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彪
摘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心理教師隊伍建設。當前,廣東省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教師隊伍建設,在新一輪(2021—2023年)中小學名師工作室遴選中,在全省范圍內遴選出首批三個省級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其中就有“藍敏心理工作室”。結合八天的名師工作室跟崗學習和學習歸來后一段時間的沉淀,提出了對心理教師專業成長的思考,即:心理教師的成長,需要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在優秀心理人的促動下主動、有方向地學習。
關鍵詞:心理教師;名師工作室;專業成長;心理成長;全人發展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2)12-0070-04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心理教師隊伍建設,因為他們是“心理健康教學結構的核心主體和最終執行者”[1]。當前,廣東省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教師隊伍建設,在2020年印發的《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行動計劃》(下文簡稱《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健全省、市、縣(市、區)三級心理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建設一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2]。這一文件精神很快在2021年得到落實。廣東省新一輪(2021—2023年)中小學名師工作室遴選工作中,在全省范圍內遴選出了首批三個省級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它們承擔著培養省內優秀心理教師的重要功能,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相對薄弱地區的優秀心理教師的培養。
感謝江門市教育局和我所在學校的推薦,讓我有機會成為“藍敏心理名師工作室”的入室學員。工作室主持人藍敏老師來自廣東實驗中學,是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名師的優秀代表,也是我非常欣賞的一位實干型的一線生涯教育專家。在藍敏老師及其工作室兩位助手的積極籌劃下,工作室的12名學員于2021年11月21日到28日進行了為期8天的集中研訓,這8天的研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平臺,我認識了廣州市一批優秀的一線名師專家,結識了來自其他地市優秀的入室學員。這8天的學習,也讓我有了新的感悟——成長,需要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
下面結合8天的跟崗學習和學習歸來后一段時間的沉淀,從三個方面闡述這一觀點。
一、為什么要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
(一)學習“結伴同行優秀人”的專業熱情和專業精神
在本次跟崗學習中,“結伴同行優秀人”的專業熱情和專業精神深深感染著我。在工作室跟崗期間,從他們近距離的真實分享中,我了解到,這些優秀的心理人在專業成長的初期階段是很不容易的。例如,工作室的主持人藍敏老師,她心理學本科畢業以后,由于當時國內的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還不像現在這樣重視,她最初并沒有從事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是承擔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還有本次跟崗學習的授課專家、來自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專職心理教師林佩珠,以及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的李艷月老師,她們最初的專業成長也是從從事初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工作開始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她們并沒有抱怨學校的工作安排,而是懷著對心理學的專業熱情和專業精神,一方面,將心理學理論融入政治學科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各種機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讓學校領導、同事和學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慢慢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越做越好。
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現在三位老師都是示范、引領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家式人物。尤其是藍敏老師,她一路從政治教師到專職心理教師,再到學生發展指導中心主任,現在已經是廣東實驗中學深圳學校的副校長,無論她在什么崗位,都不忘將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工作中。工作室的跟崗,讓我有機會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他們的專業熱情和專業精神喚醒了我對未來職業生涯更大的希望和更高的期待。
(二)學習“結伴同行優秀人”開展心育工作的有效做法
跟崗期間,我在這些優秀的同行真誠的分享中,學習到在學校開展心育工作的各種有效做法,這些做法對于我開展心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了解學校領導的需求并積極落實
當前,學校心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學校領導的支持,甚至有時候領導的支持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作為專職心理教師,如果僅僅從心理學專業的角度開展工作,沒有考慮到學校領導的工作需求,那么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就會困難重重。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學校領導和心理教師的需求從根本上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但是在現實中,由于兩者所處的角色位置不同,工作需求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鄧林園、梁潔姍等[1]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從心理教師與學校管理者的不同視角,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內容、工作途徑等方面進行了數據對比,結果發現兩者有著微妙的不同:學校管理者更關注的是安全和適應性問題的內容和課程講座的方式,而心理教師更關注的是親子溝通的內容及個輔和團輔的方式。
