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菲
摘要:培智學校學生主要是基于智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其生理與心理的特殊性引起他們的問題行為較同齡兒童更加突出,而表現出的問題行為是影響培智教育發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將以培智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產生的問題行為特點與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希望為培智學校教師在為智力落后的學生問題行為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培智學校;行為特點;影響因素
前言:隨著國家對培智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加深,培智學校學生行為問題備受關注。而培智學校學生問題行為是影響培智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將深入了解培智學校學生問題行為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為教師提供教育建議,逐步減少甚至消除智障學生的問題行為,從而消除智障學生的身心發展障礙,為教師推廣教學活動的效果提供幫助,并協助家長進行更有效的家庭教學。
一、培智學校學生問題行為特點
1.課堂表現出多動性
在培智學校中,學生的問題行為是很普遍的。具體表現在多動性,上課時東張西望,盤腿,把腳放在桌子上,不停地前后搖晃身體,隨便下座位亂跑,胡亂抓東西,不停地擺弄鉛筆盒等文具,不停地抖動雙腳,多次開燈關燈。且注意力分散、多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而且在出現注意力分散或者多動行為時,不能像普通學生一樣很好的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管理,因此出現注意力缺損及多動行為的頻率較高,而且程度較嚴重。
2.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
培智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缺陷會使其出現隨心所欲在教室亂講話的行為,而且培智學校學生理解力、記憶力普遍較差,不容易理解和牢記教室規則,
這些均會增加課堂擾亂行為出現的頻率。有時出現情緒不穩定,無緣無故地高聲大喊大叫,高聲哭鬧;或者存在不良習慣及古怪行為,咬指甲,咬手指,咬自己的衣服,不分時間場合地撕紙;從別的學生手里搶鉛筆盒,把別人的書本扔出窗外,別人回答問題時用腳尖踢別人;總喜歡動別人,說出不適當的話語;上課時不停地說話,自言自語,一直傻笑;以及上課或課間操時掐人、推人、打人,罵人、經常說污言穢語。
二、培智學校學生問題行為的影響因素
1.自身因素
培智學校學生缺乏接受外部控制和積極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智力落后學生從小就飽嘗失敗,內心充滿自卑,自信心不足。這兩方面性格、人格特征導致他們產生不可信賴行為和不適當人際交往方式。智力障礙學生普遍存在語言障礙,其語言發展比普通學生晚許多,他們的詞匯量儲備少,缺乏對詞匯和句子含義的正確理解,言語貧乏而不正確。因此,語言障礙造成了智力落后學生人際交往方式的不當,也使他們產生了不良習慣及古怪行為。由于他們不知道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們會使用刻板的自殘或多動行為來發泄他們壓抑的煩躁、恐懼和其他不良情緒。
2.家庭因素
家庭經濟水平的高低是影響智力落后學生不可信賴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高經濟水平或低經濟水平家庭的子女均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經濟水平高的家庭很可能對子女過分溺愛和保護,而經濟水平低的家庭很多時候不能滿足孩子的物質或精神需要,這些原因都會導致智力落后子女出現說謊或偷竊行為。父母的個性對智力落后學生的不良習慣及古怪行為影響程度較大。雖然智力落后學生的不良習慣及古怪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生理缺陷造成的,但父母的個性也會對子女行為產生莫大影響。例如,不良習慣及古怪行為的表現之一是對特定的東西感到害怕,這是一種焦慮心理。
3.學校因素
教師的態度或教育方式與培智學校學生情緒不穩定有很大關系。有時候,智力落后學生發脾氣、煩躁不安或哭喊,很可能是因為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動機,沒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的態度及教育方式對反社會行為、不適當的人際交往方式、不良說話習慣也有一定的影響,這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尋找教育對策。培智學校學生可能因學校環境適應不良或不安全感而退學,然后因畏縮和克制而養成不良的言語習慣。 因此,培智學校學生應努力為智障學生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
三、培智學校學生問題行為的教育對策
1.優化教學安排來防止多動行為
針對多動行為,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采取相應教育策略。比如,合理地布置教室的環境。這其中包括座位的安排、學生周圍物理環境以及同伴的影響等、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等。在座位安排上,教師應該將有多動問題的學生的座位安排到自己最容易注意的地方,而且要使他們遠離干擾物,如避免靠近門、窗以及有有裝飾效果的墻裙等,還應該在該學生身邊盡量安排一些守紀律的學生等。此外,教師針對智力落后的學生需要制定特殊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突出教學的重點。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上課方式和靈活性,運用合理的課堂導入法,進行動靜結合,加強培智學校學生的操作能力,達到成功吸引他們的專注力的目的。
2.教師注重教育態度
在日常教學與活動中,應對學生問題行為表現有所觀察和記錄,對行為表現有突出問題的學生重點關注,并有所側重地進行教育。注意教師對培智學校學生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使他們對教師充分地信任和喜愛;要引導學生正確與他人相處,幫助其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培智學校學生應該針對智力落后學生的特殊性,制定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制度,不能一味嚴格要求學生,而要在寬容的基礎上,循序漸進改善學生的行為,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消除智力落后學生內心的緊張感,避免問題行為的發生。
3.改善課堂評價
培智學校的管理和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問題行為,使用正強化策略優于負強化。教師對學生第一次表現出的積極行為給予獎勵和強化,卻忽視對學生良好行為持續關注,使良好行為無法及時得到鞏固。因此,需要在學生積極行為后給予評價獎勵,并繼續注意,增加積極正向行為的次數,以其正向行為取代問題行為。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智學校學生行為特點主要表現為課堂上的多動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而影響培智學校學生行為因素主要有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為了更好的促進培智學校學生的發展,需要優化教學安排來防止多動行為的發生,以及要注重教育教學態度,這樣也有利于促進我國培智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艷梅.我國培智學校課程改革現狀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21(07):100-103.
[2]沙鵬.培智學校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康復與教學策略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20,40(1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