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人松
摘要:信息技術的出現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節奏和方式,從教育事業的角度來看,更是對教育的各方各面都有所影響。以小學數學為例,在小學數學中結合使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有極大的幫助,促使教學變得更加高效,而學生學習起來也變得更加輕松便捷,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養成自主學習的慣性,最終主動投身到學習當中,這樣遠遠超過被動學習的效果。故本文將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的這一問題展開探討,從多個角度出發,期望研究對同行業有所借鑒。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引言:小學階段是學生步入學習殿堂的第一步,小學數學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形成數學思維,培養其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現如今傳統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的教學環境以及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入信息技術是必然趨勢,也是有必要性的,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課堂本身而言,信息化教學也可以促使教學結構變得更加完善,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提升。從實際教學來看,目前教師并沒有將信息技術合理應用到教學當中,更沒有發揮他的教育價值,這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對此下文將進一步探討其中的問題所在,并制定一些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一、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堅持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教師必須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遵循這一原則的前提下展開信息化教學,在教學中信息化技術并不是為制作課件而產生,教師必須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當中,而不是一味的觀看記憶課件知識,這樣反而會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而信息技術也失去了意義。由此可見將學生視作課堂的主體十分關鍵。
2.有效性原則
通過信息技術結合教學可以促使教學形式豐富多彩,例如信息化教學可以實現快速檢索,圖片展示以及無紙化教學等等,這些均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實現高效教學,但如何合理應用則是教師需要考量的,如何能夠將信息化教學發揮良好的效果是十分關鍵的,此時教師必須秉持著有效性的原則,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及內容進一步使用對應的信息技術方式展開教學,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以及能力,將信息技術融會貫通在教學當中,幫助學生學習。
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學觀念影響教學方式和特點,當下教育事業不斷的改革換新,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改變傳統教學思維。從教學主體的角度來看,以往教學中學生只是充當傾聽者,對所學知識進行機械化記憶,但現如今的教學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負責引導和幫助學生,因此教師必須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在課堂當中充當好引導者的身份。另外從教學方式的角度來看,以往大多采用填鴨式教學,沒有技巧方法可言,但現如今教師必須結合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建造更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在教學目標上,教會學生知識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教學讓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最終在面對不同數學題的時候能夠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改變教學理念,完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目前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2.進行高效備課,有效突出教學重難點
結合信息技術展開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合理安排課堂實踐,需要適當的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學習的知識,并不是一直傳授知識,需要讓學生有反應和學習的空間,從而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前備課,掌握教材內容,針對教學的重難點做出區分,從而實現高效課堂,讓信息技術服務與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在《圖形的分類》課程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需求做出高效設計,在課程開始時先讓學生自主思考與以往所學知識的關聯性,而后再利用信息技術將需要學習的內容做出展示,在觀看過后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討論圖形之間的區別,這樣一來整個課堂的活躍度會很大程度的增強,在教學中更好的引導學生。
3.創新導入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包括導入環節、教學環節、評價環節,是一個連續的教學過程,而導入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所以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導入設計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巧用課件動畫,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數》時,老師可以將抽象的基礎數字0~9,制作成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然后通過Flash動畫展示出來,使學生對數字的掌握化抽象為形象,更深刻的掌握教學內容。其次是利用視聽效果,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學習《對稱、平移與旋轉》時,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圖形的動態變化展示出來,使學生通過、認真觀看來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實物是軸對稱圖形,進行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實現數學知識的學以致用。
4.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學課堂中結合信息技術的使用促使教學變得多元化,替代了灌輸式教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所學知識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結合教學情境讓學生加入到學習當中,建立良好的教學環境。另外在這樣的教學當時下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更進一步,二者之間的交流互動變得更多,教師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達成教育目的。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有效的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能不斷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
結束語:信息技術的出現讓教育事業實現了新的突破和創新,小學教學課堂一改從前,變得具有多樣性,而教師也順應時代變化轉變傳統教學思維,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習也變得更加輕松,數學知識不再像以往一樣復雜難學,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促使數學教學更加有效。但現如今信息技術在教學當中的使用仍有不足,需要進一步的改善以推動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葉兵兵.信息技術環境下優化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實踐探究[J].中小學電教:綜合,2021(4):2.
[2]林素貞.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2):1.
[3]楊炎輝.淺談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發展策略[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