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廷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使其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方法,把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小學語文的課堂中,從而指導學生的語文學習。文章重點對新課程標準實施后的中小學語文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探討,對小學階段的漢語學習評價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評價;語文教學;運用
前言
要建立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學生評價制度,必須以促進和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素質為重點,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評價和對其進行階段性考核與評價的創(chuàng)新,在實際工作中建立起了一個初步的評價系統(tǒng),并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評價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階段,老師經常會以課堂上的問題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新一輪新課改下,搞好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評價,可以使學生的成績得到較好的提升。在評價中,老師必須適時地使用正確的語言,使他們感到老師的誠意。所以,老師的評價必須從本心出發(fā),使同學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學習的重視。正確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信心。老師的評價還可以作為對學生的學習和聽講的一種引導,它可以使他們發(fā)現自己的缺點,并促進他們的學習。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要正確掌握評價的標準,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二、小學語文評價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堅持以學生為本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還要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學生,把所有的評價都要以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依據。課堂評價最直觀的目標是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成效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以便適時地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重點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并為其總體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依據。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是由老師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目前的老師在評價時,不要只關注學生的缺點,而要讓他們從老師的評價中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夠在糾正自己的過失中,得到提高。比如,老師可以將多種開放式問題插入到課堂中,讓他們自己去解答。由于年齡、社會經驗、認識基礎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在回答時常常不能滿足教師的要求。然而,老師要以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以學生的認識為依據,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改善意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身的缺點,進而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真實發(fā)展需求為依據,對其進行綜合評價,以促進其綜合發(fā)展為終極目標。
2.采用積極的評價語言
目前,許多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評價存在著不夠人性化的問題,有些教師在課堂上會對學生進行批評、挖苦、挖苦,損害學生的尊嚴。老師在教學中使用的口吻會極大地影響到一個人的學習熱情,而老師的親切、溫和的話語會給他們帶來一種放松的氣氛,讓他們可以充分地表達他們的思想;而語言強硬的老師則會對被問者施加巨大的精神負擔,使其無法正確地表述自己的意見。所以,在教學評價中,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和對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的維護。老師在對其進行評價時,應盡量運用正面的激勵語,首先要贊揚其意見中的正面,然后對其意見中的錯誤進行評價,并引導其形成正確的看法,并能讓同學們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此外,老師對學生進行的評價多采取口語評價,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特有的思維特點,采取正面的評價。舉例來說,當學生背誦一篇文章時,他的語調與他的文章的內容格格不入,老師可以通過演示的形式,來間接地提示同學們轉變閱讀的語調。另外,老師也可以使用一種隱晦的紙張評價方法,即老師在課堂結束后,把所要評論的東西記在一張小紙上,然后把它遞給同學,讓同學們按照老師的意見去做,這樣既可以減少被人批評的窘境,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
3.評價標準多樣化
以前的語文教學評價方法過于單一化,多從課堂表現、作業(yè)完成情況、語文成績等方面來評價,忽視了其特殊性,因而不能稱之為“以素質為中心”。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學習目的是為了應對考試,而不能主動地進行學習老師不能對自己進行嚴肅的自我反省,不能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有沒有問題,只顧著讓孩子們進行適應性的調節(jié),從而使教學難以取得預期的結果。每位同學都是獨一無二的,老師要注意到他們的優(yōu)點,積極地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克服語文的困難。對小學語文的評價有多種方面,例如:書法水平,閱讀量,語言表達能力,老師不能只看學生的表現,要了解他們,發(fā)掘他們的長處,給予他們恰當的指導,培養(yǎng)他們的信心,全面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
4.讓學生參與評價
語文教學評價不能只靠老師一人說了算,要讓同學有機會去做評價,這樣才能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完整的自我認知,進而逐步重視,從而起到教育評價的引導功能。在語文教學中,應通過激勵他們對自身在整個教學中的行為進行反省,主要內容有遵守紀律、積極參與活動、課堂思考、回答正確率、課外實踐、作業(yè)完成率等,找到自己在語文上的問題,并加以糾正。就拿《慈母情深》來說,老師讓同學們在教室里找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個同學舉起了自己的雙手,說媽媽拿著一張張皺巴巴的毛票,很受觸動,因為上面沒有寫媽媽對兒子的感情,但從這些小的小插曲中,可以看出很多東西。老師首先點評:這個學生找到的細節(jié)描寫很好,說明她在認真的讀和體會課文,在細微處找到了母親的關愛,是值得我們的學生借鑒的。接下來是學生們的點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都參與了討論,分享自己的看法,通過溝通,感受到母親的偉大和深刻。
結語
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應重視對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而在小學階段,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會對其產生一定的作用。在教學評價中,應注重指導和指導,對同學們的學習成績進行了細致的評價,以發(fā)現問題所在。老師在評價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成績和作業(yè)時,必須使用適當的語言,以免打擊到他們的自信。
參考文獻:
[1]于 晶.檔案袋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小學,2012.
[2]劉麗書.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的現狀調查及其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小學,2014.
[3]金蝶依.激勵式評價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影響[J].基礎教育研究,2019(6):27-28.
[4]張鴻.實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三步曲”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