本次跟崗中,主持人藍敏老師在分享中特別提到,心理教師在平時開展心育工作的過程中,要了解學校領導的需求并積極落實。學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包括兩方面:高水平的需求是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底線需求是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保障學生的心理安全。在藍敏老師所在的廣東實驗中學,心理教師們以這兩個需求為原則,從學生發展指導的視角切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借助參與全國生涯規劃教育課題的大好機會,在高校專家的理論指導下,從“生涯規劃”“高效學習”“品質生活”三個方面落地開展心育工作,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取得了顯著效果。
2.主動、有方向地學習
本次跟崗學習中,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位一線專家教師,是來自廣州三中的正高級教師、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劉窗洲,他的專業成長非??欤渲幸粋€很重要的秘訣,就是主動、有方向地學習。劉老師在分享中說,他會經常拜訪一些專業方面的大師,在虛心拜訪這些大師的過程中,劉老師很快就掌握了一些處理難題的經驗做法,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劉老師還會向年輕的后輩學習,在本次分享中,他特別提到一個細節:他曾經聽過某位年輕心理教師的一節心理課,從這節心理課中他學到了某個心理學效應,覺得很有意思,于是聽完這節課以后,就帶著自己工作室的成員搜羅了近200條心理效應,然后融入班會課中,使得班會課增添了不少心理學趣味。
劉窗洲老師還特別提出,教師需要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做學習的“觀光客”,這里學學,那里學學,而是要做學習的主人翁,有自己的思考,將自己的所學進行整合,提煉出自己的專業特色。他自己就是踐行有方向學習的典型例子。例如,受到心理學中“雁陣效應”的啟發,結合中華傳統文化與新時代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他在實踐探索中提出了獨具特色的“五立雁文化”育人模式,在班級建設中進行了大膽創新,現在,“五立雁文化”已經成為他特色育人的文化標識。
3.抱團學習
本次跟崗學習,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萬華老師在工作室揭牌儀式上說的一句話——“作為心理教師要有多維度廣闊的視野,不僅要從心理的角度看教育,還要從教育的角度看心理?!比f華老師之所以這樣說,是源于她在跟一些一線心理教師的接觸中發現,心理教師大多具有好學的特質,但往往只是從心理專業的角度學習,視野比較狹窄。如何打開自己的視野?我進行了思考,得出的答案是抱團學習。抱團學習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專業內抱團學習,另一種是跨專業抱團學習。例如,我們的心理名師工作室成員都是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專職心理教師,大家有著共同的專業背景和發展需求,這種同質性的抱團學習,有助于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相互支持,從心理的視角看心理,體現專業性。但是這種同質性的專業內抱團學習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心理教師故步自封、視野狹窄。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我們還要跨專業抱團學習,跳出心理的視角看心理,拓寬視野。本次工作室跟崗學習,授課專家不僅有心理教師,還有政治教師、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和班主任。前面提到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專職心理教師林佩珠,她主動向政治學科教師學習站穩講臺講課的基本功;還有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的教師李艷月,她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的方式,結識了很多其他專業背景的人,如醫生、社工等??鐚I抱團學習,會讓我們的視野越來越開闊。
4.用心記錄平時工作點滴,匯編整理心育成果
本次跟崗學習,我的一個重要收獲,就是藍敏老師送給我們每一位工作室學員的學生發展指導系列讀本的三本書,分別是《高效學習》《品質生活》《生涯規劃》,還有廣東實驗中學初中部教師林婷婷送給跟崗學員的《青春期養育微課》一書。認真翻看這些書籍,我發現這些優秀的人會非常有心地記錄平時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在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廣東實驗中學初中部充分利用學校心育公眾號“省初心苑”進行記錄,然后加以歸類,匯編整理心育成果,最后出版書籍。我以前覺得出版書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看到這些優秀心理人的做法,我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關鍵就在于平時要持之以恒地記錄工作中的亮點,積累到一定時候,也可以整理提煉,出版成書。這些出版的心育成果,本身就是心理教師有效開展心育工作的有力見證。
(三)“結伴同行優秀人”可以倒逼自己落實行動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正好讀到蟇田吉昭寫的一本書——《請開始你的演講》。這本書主要是指導讀者如何快速提升個人的演講水平的。蟇田吉昭分享了很多秘訣,其中提到一條重要秘訣,就是要“打入一流優秀者的圈子”,為什么蟇田吉昭這么強調“打入一流優秀者的圈子” 呢?因為他認為置身于“一流優秀者的圈子”中,會讓他時而感覺十分焦慮,使他燃起一種“我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的斗志[3]。
我跟蟇田吉昭有類似的感受。加入工作室,打入優秀心理人的圈子,與優秀的心理人結伴同行,也可以讓自己焦慮起來,倒逼自己落實行動。目前,我已經工作了將近12個年頭,最初剛剛工作的那幾年,我的專業熱情還是很飽滿的,積極開展各種心育活動、申報各類課題研究。但是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在新的職業階段出現了職業倦怠,工作熱情慢慢下降,心里總想著完成最基本的工作就可以了。雖然知道這種狀態不好,很想找到剛入職的那種熱情,但是面對每天日益增多的繁瑣的日常性事務,很容易陷入倦怠的情緒中,習慣待在自己的舒適圈中。有時候,心血來潮,腦子里面也會涌出不少想法,但是真正落實到行動中的并不多。加入工作室,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可以利用團體的力量,倒逼自己將這些想法落實到行動上。
