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菊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規定課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研究性學習。新課程實施以來,探究性教學是全新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如何有效、高效地開展探究性教學是對生物教師和生物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考資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工具,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學習材料。教材中設置了大量探究性的欄目,對于開展探究性教學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材,科學探究欄目,應用研究
前言:探究性學習立足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互溝通和交流協作能力等,強調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在課堂上貫徹這一理念,教師是主要角色。教師首先要了解這個思想的本質,然后在這個思想的控制下進行探究式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一、高中生物教材科學探究欄目的類型與數量
學??茖W探究活動的開展需要以教材為依托。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考,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工具,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學習材料。筆者對高中生物必修課本中的科學探究欄目做了統計。
根據探究完成的方式可以分為理論類和實踐類:
理論類欄目主要包括思考與討論、資料分析、技能訓練欄目。該類欄目是圍繞教材中某個觀點或資料中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并通過表達交流完善自己的觀點。
實踐類欄目主要包括:實驗、探究資料搜集與分析、模型建構、課外實踐與制作、調查等欄目。這些欄目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或搜集活動,經過一步步探究,最終得出結論。
二、高中生物教材科學探究欄目的應用策略
1.創新實驗設計
高中生物書籍中的實驗大部分是驗證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在實驗課上創新實驗設計,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例如,必修二第五章第二節實驗“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此實驗是一個驗證性實驗,在實驗之前課本中已經介紹了關于染色體的一些概念,也已經介紹染色體加倍的原因及原理。然后再來做這個實驗的話,就成了單純的觀察實驗結果和熟悉實驗操作。如果將該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在進行完該實驗之后再來講解多倍體的成因,必定能有助于學生的掌握。而且,學生在實驗之前會有多種猜測,在自己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們更能認真地做完這個實驗。通過實驗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主動發現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并由此設計、實施探究性實驗。這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有益的,也能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為了保證修改后的實驗順利進行,教師在實驗開始前,可以先復習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的概念。同時復習“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實驗步驟,為本實驗打好基礎。
教材中的有些學生實驗,操作起來并不是最方便的。學生在進行實驗時,既不容易操作,也不利于實驗現象的得出。實驗本身的操作難度太大就會干擾學生對于整個實驗的探究,導致學生只注重操作而無暇顧及實驗的本質。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實驗進行部分改進,以便更有利于學生的操作和探究。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要善于從實際出發,立足教科書實驗,緊扣實驗原理,因地制宜地實施實驗教學。只要我們善于動腦,努力工作,一定會找到一些更適合當地教學的實驗材料和方法。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改變封閉簡單的實驗方法,創造創新模式,從而從依賴教材的模仿者轉變為發揮主導作用的研究者。把握新課改大勢,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知識。
2.利用探究欄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生物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身邊事物聯系密切。教材中有許多欄目的設置也都是取自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利用好這部分欄目的探究,必定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機,一旦被激發,就可以長久的激勵學生的學習。
例如,必修三第三章第二節實驗“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在做這個探究活動時,提醒學生不要急于動手,先充分想象和推測: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大概是多少?找到這個最適濃度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學生在簡單討論之后,會覺得這個探究特別有生活意義。接著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這樣,學生會在內心強大動力的驅使下完成探究活動,并且在探究中獲得認知上的創新。
現行生物教科書中的探究性實驗,都是科學研究過程的一部分。學生在實驗設計和操作過程中將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開拓和提升,并且在實踐中體驗到了科學實驗的嚴密性。但課堂教學受時間限制,不可能進行過多的探究性實驗,必須繼續在課堂外進行。結合課本中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提問,引導學生完成課外探索,是開展研究活動的好方法。
總之,我們在高中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性活動,要把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一種教學資源來開發,應不斷改進實驗方案,多給學生創造探究性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整合與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科學運用各探究欄目可以有效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平臺;可以在互動中樹立探究學習的意識,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問題意識,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還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使得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是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進.高中生科學探究素養培養的實驗研究[D].河南大學,2020.
[2]郗碩.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與細胞”模塊新、舊教材比較研究[D].南寧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