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廷
摘要 :當下正處于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社會對企業的要求不斷提高,企業要完善內部的管理體系。柔性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個性化管理理念。企業應該不斷調整管理方式,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保證企業穩定發展。
關鍵詞: ?企業經濟管理;柔性管理;運用分析
引言
柔性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相較于傳統的剛性管理,更注重人文與科學。柔性管理的方式拉近了管理階層與基層員工的距離,提高基層員工的歸屬感和自信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確保企業長期健康的發展。
一、企業經濟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概述
柔性管理強調以人為本,將職工放在管理的核心位置,提高員工的自信心,激發員工的創造潛能,柔性管理能夠幫助企業營造輕松和諧的工作氛圍,樹立企業文化,引導員工自覺發現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柔性管理區別于剛性管理,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人文性,可以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同步發展,提高基層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后疫情時代,對員工的人性化管理已經成為了企業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
二 、 ?企業經濟管理中柔性管理的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正處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改革開放后,我國企業規模迅速發展,但內部管理理念和組織構架仍然存在問題,經濟管理制度不夠嚴謹,缺乏緊急備案,內部的責權判定不夠明確,管理混亂,整體的經濟管理效率不高。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盲目擴大規模,經濟管理制度與企業發展需要之間存在矛盾。
1 人員崗位不匹配
目前大部分企業將重心放在日常生產經營,對員工的能力和素質考察力度有限,人員安排隨意性強。企業忽略了培訓期間的引導,加重的人員崗位矛盾問題。與此同時人力資源配置矛盾突出,企業內部員工流動性較大,一味追求高學歷、重點院校人才,在人才進入企業后反而出現閑置現象,付出與回報不平衡。
(三)薪酬評價體系單一
長期以來企業的績效考核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統一組織員工的考核結果相似,考核指標的量化程度有限,缺乏客觀指標,無法科學地體現出員工的工作水平,導致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固定工資所占比例大,獎金浮動有限,薪酬制度缺乏針對性,限制了中高層管理者、核心技術崗位員工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企業經濟管理中柔性管理的運用分析
(一)注重職工的真實需求
在柔性管理過程中更加注重直觀的個人需求,調動員工本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者要樹立科學的管理意識,改善各項管理制度。柔性管理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要保證工作按時按量完成的情況下,尊重員工的個人意愿,推進整體的政策個性化發展,使每一位員工成為此柔性管理模式下的受益人。管理人員要積極和企業領導進行匯報,擴充個人發展的空間,充分發揮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確保政策的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企業應該采取剛柔并濟的方式,促進各項事物平衡發展,樹立紅線意識,通過有效的剛性管理,確保生產的有效性,同時要加強企業內部的文化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柔性管理中重要一環,管理者要構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營造輕松愉悅的工作氛圍,使員工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增強員工的主人翁精神。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聆聽員工真正的需求,減少對或錯的直接判斷,綜合利用物質獎賞與精神激勵,多管齊下強化柔性管理制度。
(二)引入多種技術手段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在傳統管理過程中,巨大的工作量使基層員工身心俱疲,而柔性管理機制可以給予員工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鼓勵。當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給企業的經濟管理帶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在柔性管理中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快速收集工作信息,及時發布通知,提高信息的傳達效率,創新經濟管理模式,降低后續的管理成本,分析企業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推動產品結構多樣化,提高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提高員工與管理層的溝通效率,加強企業反映的靈敏度,幫助企業快速應答,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例如,柔性管理在設計過程中要綜合工作內容、員工績效等要素,對員工的工作類型進行分類,分為核心員工、技術員工、基層員工等多種類型。核心員工日常的工作壓力較大,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要給予員工更多的權力,引導核心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經濟管理中,而對于一些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員工而言,可以結合崗位特性制定工作說明書,滿足其精神需求,實現人力資源與柔性制度的有機結合,確保后續工作有效開展。此外,企業要進一步擴大自身的招聘途徑,綜合社會招聘、大學專場招聘會等多重方式,構建全面的柔性人才選拔機制,確保企業內人力資源合理配置,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提高自身的經濟管理水平。
(三)完善績效考核機制
科學有效激勵機制能夠提高企業的日常工作效率。因此,要動態監控員工的成長軌跡,注重挖掘員工的創造性,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要著重收集職員在工作表現中的數據資料,根據崗位評價法則。建立員工的個人成長檔案,從員工入職開始,人力資源部門要動態關注員工的工作表現,將員工工作表現記錄在案。要尊重職工、依靠職工,把職工放在突出位置上,在整體管理過程中,充分利用和開發人力資源,開展綜合多種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激發職工的創新精神,實現職工的全面發展。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要以人為本,從員工出發,真正幫助一線員工解決問題,實現凝聚人才、培育人才的最終目的。
例如,企業要根據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客戶評價等多重指標進行綜合考核,從而確定員工的晉升、聘用、淘汰,通過有效的績效考核指標,及時指明員工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幫助職工優化企業生涯,激發基層職工的工作潛能,從而保證企業保持活力。
四、總結
柔性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管理方式,與現代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相輔相成。企業在管理過程中應該推動柔性管理和剛性管理相結合,提高員工工作的創造性、主動性,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促進員工之間的階層交流,及時了解職工的真實需求,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穩步增長。
參考文獻:
[1] 張玉金. 論企業經濟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作用[J]. 經濟管理文摘, 2020, (5):58-59.
[2] 王添躍. 企業經濟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作用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0, 第23卷(6):94-95.
[3] 田迎春. 企業經濟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有效運用探究[J]. 環球市場, 2020, (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