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在初中階段,英語這門學科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在如今,教師有必要通過多種渠道來進行教學過程的改革,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良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效果。在這其中,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的不斷發展,采取新穎、先進的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活動的參與,使其對英語的學習過程改觀,進而產生最佳的學習效果。文章針對如何實現初中英語課堂的創新這一問題,提出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創新;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3-0095-04
在初中階段,大部分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英語知識基礎,但初中階段的英語知識與小學階段相比,更具難度和深度。于是,教師便需要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根據實際的教育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思考角度出發來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掌握英語知識的內涵,使學生不斷地健全自身的英語知識體系,以此不斷提升英語素養和學習水平,為學生未來在英語領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對初中英語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新課標要求教學課堂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開展,教師的教學需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因此,教師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環節進行不斷的創新。在如今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若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便無法滿足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這便會導致整體的教學過程變得枯燥、形式化。教師積極對教學過程進行創新,能夠構建出生動豐富的語言課堂。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擁有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思維的發散,取得更加優良的學習效果。而若是教師不愿進行教學創新,學生的學習過程便會變得十分枯燥無趣,若是學生開始厭惡學習,便會使得學習效率逐漸降低,還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過程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改善傳統的教學思維,落實具有先進性的教學手段,將具有創造性的教學內容進行融入,以此來構建出自主、活躍、高效的英語課堂,讓學生擺脫過去死板、枯燥的學習模式,使其通過英語課堂而形成較強的成就感,強化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態度,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進步和發展。
二、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新舊教學理念存在著沖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進,素質教育理念逐漸出現在英語課堂中,這對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在過去的教學中,一直強調教師為課堂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來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這種教學模式說產生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學生逐漸失去獨體的地位,便會導致其參與程度逐漸降低,無法促進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和學習,這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隨著教育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教育理念,而當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實際的教學時,會出現一定的矛盾。在這其中,存在著部分教師不愿意落實新穎的教學理念,認為傳統教學才能夠帶來最大的學習效益,新穎的理念過于花哨,并不實用。這種錯誤的觀念便會導致教學過程難以得到改善,使得教育模式越來越死板、枯燥。并且,還有一些教師有意向進行新教育理念的落實,但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卻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短時間內無法適應新型的教學模式,并且缺乏一定的教育經驗,在學習新理念的過程中對其理解過于淺顯,無法深入地挖掘其內涵和本質,并且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難以真正實現教育模式的創新。
(二)教學內容過于依附教材
教學內容的設計是整體教學過程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對于英語課堂,一些教師在運行教學時,往往只是依附于教材中的內容來展開教學活動,這種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并且,教師在運用教材內容時所采取的方法也十分地死板,這便導致教學的整體過程出現滯后性的情況。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缺乏整體性,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只是英語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并且學生在學習一門語言時,重在融會貫通,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語法、詞匯等內容的講述,這便導致知識內容逐漸變得碎片化,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難以將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整合,這便無法形成全面系統的英語知識體系,影響學生對整體學習過程的感知和體會,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十分淺顯,難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著重進行解題技巧的講述,導致學生無法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作用,學生的學習目標無法確定,便會導致其學習效率難以得到提升。此外,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還缺乏一定的拓展性。在進行授課時,教師應該將西方文化口語交際等相關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滲透,不斷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但在如今,教師過于依附教材內容,導致學生的學習資源受到局限。并且英語教材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教師若無法根據時代的發展而進行教學內容的填充,便會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難以符合新時代的教育要求。
(三)教學方法突破受到阻礙
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夠為教育整體的創新過程提供較大的促進作用,并且方法的引導幾乎已經決定了整體的教學走向,在如今,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所采用的教學方式十分的單一、枯燥。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于學生的教育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已經成為教師目前最為迫切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在如今,因為學生承受著中考的壓力,講練式的教學方法還普遍存在于英語課堂中,這種方式對于鞏固理論知識這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優勢,教師難以對其進行舍棄。雖然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快速地提升,但這種枯燥的學習方法很容易使學生喪失了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也沒有較大的作用。從長遠的眼光看,這種教育方法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過程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學生無法從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便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難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三、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進行創新的相關策略
(一)改變教學觀念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學觀念的改善能夠為整體的教學過程提供指引和導向。根據新課程改革中的內容,教師需要注重自己教學過程與學生學習過程的調和,教師需要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逐漸占據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作為引導者,在保證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對學生做出一定的引導。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保證課堂氛圍的活躍性和趣味性,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擁有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來表達自己對知識的想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過程,便能夠產生較大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其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更加地積極、踴躍。
