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奇的教學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中。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微課最大的特點在于以較小的容量包含較大的教學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大部分高中學校都在積極推廣微課的教學形式,結合微課與課堂上的學習融合,共同促進高中生的學習效果有所提升。本文針對微課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并提出了部分策略,希望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4-105-03
【本文著錄格式】謝麗蘊.探究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課外語文,2022,21(04):105-107.
眾所周知,目前國家政策越來越傾向于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被社會各界廣泛重視。值得注意的是,對高考生而言,語文在高考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不論選擇何種科目的學習,語文都會作為必考科目出現在高考中。由此可知,提高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是當前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為了維持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高中語文教師必然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產物探索出新奇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
一、微課的概念及特征
所謂微課就是基于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而出現的新產物,這是一種突破以往教學方式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便捷為次要特征的新教學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微課最大的特征體現在“微”字上,這里的“微”是指它所占用的庫存量較小,但是卻包含了主要的知識,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特征將微課的地位直接抬升到高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地位。正是由于微課依賴于互聯網,因而其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時效性。它可以將社會熱點特別是與高中語文教學相關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通過視頻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對高中生而言,在他們普遍的認知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以黑板教課、教師口頭傳授知識為主,雖然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著些許的互動,但對某些個性內斂的學生而言,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忽視這些性格內斂學生的教學訴求,使他們心中的疑難困惑難以通過教師進行解答,微課可以很好地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化。實踐證明,目前一些高校將微課形式的教學模式廣泛應用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最大的反應效果就是極大地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因而,微課以自身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傳統教學方式的某些部分是必然的。
二、微課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優勢
(一)有助于節約課內課外時間
對高中生而言,他們面臨著比任何階段都大的升學壓力,教師的教學壓力在這一階段也格外沉重。高中課堂時間的緊迫性使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抓緊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學生解答疑惑的時間就會相應地縮短甚至沒有機會,所以大部分教師會將解答疑惑放置于課后時間,但是,課下時間僅有十分鐘,對那些疑惑較多的學生來講是不足夠的。因而,微課的作用就有所體現。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便捷形式在學生中收集他們在語文知識上存有疑惑的問題,這些問題集中反饋給教師,教師將問題的答案用直觀易懂的方式錄播到微課當中。學生在校內接受完相關的學業任務之后,在家通過互聯網及時觀看微課找尋教師解答的對應自身的問題。這樣的微課教學形式在課上課下兩個時間段,不僅為學生解答了心中的困惑,也充分利用了時間。
(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高中生這個階段的個性表現和差異都非常明顯。普通的教學課堂教師可能無法顧及與每個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語文教學講究說、寫等多個形式,這些形式缺一不可。那么,對高中語文教學課堂而言,必然要有緊密的師生互動。但是,大部分的語文教學課堂展示出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較弱。究其本源,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對自身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個性所導致的。有的學生樂于與教師進行互動,喜歡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然而有的學生喜歡私底下和教師進行溝通,探討學術問題;另外還有些學生喜歡通過網絡媒體的搭建和教師進行問題探討。我們不能隨意評定這些行為的正確性,不同的學生對課堂互動的態度不同。為了確保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落實,讓學生確確實實地接受到語文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形式搭建模擬的互動平臺,特別是對那些喜歡私底下交流的學生。教師通過微課形式教學,將所要互動的問題放置于微課內容設計當中,再利用各種新型的媒體交流軟件,例如學習通、釘釘等,在留言區進行留言,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落實教師的教學效果,兼顧與每個學生之間的交流程度,在尊重每個學生個性的基礎上盡到作為語文教師的義務。
(三)有助于推進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進程
高中生所學習的語文知識基本圍繞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是日常的學習內容,還有最終的高考考點,這其中包括文言文、古詩詞、文學家著作等。高中作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點階段,改進傳統教學模式是必需的。以往在進行中華優秀文化的學習時只是教師口頭教授學生文言文相關知識。由于文言文經歷過文化的沉淀,因此對處于現代的高中生來講,他們在學習文言文、古詩詞時很難通過自身的感受去體會字句背后作者的時代背景。因此,使用微課形式進行教學模式創新是必要的。在微課教學方式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將主要的文言文關注知識點以微課的形式將重要的字詞摘錄出來進行具體分析,在分析時可以穿插動畫效果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推動中華優秀文化是學生的義務,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應當著重注重優秀文化傳承問題。微課的出現是支撐優秀文化傳播進程的一項有力工具。
三、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方案
(一)在預習過程中穿插微課教學內容
微課以其便捷的方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以視頻內容的形式可以簡單、明了地向學生展示重點內容部分。學生自身在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課前預習時,往往一頭霧水無法抓住重點,這是常見的現象。針對這類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語文教師可以合理地應用微課形式開展教學活動。
