關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是實現課堂創新、構建高效化課堂的必經之路,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務必及時地更新教學理念,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和能力,構建高效化數學課堂。
1.信息技術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幫助
1.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調查發現,很多小學生對數學極度缺乏興趣,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數學是一門很難學的課程,導致其出現了畏難心理,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只要死記硬背就能很好地提高成績,而數學理論和概念卻不是通過記憶能解決問題的,所以很多學后生直接放棄了數學課程。基于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數學知識化繁為簡、化整為零,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重拾數學學習自信,帶領他們感知數學魅力,提高課堂體驗,進一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為后期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1.2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可以打破學生的二維思維空間,將靜態物體動態化、三維化呈現出來,將抽象的知識生活化、立體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教學效果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且在信息技術下,傳統課堂的枯燥氛圍不再存在,反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獵奇心理,將課堂氛圍逐漸輕松化,學生的思維逐步得到釋放,哪怕是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也可以對數學知識展開自主學習和自主聯想,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積極作用,隨著學生數學思維的打開,教師在教學時學生可以快速消化和理解知識,進一步提高數學課的授課質量。
1.3有利于拓展學生學習空間
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學生傳統學習方式,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習知識外,還可以在家里或者其他場所隨時開展學習,只要是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進行數學學習。受信息技術傳播的變化,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板書來傳遞知識,而信息技術優化背景下,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錄制成短視頻,借助網絡平臺以供學生下載學習。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在互聯網中搜集相關數學史料和發展史,拓展自己的數學視野,延伸數學知識面。
2.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方法
2.1創設不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必須把學生放在最主要地位,在課堂設計中必須貫徹以生為本理念,所設計的課件也必須完全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需要,小學生年紀小,無法保持整節課的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師應該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認識圖形”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正方體、圓、球和長方體,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生活中的圖形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出來,比如將梯子、書本、地球儀、氣球、圓珠筆等等,當播放到梯子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這是怎么圖形?”如此類推,可以有效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信息技術輔助,突破教學難點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由于知識的深度和難度導致在學習時很容易出現困境,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輔助教師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消化難點知識。例如在“圖形的運動”課中,一些想象力匱乏的學生很難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概念描述,通過動畫展示出來,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突破概念難點,提高理解能力,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恰當地增強課堂趣味性,有利于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在課程尾聲階段,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有哪些沒有掌握的知識,并將其在課后錄制成短視頻,上傳到班級群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情,對癥下藥進行觀看復習,在觀看微課短視頻時,學生可以暫停、后退、快進,相較于線下教學,微課可以完全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將教學難點順利突破和解決。
2.3整合教學資源,啟迪學生思維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以教材為主要參考資料,教學設計也比較狹隘,再加上分數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教師在備課時都是以提高學生成績,突出考點為主,這種有限的教學資源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啟發,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針對此類情況,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拓展學生數學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比如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類似問題,拓展學生的解題能力,豐富學生的數學題庫。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向學生傳遞數學史料知識,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研究數學發展史,啟發學生思維。
2.4利用信息技術,培養自學能力
在傳統說教式教學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教師講述的知識,一旦遇到問題往往都是直接求助教師或者是通過互聯網搜集答案,長此以往,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養成了一定的惰性,不愿意主動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在信息技術教學優化下,教師可創造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思維方式,使學生的能動性完全激發起來,從而帶動學生進行自由探究,培養學生的自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后練習中,傳統刷題式作業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教師可以將其改變成視頻觀看作業,通過觀看本節課的課程總結,強化學生的記憶,在潛移默化中拓展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優化信息技術教學,挖掘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巧妙地將其結合到小學數學課中、課后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活躍教學氛圍,使得數學課堂變得動態化、多樣化、豐富化、趣味化,以此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訓元. 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 環球人文地理, 2016, 000(010):213-213.
[2]張令環. 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 現代農村科技, 2012, 000(015):70-70.
[3]倪鵬程. 優化信息技術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法寶——例談小學數學教學滲透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 小學時代, 20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