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余盛 鄧榮宴
摘 要:《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的課程教學當中,要充分應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讓學生充分掌握技術為目的,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融入大量的實踐教學。本文分析了《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學必備的條件,最后對《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理實一體化實踐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 實踐教學 汽車維修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是一門涉及實踐操作比較多的課程,課程當中涉及的許多汽車電器設備構造、設備運行原理、電氣設備電路圖、設備故障維修等理論與技術僅僅靠課堂上的講解難以使學生充分理解,并且離開實際操作的理論知識較為枯燥和抽象,也會使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影響教學的實效性。[1]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教師們在職業教育的過程當中摸索實踐出來的理論結合實際的新型教學方法。理實一體化教學以一門專業技能課程為載體,開展由教師主導,為學生創立實際操作教學情境,通過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伴隨教師的引導與講解,講課本知識落實到實踐當中的教學過程,能夠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非常符合現階段職業教育。
1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教學缺乏目的性:《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開展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了解汽車電氣設備構造及其運行原理,了解到汽車日常運行過程中電氣設備會發生哪些故障、發生故障的原理是什么,應該如何處理。但現階段這門課程對學生的要求主要是讓他們以掌握知識為目的,而不是將讓學生掌握技術操作作為課程教學的目的,沒有緊跟市場,導致學生在畢業以后眼高手低,無法迅速適應崗位工作。
(2)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在傳統的《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當中,授課一般是老師在教室內給學生講述汽車電氣設備相關構造原理、設備出現故障后的維修方法,然后在學校的實訓教室進行小部分的實操技能訓練。整個教學過程一直是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與各大汽車維修廠進行合作,讓學生在生活情境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教材內容缺乏與時俱進:現階段《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所用到的教材距離出版年份已經有一段時間,書中的內容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體系,而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因此課本中原先的一些理論與現階段實際情況已經有了一定的差距,單純依靠教材內容,會出現學生運用書本上的方法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2]
2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必備的條件
2.1 專業的實踐教室與實訓基地
要想使《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更好的實現,首先學校要具備專業的實踐課教室,與汽車維修、汽車電氣設備制造企業聯合建立專門的實訓基地。實踐課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實驗儀器等硬件設施應該齊全,與汽車電氣設備相關的啟動系統、車燈信號系統、維修設備、汽車實訓臺架等也應該準備充分,實訓基地教學內容應該與課堂教學內容相互配合,能夠讓學生實現“做中學”。
2.2 與課程內容相配套的實踐教學講義
學校應該在傳統的《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教材基礎上,由專業老師根據自身從業經驗,不斷學習現階段國內外先進的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的相關新技術、新理念,將課程當中的理論知識具體細分為一部分一部分的實踐教學講義進行配套補充,這樣能夠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上都與時俱進,更好的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3]
2.3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在實施《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當中,學校要建立一支專業能力過硬、綜合素質高,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能將理論知識通過實際應用講解給學生的師資隊伍。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正確的對學生進行引導,使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
3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理實一體化實踐教學方法探究
3.1 善于利用模塊化教學
縱觀《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全部課程內容,從整體上可以分為對汽車電器設備不同種類、不同型號的分析與講解,對汽車電氣設備各部分運行的原理及電氣設備的性能講解,將理論與技能結合起來對汽車實物拆裝當中電氣設備構造與檢修的講解以及對電氣設備故障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式的講解,對汽車電氣設備電路圖的線路認識、線路連接與故障檢測的講解、對汽車電氣設備維修儀器的掌握。其中,對電氣設備電路圖的認識與故障排查部分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也是這門課程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
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之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計劃,通過課程規劃使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相關知識。也可以在每節課當中,規劃出一段答疑解惑模塊,讓學生把自己之前所學內容當中的疑惑點提出進行梳理解惑。例如在學習《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第一單元時,這一部分主要圍繞電源系統開展,教師可以將其分為兩個模塊,第一個模塊是電源系統的概述,主要對理論進行講解,并且在實踐實驗室為學生們展示汽車的蓄電池、交流發電機等。第二個模塊是汽車電源系統電路,這個模塊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展示電路圖,讓學生充分熟悉之后將學生帶到實訓基地,為學生進行實際的電路圖操作演示,讓學生上手熟悉電路圖對整個汽車零件的控制,進而結合電路圖對學生講解這一部分的故障檢測與維修。模塊化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充分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通過模塊的劃分也能使學生對各部分的知識掌握更加詳細全面。
3.2 轉變教學理念,建立良好教學環境
在《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整個教學活動當中做到“以學生為本”開展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為理實一體化教學奠定基礎,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活躍。對學生來說,從入校開始,學生就要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明白在這門課程當中開展實踐教學的意義,通過查詢市場就業信息,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從這門課程當中獲取的專業技能,端正學習態度,才能配合教師更好的展開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雙方應該進行充分的交流與互動,教師應該從這門專業的崗位需求出發,參照實際的崗位需求進行相應的教學工作,學生應該從專業技能出發,多向老師提出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多上手操作。
此外,學校也應該聯合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校方應該要求企業以培養學生為宗旨,避免盲目的、打零工式的實踐活動。例如,在校企合作實訓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技能水平的差異、學習興趣的不同,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跟隨專門的實習負責老師進行實踐學習。團隊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合作意識,小人數的學習群體也能使團隊內的每個人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導和關注,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3 建立多元化的理實一體化教學考核機制
任何一門課程要想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不僅要靠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更要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才能精準的反映出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行相應的改進,促進《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協調可持續發展。[4]首先,《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的考核機制應該在傳統的卷面考核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試卷考試檢測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利用學習小組成員間匿名互評評估每位學生的學習態度,通過匿名反饋機制讓學生對理實一體化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暢所欲言,還可以與實訓基地的實踐老師進行溝通,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實行多元化的考核機制能夠打破傳統的只注重卷面成績,忽略對學生綜合能力評價的考核模式,讓學生體會到這門課程當中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對等的地位,促進學生重視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多元化的課程考核機制也能避免在傳統考核模式當中學生相互抄襲的情況,能夠更真實的反映出學生水平。[5]
【課題項目】:本文是2021年度廣西城市職業大學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XCVUJG2021B012)
參考文獻:
[1]孫環.基于“智慧資源”的《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汽車實用技術,2021,46(4):183-185.
[2]馮松.基于云平臺的數字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以我校《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J]. 時代汽車,2021(5):63-64.
[3]劉云鵬,金毅.《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線上教學實踐探索[J].中國設備工程,2021(5):244-246.
[4]干文麗,曾如平.《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常見維修項目實訓課程的研究[J].時代汽車,2020(17):27-28.
[5]張倩.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的探究與實踐[J]. 越野世界,2020,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