二、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的過程中可以做點什么
(一)結合自身實際,做好生涯發展規劃
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我覺得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生涯規劃。藍敏老師對工作室的發展有著非常清晰的規劃,那就是在三年內把工作室建成“廣東省一流、全國領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學習與研究共同體”,而且她為著這個工作室的愿景規劃,已經初步落地制定了學員的培訓方案和學習計劃。工作室的愿景目標和學習計劃,讓我對工作室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對自己未來的專業發展也充滿期待,在我內心深處,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比較高遠的生涯目標,就是期待自己在藍敏老師的引領下,在工作室專家顧問的指導下,能成為“廣東省一流、全國知名的一線心理教師”。我心中對這個目標的操作性定義就是凝練自己的專業特色,一旦提到這個特色,就會讓全省甚至全國的同行們想到我。
當然,我深知,要在三年一個工作室的學習周期實現成為“廣東省一流、全國知名的一線心理教師”,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里面不僅需要領導、專家對工作室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我不懈努力。但是,正如東京奧運會冠軍鞏立姣所說的:“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二)結合學校實際,積極落實各種有效做法
我們每一個跟崗學員都來自不同類型的學校,每所學校都有不同的情況,所以在本次跟崗的過程中,我可以做的,就是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積極落實結伴同行優秀心理人的各種做法。我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是,學生類型多元,既有本地生,又有新疆生,既有普通生,又有體藝生,這種多元的學生生態現狀,帶來的就是多元的心理健康服務需要。所以,我需要以這個最大的校情為出發點,根據上面總結的四個方法,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完善自己的心育工作。
(三)結合所在地區的實際,積極影響地區心理教師的專業發展
目前,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和經濟發展現狀是一致的,那就是發展非常不平衡,廣州、深圳、佛山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相對較高,我所在的江門地區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廣東省打造省級心育名師工作室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名師工作室平臺,幫扶薄弱地區培養心理骨干教師和名師,讓這些心理骨干教師和名師在成長的同時,將自己的所學分享給所在地區,積極推進所在地區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所以本次跟崗,我可以做的第三個方面的工作,就是將自己的所學,通過市兼職教研員的身份分享給我所在地區的心理教師。本次跟崗學習結束以后,我立即在線上組織了一次線上跟崗學習分享會,將自己本次所學所思及時地分享給江門市區心理成長共同體的成員們,收到了良好效果。當然,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三、在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一)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不僅僅只是學習具體的專業技能
本次跟崗學習過程中,我們首先要關注具體技能的提升,因為它是心理教師工作必備的工具。但是,我們不能視野這么狹隘,我們需要把視野放得更加開闊一些。在這里,我想借用最近在公眾號上看到的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的一篇文章的核心觀點[4],葉教授不贊成簡單地提“教師專業發展”,而是要提“教師全人發展”。葉教授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觀點,是因為當前我們對教師專業發展太看重,而忽視了教師作為全人的發展。教師全人發展的內涵是什么呢?我個人的理解,就是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投入自己生命的熱情,首先促進自己的個人成長,將所學運用到自己的生命成長中去,而不只是去學習一些具體的心理技能,想著怎么改變學生或其他人。
(二)與優秀的人結伴同行,需要創造性地主動開展活動
本次跟崗學習過程中,藍敏老師在解讀工作室任務時,提到了兩類動物,一類是雁群。在雁群中,領航的大雁在前面,其他的大雁人字形排開,每一只大雁在領頭雁的帶領下,朝著共同的方向前進,與此同時,每一只大雁,又有各自前進的方向。另一類是牛群。在牛群中,領頭牛帶著其他牛排成一列,其他牛依次排在后面,領頭牛前進的方向決定著后面跟著的牛的方向,其他??床坏阶约旱姆较?,如果領頭牛的方向是錯誤的,其他牛也會跟著犯錯誤。這兩類動物,其實也很好地說明了在與優秀人同行的過程中,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兩種角色狀態:一種是主動地智慧跟隨,一種是被動地盲目跟隨。
在與優秀人結伴同行的過程中,我們不要像牛一樣被動地盲目跟隨,不能只是等著工作室的主持人給我們帶來什么,而要像大雁一樣主動地智慧跟隨,思考工作室給我們帶來什么的同時,要進一步思考我們能為工作室貢獻什么。我們要以主人翁的責任感,主動地、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鄧林園,梁潔姍,李蓓蕾,等.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心理教師與學校管理者的不同視角[J]. 教師教育研究,2018,30(4):58-64.
[2]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行動計劃[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417826381643840&wfr=spider&for=pc.
[3]蟇田吉昭. 請開始你的演講——從緊張忘詞到收放自如[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1.
[4]葉瀾. 為什么我不贊成簡單提“教師專業發展[EB/OL].https://www.sohu.com/a/395791179_820626.
編輯/于 洪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