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傲霜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當今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它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對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其技術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征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新興的科學技術和網絡資源為教育提供了龐大的載體,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模式,推動教育的發展。從黑板到白板,從白板到電子白板,從電子白板到交互式電子白板,經過不斷創新與改革,交互式電子白板現已成為信息化教育最有力的輔助工具。
初中歷史教學中采用此現代化教學手段,可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微觀事物宏觀化,復雜事物簡約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與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將使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課堂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本文旨淺談我在教學中真正實踐了這一“新式武器”后的感觸和體會。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教育信息化,歷史教學手段。
一、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觀念。
歷史在孩子眼里就是“故事”,進入初中后,隨著中考課程改革的不斷創新,歷史課程學習也擺到了日程上來,怎么讓孩子們在喜愛歷史的同時掌握好歷史知識,已成為每位初中歷史教師都想解決的問題,興趣的培養是首要的前提。那么,怎樣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們對歷史課感興趣呢?傳統的歷史教學僅僅依靠教師在三尺講臺上枯燥又重復的講述很難讓孩子們愛上歷史課,而當交互式電子白板走進歷史課堂那就不一樣了。教師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可以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催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情感,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在短時間內解決了這一問題。
如在教授《新航路的開辟》這一歷史知識點時,我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中的“畫筆功能”,請學生自己上臺描繪航海家們所走過的行程。由于此功能具有記憶效應,能記錄畫筆的經過路徑,筆歸位后可選擇繼續播放。因此學生踴躍上臺親自動手描繪行程圖,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整個課堂行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圍。通過自我動手學習的方式,靈活地掌握了歷史知識。老師還可以利用畫筆功能,將活動中錯誤的路線標出,及時有針對性地糾正學生的錯誤,同時也將教師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所示范的全部內容完整記錄并保存,作為筆記保留。
二、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形象教學特點,突破教學層次、重點和難點。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歷史事實,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概括、綜合、引申歷史事實的方法,從而形成能力。可是歷史教學研究對象又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內容比較抽象或復雜,年代久遠或地域空間概念強,學生感到生疏,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獲取直接的生活經驗來印證,這些要求單憑教師的語言教授是無法實現的,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突破這些重點、難點。而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學生對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共同作用以強化感知。極大的節省課堂講授時間,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多層次、多角度的刺激把握,進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時間引導學生對于歷史深層次的探索和把握。
“拉幕功能”可以根據需要從四周任意一個方向將屏幕拉開,增強了教學導入環節的神秘感。同時,也可明確活動步驟,突出活動過程中的層次性。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筆跡功能和筆跡編輯”在突出重、難點方面尤其功能強大。“激光筆”筆跡閃爍,在下一道筆跡出現時自動消失,特別適合于標注重點;“熒光筆”半透明標注,既能標注又能顯示原內容,實現比較以及重點教學;“智能筆”自動識別基本幾何圖形,可以識別三角形、圓形、弧形、箭頭和角度等。同時還伴有調節亮度和線形,調節筆色和填充顏色。
還有“對比功能”——直觀探索事物的區別,明確對不同事物的理解,突破教學活動的難點。對于《世界三大宗教》這一歷史知識點,利用對比功能,幫助學生認識不同的宗教服飾、宗教手勢、宗教節日和宗教圣地,并對比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區別,總結三者對人們思想的控制和束縛方式的不同。伴隨著音樂的欣賞,直接引用資源庫中的視頻素材《白馬寺》、《巴黎圣母院》和《克爾白神廟》等圖片,幫助學生感受三大宗教建筑藝術方面的區別,利用對比功能,定格視頻中的主要畫面,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拉近傳統建筑藝術與孩子們的距離,突破教學活動的難點。
三、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鞏固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和練習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現代信息技術表現力強,信息量大,可以在課堂再現歷史場景,學生通過觀察直觀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積極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向縱深發展。
學習完一節新課,完成課后習題是免不了的,只有通過做題,才能從根本上檢驗學生的課堂聽課情況和實際理解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而無論是當課的習題還是單元習題,容積量都很大,運用“office模式工具欄”下的專用功能就可以輕松完成海量的習題。“翻頁”功能既可以鼠標點擊翻頁也可以實現前翻頁和后翻頁;“漫游”功能可以移動屏幕,如果習題多而繁雜,尤其歷史非選擇題中的材料題,材料多、題量大、字數也相當增加,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讀懂習題,可以利用此功能以一張平面做為一題,方便學生前后知識的聯系,理清線索,最終得到正確的答案。除此之外,“PPT文件”的打開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樣非常有利。
總的說,利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變“黑板”為“白板”,確實讓傳統教學模式得到很大的改觀,如優化了教學過程,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但是如何更好地運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我現在要做的就是繼續充分發掘這個新興教學工具中所蘊涵的教學策略,使這一技術真正有效的融入到我的日常課堂教學中,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課程整合的突破。
參考文獻:
[1]《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全面提升互動白板的應用效能》,北京盛興利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交互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潘龍云,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2009.2;
[3]《電子白板基本功能介紹》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