首先,要加強教師的微課運用綜合能力。對一個教師而言,掌握穩定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從地區來講,城市中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要高于農村的教師。但總的來說,在普及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的應用之前必須明確教師是否擁有一定的設計能力。各大高中學校的相關領導可以針對這類問題為教師安排微課探討調研會。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微課設計的專業人士,將微課設計的關鍵步驟講授給教師,教師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之后才能確保之后的微課應用方案研究。另外,在教師掌握了一定的微課設計技巧之后,學校可以在教師內部舉辦微課設計大賽,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時,可以讓每個年級的語文教師設計相對應的微課,微課內容必須要包括這篇文言文的內容,與此同時要設定微課的要求:美觀大方、內容充實、吸引學生觀看興趣等,基于這些要求教師會給出豐富多彩的微課樣品。學校聘請相關的專業人士對這些微課進行評價最終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優秀作品可以在學生當中進行學習。這個過程也間接促進了教師設計微課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課堂進行之前為學生展示微課內容。高中語文課堂學習如果脫離了預習環節,那么課堂最終的效果反饋是欠佳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特別是文言文和詩詞的學習,如果學生不提前對整個文章的字詞句進行翻譯和把控,那么課堂上教師所點名的重要知識學生會出現一頭霧水的現象。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為了使學生預習更加充分、更加有方向,教師應當在預習環節為學生發放資料。但對學生而言,直接的文字、圖片無法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會讓他們感受到無聊。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微課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記念劉和珍君》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本文的時代背景以及魯迅的資料進行集合整理,在微課中穿插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保證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將整個視頻觀看完畢并且學習到有效知識。學生在了解到魯迅的相關知識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之后,才會更加深刻清晰地了解當時作者寫下這篇文章的心境和感情。預習環節的把控對整個課堂的學習效果產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若要充分保障課堂效果,必然要將微課的教學形式納入教學大綱中。
(二)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微課教學內容
首先,一堂高中語文課的開始基于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案,因而,對高中語文教師而言,他們在教學方案設計中必然要考慮到微課的教學內容。眾所周知,不論何種科目的學習,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都必然需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時需要思考如何在課堂上有效運用微課。
其次,聯系多種教學方式。微課主要是以視頻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對高中生而言,他們所看到的最多的教學方式便是利用多媒體進行PPT展示。然而長時間使用多媒體單一的教學形式會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因此為了改變這種現象,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微課與多媒體結合起來,以多媒體PPT為主、微課視頻為輔。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二《故都的秋》一課時,教師在海量的網絡資源庫中尋找相關的圖片、音樂、講解視頻等,在PPT中進行穿插展示。微課主要講解《故都的秋》這篇文章背后的時代背景以及秋色描寫的絕妙之處,在高中語文教師基本進行了秋色解釋之后,通過微課加深對這些秋色景物的描寫。一方面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加深對秋色書寫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定的休息時間。
(三)課后知識鞏固穿插微課教學內容
首先,每個科目的學習之后都對應有相應的測驗,測驗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試卷上的分數,而是讓學生查找自己在學習之后還存在的問題。傳統的測驗是通過書上的習題或是教案組所出的習題又或是平時的考試進行,雖然可以有效反饋出學生的學習情況,但長期的測驗會占用大部分的時間,特別是在高中生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另外,學生復習的進度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有些復習時間長,有些復習時間短。傳統以分數定等級使部分學生由于復習時間不同而會對測驗產生不滿心理,因此,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保證學生最后學習成果反饋的真實性,教師可以以微課形式布置測驗。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詩三首》一課時,教師通過課堂上對詩詞的分析和常考句子的理解以及重點字的解釋之后,學生對本文的學習重點有了把控,之后教師以微課的形式發放視頻和習題訓練,視頻主要是對整個詩詞的重新梳理和重點的再次講解,在每個知識點講解之后教師為了防止學生私底下為了追求分數出現作弊的現象,對問題的回答時間設定3秒間隙,保證測驗的公平性。
其次,科目學習之后教師需要對每篇文章的重點進行整理。但是大部分學生如果不在教師的引導下很難自主地進行知識復習。針對這種情況,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迫在眉睫的。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了基本的知識之后課下要及時復習,如果不復習就會出現知識丟失的狀況。微課的形式可以跟隨語文題材進行改變。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三《勸學》一課時,文言文對學生的記憶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驗,不論是字還是詞句,文言文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要舉一反三,還需要學生學會把握文言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是必需的環節。從微課形式出發,將重點字、詞、句以微課的形式讓學生在空閑時間不斷播放,比起課外輔助資料上枯燥乏味的文字來講,對高中生也算是一種休閑放松身心的方式。高考對文言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默寫要求對字、詞、句精準把握,文言文閱讀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搭建以往的學習經驗,在以往學習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文章拓展字的另外一層含義,這對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出了新挑戰。但是,隨著微課普及程度越來越廣,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也會逐漸加強。
四、結語
在高考變革的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學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雖然微課以其優勢出現在高中教學的課堂上,但是不可否認這背后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微課為主要形式的新教學模式必然會不斷進行創新,揚長避短,推動中國語文教學進程。
參考文獻
[1]丁曉芳.探究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外交流,2019(34).
[2]郭偉.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誤區與優化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2020(9).
[3]馮麗麗.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6).
[4]曹國亮.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11).
[5]黃甜.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與策略探討[J].新作文:教研,2019(11).
附? 注
此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教育信息化2.0時代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中職語文微課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GS[2020]GHB2131課題研究論文。
作者簡介:謝麗蘊,女,1983年生,甘肅永昌人,本科,中專講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