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遠
摘要: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手段。為了解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多媒體功能運用不充足的問題,文章以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為研究對象,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相關人士提供一定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信息技術;整合
引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改變傳統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與生動性,為學生學好數學知識提供技術手段的支持。如何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育結合在一起呢?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1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現狀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本知識學習中,并在潛移默化下養成積極的學習與學習態度。但是由于這樣那樣的因素,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效果并不理想,無法為高效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提供支持。通過對當前課堂教學情況的分析,主要發現以下問題:
第一,教學方式單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會采用相對比較單一的方式,如問題教學、灌輸式教學等等,開展教學活動。長時間使用同一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疲勞的學習情緒,同時無法保證課本知識教學效果,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出現。
第二,信息化利用不到位。在小學數學課堂活動中,發現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上存在一些問題,并沒有真正的體現出信息化教學優勢。課堂活動中,教師會將多媒體作為信息化教學的主要手段,通過課件的設置,將課本知識呈現出來,并要求學生理解學習。多媒體的運用,雖然可以為學生呈現相對比較有趣的數學知識,但是其本質仍然是照本宣科,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沒有體現出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與價值,出現學生學習效果不良的情況。信息技術具有資源共享信息交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能夠為學生呈現更加豐富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部分教師并沒有對信息技術的功能進行挖掘與運用,仍以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使學生對課本知識出現抵觸情緒,無法真正的實現信息化教學。
2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對策
2.1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創新教學,豐富教學模式與手段,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為高質量教育工作的實施提供基礎保障。
首先,創建教學情境,將枯燥的數學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課本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的方式,將與學生學習、生活有關的內容呈現出來,借此引出課本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利用以往的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知識運用的能力。例如,學習長方形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比較熟悉的物體,如冰箱、電視、牙膏盒等,將此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并讓學生探究這些物品有哪些共同點,引導學生說出物品形狀的特點,借此引出課本長方形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借助生活知識理解長方形,以此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利用微課開展教學。微課的運用,充分的體現出信息技術資源共享、靈活性的特點。在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難點或者例題,以短視頻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將視頻時間控制在八分鐘之內。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前、課堂教學中或者課堂結束后,將微視頻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觀看微視頻,了解課本知識(例題的解題方法)。這一方法的運用節省教學時間,同時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與課本知識有關的信息,提升學生課本知識學習效果,體現出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價值。
2.2挖掘信息技術功能
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中,加強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借此豐富學生學習內容,使學生在課本知識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信息技術的功能非常的強大,其中包含教學的教學資源與數學文化故事,是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面的重要手段。數學教學中,加強對信息技術功能的挖掘與利用,借此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首先,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共享的方式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呈現更多與數學有關的內容。數學課本中的知識內容有限,無法為學生呈現更多數學文化內容。在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或者學生的興趣做好教學資源的整合,收集與課本知識有關的故事或者數學文化,借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高質量教學。如關于數學家馮·諾依曼——蒼蠅之謎的故事。教師將這個問題作為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故事,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故事中出現的問題,如兩地相距三十二千米,兩端分別有人騎自行車相向而行,他們的車速都是每小時十六千米,中間有一只蒼蠅,以時速二十四公里從其中一人自行車前輪勻速飛行,遇到另一人車輪時,掉頭返回,然后往復運動,直到二人自行車相碰,把蒼蠅夾扁,兩人需要多久才能將蒼蠅夾扁呢?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并計算。
其次,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信息技術的運用,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軟件以線上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將課本知識分享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在線上反饋學習,以此提升教學的靈活性。
最后,運用電子白板開展教學活動。與傳統黑板教學模式相比,電子白板的運用,可以使課堂變得有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在電子白板上進行編輯,也可以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書寫,使學生真正的參與課本知識學習中,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為高效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提供支持。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小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課本知識學習中。在未來教育工作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利用此豐富教學內容、活躍學習氛圍,構建高效課堂,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新提供更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左珊.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淺談云平臺下的小學數學教育[J].科普童話,2020,(14):111.
[2]趙麗娟.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考試周刊,2019,(92):76-77.
[3]張芳怡.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新課程(上),2018,(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