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觀念的變化,文化水平的差異,且伴隨著婚姻關系中的矛盾逐漸擴大,從而使離異家庭的數量與日俱增,對此因離異家庭孩子產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這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許多離異家庭的孩子受到不良影響后,心理容易受沖擊,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容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負擔,這是離異家庭面臨的問題,也是學校社會面臨的問題,對離異家庭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能夠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進行實踐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立足實踐;離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結合小學生獨特心理發展的特征,在這個其中會有其他各式各樣不可控的心理問題以及因素,如果進行實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許會有另一種不同的景象,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好多小學還未開始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小學生確實在不該承受的年紀承受了很多,這也是需要去反思的,對此應有針對性得進行輔導,能夠幫助他們更加完善他們的心理綜合素質,以及抗壓能力,這樣才可以應對生活中以及學業上面臨的困境,讓他們得以健康快樂成長。
一、關于離異家庭子女
在信息時代,好多年輕人快餐式的婚姻,有閃婚也有閃離,一些年輕人追求高品質的獨居生活,認為婚姻是枷鎖,沒有了自由,在微信朋友圈,能經常看到好多朋友曬娃,但同時有一部分抱怨著自己丈夫對自己不好等,當婚姻生活中出現不可解決的問題時,離婚始終成為一個普遍的選擇,越來越多的離婚率導致離異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在兩個人結束婚姻關系的時候,受傷害的最終就是孩子離異家庭數量的不斷增長,造成了許多難以修復的消極影響。Guidubald 通過實證研究發現,離異家庭是在離異的前兩年里,對孩子負面影響特別嚴重,容易出現許多非正常的沖動行為,并且表現為一種沮喪和狂躁,內心叛逆和行為上的攻擊性,在學業上、身心上都出現畸形現象,而且這種影響是持久性。林崇德認為離異家庭子女的不良心理問題,表現在情緒情感上的劇變,經歷著痛苦、盲目樂觀、流動、終日忙碌和思索等五個階段;在適應性上的局促不安和膽怯不適;在學習特點上的自覺性差、依賴性嚴重;在認知和社會性上的欠缺,品德問題頻發。離異家庭小學生的心理狀態的確是有一個比較復雜的狀態,直接性原因是由父母離異造成的,且受周邊環境的影響,本來不該在這個年紀承受的東西更是雪上加霜了,常常與自己的家人唱反調,總之就是比較極端。
二、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們的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不容易被察覺到,但是它在我們的作用是很明顯的,運用科學的方法,不斷調整其內心深處的某種狀態,達到一種心理健康的教育實踐活動;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有效地教育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持健康狀態。
三、立足實踐探索離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理論與實際結合,進行針對性輔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深入實際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零亂的現象中發現事物內部存在的必然聯系,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照客觀規律出發,在實踐中按照規律辦事”,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結合離異家庭中學生的性格特征,家庭情況等實際情況進行正確量身定做,這才是解決問題的基本要求。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才可以進行有效地心理輔導,當學生出現心理上的障礙和危機的時候,學校及教師應當給予充分重視,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創設良好的大學生校園環境,給予學生更多的熱情和溫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應當在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以及理論實踐的轉化創新中不斷向前發展與探索。
四、離異家庭小學生心理輔導策略
(一)離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實施與良好社會環境相結合
社會環境固然重要,社會這個大環境,我們應該積極倡導正能量,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遇到困難時能夠自然應對,結合新時代背景下的主題,積極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社會的主旋律,完善相關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
(二)離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實施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相結合
將心理健康教育付諸于實踐,必須通過課堂這樣的實踐中進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就比如每周安排幾次課程進行詳細規劃進行執行,這樣子在課堂中講授作為大前提,讓學生接觸到心理教育,進一步優化對心理教育的感知,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與課堂教育相結合必然有好的效果,提高與學生互動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 離異家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實施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家長的教育是關鍵的,孩子本身的一些行為習慣的養成最基本就是受家庭因素的影響,首先作為家長本身應該控制自身的情緒,而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家長的教育直接影響到孩子,孩子本身模仿力比較強,對孩子應該用耐心去進行積極引導,而不是不管孩子,一問三不知,家長本身要積極與教師進行溝通,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現實中比較稱職的父母會從孩子的出生開始記錄孩子的一言一行,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所以離異家庭的父母應該引起對孩子的重視,在自己所能做到的范圍內對孩子進行關心。
結語
綜上所述,家庭的不完整在心理上帶給他們一定的心理負擔,在現實生活中盡量通過心理教育的方式去幫助他們走出陰影。引導他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放棄自己,勇敢面對現實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應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實踐活動不斷去探索,不斷調整,培養出積極樂觀的心態,一個人樂觀能力很重要,這才是面對困難的第一份答卷,所以在實踐中探索不斷調整不斷修正是重要的,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提供有益的科學輔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Guidubaldi. J.(1986) Long Term Impact of Divorce on Children: A Report of a Two and Three Year Follow upMarriage and Divorce,Today Newsletter.
[2] 林崇德:《離異家庭子女心理特點》,《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 年第 1 期 54—61 頁。
[3] 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載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695頁.
李雄美,女,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族,1996.11.5,在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職稱: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