例如,教師在講解“Howoftendoyouexercise?”這一單元時,這一單元所涉及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于是,教師便可以此為中心來進行教育活動的展開,讓學生在一種相對更加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下,與教師進行主動地溝通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freetalk環節,讓學生與教師用英文來進行自由的交流。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主動用英文來進行講話,讓學生逐漸習慣于英語的語境,使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表達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要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對英語知識產生自己的理解,將學習過程全權交由學生來進行掌握。并且,對于本節課的難點內容,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主動思考來解決。于是,教師便可以將易混淆的內容提出,交由學生來進行解決,讓學生想出如何正確的區分用法,讓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的過程,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通過自主思考的過程,學生便能夠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使其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思路,進而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
拓展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對于英語這門學科,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形成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于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便需要以教材為中心來進行知識的拓展,根據社會與時代發展的過程,添加一些具有先進性的教學內容。在這其中,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來進行內容的選取,讓教學內容更具層次性和豐富性,使其通過英語課堂而了解到更豐富的知識內容,不斷充實學生的思想體系。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加豐富的西方文化史,使其能夠以一種正確的思維方式來面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讓其在這一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思路,進而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解“Wheredidyougoonvacation?”這節課時,這節課主要講述的內容與假期有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教材內容的講解。在課前,教師需要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以一種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將知識進行呈現。比如,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過程相結合,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模式,逐漸打破知識模塊的界限,使其能夠從中逐漸認識到各知識內容的關聯性,塑造學生整體化的學習思維。之后,教師便可以將一些課外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引入,向學生講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了解,學會如何將學習的內容進行靈活地運用,強化學生的口語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發展。并且教師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使學習效果得到顯著增強。此外,教師還需要對知識的表現形式進行一定的創新,擺脫過去只靠文本信息的學習形式,教師可以在課堂內以音頻、圖片、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來進行知識的展開講解,使學生通過這種更加生動、直觀的學習模式,而將自己的思想進行投入,使其能夠更加容易的理解文章所構建的英語情景,強化學生對英語語境的理解,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并且,這種方式也能夠讓學生拓寬自己的學習視野,使其能夠通過對文化的了解,感受到英語知識的獨特魅力,以此便能夠構建更加高效、活躍的英語課堂。
(三)開展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
在初中階段,教師在構建課堂內容的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規律出發,來進行教學環節的安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必要保證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性和趣味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進行知識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能夠以一種更加積極的心態,來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于是,在這其中,教師便可以通過實踐活動的展開,將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內容進行引入,讓學生能夠在一種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開展教學活動。對于英語這門學科,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構建出合適的英語語境,讓學生能夠在英語環境下進行知識的運用,學生在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問題時,便能夠逐漸認識到英語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意義。于是,在這其中,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構建出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習慣于用英語來進行表達,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使其通過反復的學習與應用過程,而全面的掌握英語知識內容。在這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表演活動,讓學生以教材中的內容為主題,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靈活的掌握英語知識,還能夠實現教學過程的趣味化,使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學習過程中。
例如,教師在講解Couldyoupleasecleanyourroom?這節課時,教師便可以以此為主題,為學生開展表演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2d內容,讓學生對sister和brother這兩個角色進行表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所提到的對話內容來進行仿寫,利用學生身邊道具來進行情景的構建。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教室衛生”為主題進行英語對話的構建,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與交流的過程完成英語對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對過去所學習的英語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使其在構建對話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在表演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和口語能力。這樣便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和英語思維,使其通過課堂學習過程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促進其綜合素養的提升與發展。并且,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逐漸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的互動意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性,以此構建出高效的英語課堂。
(四)開展分層教學模式
在課堂中,教師有必要全面落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積極的對教學方法進行更新和改善,構建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同時,教師需要開展個性化的學習模式,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在這其中,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的整體學習過程帶來較大的幫助,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討論與交流的過程,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采取先分層、再分組的形式,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來進行合理的分組。在這其中,教師需要以一種更加全面的角度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一般的,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學生英語成績在100分~120分,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較好。第二個層次為數學成績在70分~100分之內,學習基礎較好,但學習態度稍差的學生。第三個層次為學習成績在70分以下,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都稍差的學生。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分組,并保證每一個小組內都包含三個層次的學生,使每一個小組的學習水平相當,讓學生能夠在組內相互帶動、相互監督,一般的,教師在分組時,可以以七人為一個小組,其中包括兩個第一層次的學生、兩個第二層次的學生、三個第三層次的學生。之后,教師便需要對學習任務也進行適當的分層,將具體的學習任務落實到每個小組的每一層次的學生,根據難易程度來對所要講解的內容進行劃分,讓學生在組內進行合理的分工,使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在自己現有的學習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進行創新具有較大的必要性。在實際的教學中,英語課堂的開展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和困難,其中,新舊教學理念存在著較大的沖擊,并且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內容過于依附教材,對于教學方法的創新也存在著一定的阻礙。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提供更加自主的學習空間,并且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不斷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張立芹.在“互聯網+”時代創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8):169-170.
[2]鮑娟娟.初中英語教學應讓知識“活”起來[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36):123.
[3]徐瑋.初中英語創新課堂的構建策略[J].文理導航,2020(12):33-34.
[4]張金鳳.基于“互聯網+”的初中英語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32):107-108.
[5]宋蔓.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30):114.
作者簡介:李永緯(1988~),女,漢族,甘肅蘭州人,蘭州市三十六中,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實踐。