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林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深入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為數學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有很多不同,其知識點較多、學習任務繁重,使得一些學生對數學科目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心理,這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勇于探索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為了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發展情況相適宜,數學教師應當努力改變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手段,利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優化策略;
引言
所謂的核心素養,其實質就是學生對于問題的質疑和思考能力,作為重要的思維形式和思維活動,核心素養是思維活動的重要動力與關鍵核心。數學核心素養由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要素構成。當然這里并不是說培養核心素養就必須從明面字義上去扣這六大素養,因為這六大素養層巒交錯,關聯密切,牽一發而動全身,教師所要做的應該是基于學生的角度出發與考慮,不斷創新和調整教學思路,打造高效課堂,夯實學生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素質,使學生具備和形成終身學習的態度。
一、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教學的不足
首先,應試教育一直都是主流教育思想,嚴重制約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實施,不利于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特別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本就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但在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下,初中生的數學思維和應用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許多有著鮮明時代特性的先進教育理念相繼涌現,將其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卻仍存在“換湯不換藥”的問題,阻礙現代教育觀念的深入普及。其次,教學方法不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怎樣的教學手段及工具,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也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決定性影響。長久以來,有些教師一直應用固定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千篇一律,學生對此提不起興趣。由此可見,若是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能產生事半功倍之效。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優化策略
(一)開展小組合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通過小組合作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輕松的課堂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其數學核心素養。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時要注意: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既會學又學會;另一方面在對學生進行編班、分組、排座時,注意將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合理搭配,交叉安排,以座位形式結成幫扶對子,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從而對學生資源進行充分開發整合和利用。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二次函數》一課的教學中,在完成分組后,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可以提出的問題如:“如何使用二次函數解析式簡單求解”“二次函數解析圖像和值有哪些性質”“如何根據函數解析式判斷拋物線的特征”等。在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總結后,再派出一個小組成員對這些問題進行講解。采用分組合作的方法,讓學生共同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也能鞏固本堂課的重點知識內容。可見,采用分組合作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運用個性化指導,提升學生的思維涵養
初中階段學生身心在快速發展,思想比較叛逆,基于這一點考慮,教師在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精神的過程中,為保障課堂的教學效率,就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和安排個性化的指導與支持,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當中,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從《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難看到,不少學生運算中都有出現-3-2=-1的錯誤。這種現象反應的就是學生沒有扎實的根基,對于概念的理解不夠透徹。對此,教師需要用案例指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假設-3意味著虧損3元錢,-2表示虧損了2元錢,如果虧損完3元錢不一會就又虧損2元錢,那么你此時一共虧損了多少錢,當然這種方式一般只適合用在基礎掌握不夠牢固的學困生身上,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其他學生則要用更合適的方法,體現差異化指導、差異化教育理念。要想提高一個班級的整體學習質量,教師所要考慮的并不是班級最優秀的幾個學生,而是要首尾兼顧,兼容并蓄地看重班級整體表現。用個性化指導督促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把立體問題平面化(或者平面問題立體化),對教學效果的增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例如,函數的動點問題,通過幾何畫板可以將整個抽象的變化過程形象地呈現出來,學生易于理解和舉一反三;又比如,講解立體圖形的表面展開圖時,利用多媒體把這個展開過程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理解自然就會更加深刻。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是初中時期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引導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還可以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有效培養。然而,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忽視學生的群體價值,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因此,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教學方法,不斷革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為其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巖.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2021(33):97.
[2]張玉德.試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家長,2021(23):28—29.
[3]馬軍.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試題與研究,2021(2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