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 王月 潘雪婷 閆張曼
摘 要: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一直備受各界關注。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深入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具有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素質拓展訓練在我國發展較好,它對人的身體成長和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有著促進作用。本文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對素質拓展融入中學體育課程之間的相關性、必要性及可行性進行分析,希望能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體教融合;素質拓展;中學體育;
1體教融合背景
1980年“體教結合”提出到今天,“體育”與“教育”的關系逐步清晰,兩者從根本上是同源,從“結合”向“融合”過渡也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過去,體育結合的難點在于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之間因目標價值取向的迥異而形成了制度壁壘、渠道不暢、資源分散、體系缺陷的短板,并且在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教育體制及培養主體、培養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分歧,一系列問題制約著“體教結合”良性的發展。在“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為推動我國青少年文化學習與體育鍛煉協調發展,體教融合新時代在探索中劃開序幕。通過體育、教育部門融合思想、目標、資源、措施等多方之力,齊力為我國邁向體育強國隊列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1]。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指示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具有中國特色體教融合發展,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錘煉意志、健全人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2020年4月,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發布,進一步明確了用融合觀看待解決體育與教育兩者之間的問題,成為我國今后體育、教育事業頂層設計的新理念。《意見》將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放在工作重要位置,目標是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當今體教融合新目標的確立,為我國學校體育改革指引了新方向,這符合我國體育、教育發展的歷史規律,同樣為今后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備人才保障和體制機制支撐,帶動了學校體育發展質量和品質的雙重提高。
2素質拓展訓練的相關概念及定義
素質拓展訓練是一種以提高心理素質為主要目的,兼具體能和實踐的綜合素質教育,它以運動為依托,以培訓為方式,以感悟為目的[2]。它與傳統的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相比,少了一些說教和灌輸,多了一些運動中的體驗和感悟。拓展訓練能使青少年學生激發個人潛能,培養樂觀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提高溝通交流的主動性和技巧性,樹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團隊精神,極大增強合作意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因此,這種培訓方式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經驗、體驗社會教育、形成正確的人際、情感和社會性價值觀等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青少年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項[3]。
3素質拓展訓練與中學體育課程的相關性分析
3.1素質拓展訓練與中學體育課程的培養目標相關性分析
在《體育與健康標準》(2017版)和《新世紀青少年素質訓練計劃》(2016年)明確指出兩者的目標,其中體育健康課程根據“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構建了五個領域、三個層次的課程目標體系,學習領域主要目標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新世紀青少年素質訓練計劃是深化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提高青少年素質的重要工作項目,以青少年素質發展需求為導向,其主要目標體現在提高思想品德素質、科技文化創新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因此,從以上總結中可歸納出二者在培養目標方面有許多一致的地方,二者都以提高學生的身體及心理素質為主要目標,以及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促進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為目標。
3.2素質拓展訓練與中學體育課程的課程設計相關性分析
素質拓展訓練課程主要是由培訓師講解規則、學員體驗、學員組內交流、學員分享、培訓師總結、學員整合與應用的過程,中學體育課程主要是由體育教師講解、演示、學生練習、師生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糾錯、學生總結及應用的過程。因此,結合之前對二者課程設計的介紹,素質拓展訓練和體育課程的課程設計在某些設計點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在部分實施方法和細節上仍然有很大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在素質拓展訓練的全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和在體育課程中是不相同的,學生的體驗感和參與感也有很大的區別。
4素質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課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素質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課程符合體教融合的歷史趨勢,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及身心健康發展是第一位,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實現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素質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教學順應了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同時也是體育教學向素質教育方向改革的需要,同時促進體教融合的展現。將素質拓展訓練與中學體育教學相融合符合目前課程改革的規范,在體育課程標準實施過后與之前的標準進行比較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教學方面仍采用應試教育為主,丟失了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目標上體現出教師仍以知識傳授和動作技術掌握為主要目標,缺乏對學生心理上的需要的關注。素質拓展的教學目標有效地補充了傳統體育教育對于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上的缺失,因此素質拓展融入中學體育課程是有必要的。
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參與活動鍛煉的重要場所,學校具有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的主客觀條件:學生、教師、活動場地。素質拓展課程對于器材設備、基礎設施要求不高,在客觀條件方面大多數中學都能夠滿足。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是對傳統體育的重要、有效補充,與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不相違背的。素質拓展課程強調“體驗式”的學習,主要分為五個環節:體驗-分享-交流-整合-應用,對傳統的體育教學課程設計的一個有效的補充,并且拓展訓練培養的“認識自身潛能、增強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煉戰勝困難的毅力、啟發想象力和創造力、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溝通交流能力”等都是當今時代所希望培養青少年素質的關鍵點,同樣也是培養綜合素質高、復合型高水平社會人才、國家未來的棟梁與希望的基礎。另一方面,經過比較得出中學生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及參與度會更高一些,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課程相比小學或者高校更具可行性。
5結束語
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學校體育是青少年接受體育教育的主要陣地,進一步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若能夠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課程中對于學生在心理素質、體能素質、團隊協作能力、創造性思維上等產生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厲偉,張忠.體教融合背景下學校體育工作的再認識[J].青少年體育,2021(08):76-77
[2] 陳建翔.談談心理拓展訓練及其對我國基礎教育的啟示[J].教育研究,1997,4:53-55.
[3] 于振峰,王晨宇.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7:15-16.
[4] 謝校培. 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五年級體育課程的教學設計及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6.
[5] 謝校培. 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五年級體育課程的教學設計及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